教育的根本,是雙方的自我救贖。孩子與母親的依戀關係決定了成年後的思維感知能力,心理學家李雪在《當我遇到一個人中》認為:父母是孩子的本色,愛與自由是唯一的解決答案。
大部分寶媽自寶寶降生起就心甘情願地放棄了職場生涯,主動承擔起照顧寶寶的責任,也有部分寶媽產假過後立即迴歸了工作崗位,將照顧寶寶的職責全權交與長輩。
莉莉三年前晉升了寶媽,與全職媽媽不同,事業心比較強的她並沒有因為懷孕放棄事業。懷孕時期,莉莉經常挺着大肚子奔忙在三點一線的路上,雖説行動不便,但莉莉仍堅持到懷孕八個月才休產假,順利生下兒子後又馬上回歸了工作崗位。
為了拼搏事業,壯壯從小就被交給奶奶照顧。因為自身是個“工作狂”,三年間,莉莉根本沒有時間陪伴兒子,平時,莉莉早上上班時壯壯還沒有醒,晚上下班時壯壯卻已經睡着了。週末,莉莉大部分時間都在加班,帶孩子去遊樂場的任務基本由奶奶完成。
不知不覺間,壯壯已經三歲了,看着兒子越長越高的個子,莉莉時常感到內疚。鑑於奶奶已年過花甲,深思熟慮後,莉莉辭掉了工作,準備專心陪伴壯壯成長。
但是,三歲的壯壯卻和媽媽非常疏遠,不管是吃飯還是睡覺,壯壯都吵着找奶奶。媽媽跟壯壯説話時壯壯經常頂嘴,但只要奶奶開口,壯壯就表現得非常順從。有次,莉莉和婆婆拌了幾句嘴,壯壯居然跑過來用小手不停地捶打媽媽。
莉莉非常傷心,自己歷經生死生出來的親生兒子居然會這樣對自己,禁不住悲從心來放聲大哭,旁邊的壯壯爸爸趕緊跑過來寬慰妻子並給莉莉找來了相關的育兒書籍。
寶寶出生的第一年沒有親自帶孩子的媽媽最後都會感到後悔莫及,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三歲前是構築安全感的關鍵時期,三歲前誰照看,誰就對孩子心理有控制力,如果父母“缺席”了孩子的成長,就算是親媽也不具備撫養孩子的“心理資本”。
父母沒有親帶的寶寶可能出現的幾種表現1、寶寶和媽媽感情生疏
三歲前,如果媽媽缺席寶寶成長,寶寶就會對媽媽的形象感到陌生,在情感層面上和媽媽缺乏感情聯結。比如上文中的壯壯,因為生活中一直依賴奶奶的照顧和媽媽之間沒有產生深厚的感情,所以,壯壯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會不自覺地保護奶奶疏遠媽媽。
2、母子之間無法順暢溝通
因為媽媽從小沒有參與到寶寶的日常生活中,根本不瞭解寶寶的生活習慣和喜好。突然面臨照顧寶寶的任務時,媽媽會顯得束手無策,在與寶寶溝通上會遇到很多難題。
3、寶寶容易叛逆
很多寶寶因為得不到媽媽的愛,缺乏感情寄託,成長過程中容易產生叛逆心理。很多成年後存在心理缺陷的人,創傷都來源於童年與母親關係的不和諧。
在育兒過程中,很多專家建議媽媽在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全身心地照顧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被稱為親子關係的敏感期,寶寶在此期間能否獲得媽媽的回應尤為重要。
為什麼第一年被稱之為親子關係敏感期?要建立親密無間的親子關係,媽媽們切勿偷懶1)寶寶自出生至一歲一直認為自己和媽媽是一個整體,如果年幼的寶寶時常得不到媽媽的回應自然而然會產生負面情緒,認為媽媽不愛自己。
2)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是構築安全感的關鍵一年,能否獲得媽媽無私的愛尤為重要,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母親的回應,寶寶性格會逐漸變得自卑、敏感。
3)成長初期,嬰兒的世界非常單純,對於他來説,媽媽代表了整個世界。媽媽的缺席意味着頭腦中世界的破碎,支離破碎的世界會讓嬰兒感到恐懼和沒有安全感。
這裏提醒大家,媽媽給孩子的愛,永遠都不嫌多,特別是1歲前的寶寶,需要媽媽全心全意的回應。有的媽媽信奉美國所流行的“哭聲免疫法”,主張寶寶哭的時候不回應,不哭的時候抱起來,這種教育方法是泯滅人性的,將親手扼殺寶寶對媽媽的依戀,導致寶寶心理扭曲,媽媽萬不可嘗試。
今日互動話題分享:各位寶媽對於長輩帶寶寶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留言區評論及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