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林媽咪
你家孩子挑食不愛吃蔬菜嗎?
有的孩子還好,只是不喜歡吃一兩種蔬菜,或者某一類蔬菜。
有的孩子抗拒吃蔬菜到極致,不會讓一根菜毛進到自己嘴裏,讓爸爸媽媽非常頭疼。
飲食上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均衡和全面,
蔬菜裏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還有幫助消化的纖維素,對孩子的成長有重要作用,
所以孩子不吃蔬菜,就成了一個問題。
拼命拒絕吃蔬菜,寧願餓着也不吃,難道真的是這部分孩子太過挑剔,被慣壞了嗎?
其實,全世界都存在幼兒或兒童不愛吃蔬菜的現象,包括很多成年人。如此大規模的人類行為行為現象,一定有其內在原因。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關於人類與蔬菜的冷知識。
蔬菜屬於植物,植物和動物不一樣,他們生長之後不能動。而一切生命都會設法保護自己,為了生存,防止自己被吃掉,很多植物都進化出了一套保護自己的化學武器:毒素。
比如,我們餐桌上常吃的這些植物:
豆角:
各種豆角,比如菜豆角、扁豆、四季豆,我們烹飪的時候都會比較小心,這是因為它其中含有植物血凝素和皂苷。
如果吃到不熟的豆角,人就容易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反應,比如前幾年《嚮往的生活》節目中,宋丹丹來的那一期,蘑菇屋的人就因為吃了不熟的豆角而集體中招。
茄子:
茄子、土豆,番茄,都屬於茄科植物,他們也是我們餐桌上的常客。
而茄科植物的化學武器,是它們全身都能合成的茄鹼,也叫龍葵鹼,屬於皂苷。這種物質可以抑制神經系統,中招後會出現口麻、舌頭癢、燒心、腹痛的症狀,甚至上吐下瀉。
不過,茄鹼含量在200mg/kg以內,都屬於安全範圍。但需要注意的是,發芽土豆的茄鹼含量會超過500mg/kg,所以我們平時才會強調,發芽的土豆千萬不能吃。此外,沒有成熟的番茄、有了黑斑的番薯,也都不能吃。
黃花菜:
黃花菜中含有一種秋水仙素,這種物質能夠阻止各種細胞分裂,一旦中毒,就會出現嚴重的腎衰竭和呼吸衰竭。
不過,秋水仙十分易溶,想要吃黃花菜,風乾焯水就沒有問題了。
白菜:
白菜是北方地區冬天的主要蔬菜,但其實它並不是那麼“人畜無害”。
白菜會在成熟組織中積累芥子油苷,這是一種含有硫元素的氨基酸葡萄糖苷,貯存了豐富的芥子酶,當它的細胞被破壞,其中的芥子酶就會其誒到芥子油苷中你那個的葡萄糖基,從而產生大量的異硫氰酸酯。
異硫氰酸酯的揮發性比較強,不僅可以驅趕昆蟲,還能刺激哺乳動物的鼻竇,所以,人生吃大白菜會感覺又苦又辣又嗆。
不僅是白菜,十字花科的植物都用哪個這一招“介子炸彈”來進行防禦,像芥菜、油菜、捲心菜、小白菜、榨菜、花菜、西藍花,包括青蘿蔔、白蘿蔔、紅蘿蔔、櫻桃蘿蔔,也都含有芥子油苷。
這樣看來,我們平常吃的蔬菜,在這份名單中似乎都有姓名。
其實,大部分植物都是有“毒”的。而如今我們人類選擇的蔬菜都是被篩選“馴化”過的植物。由於人類不能合成某些微量元素,必須通過食用植物來進行補充,所以我們在長期的進化對抗中,人類的肝臟不斷適應植物毒素的威脅,所以我們平時吃他們已經沒有太大的問題。
就像白菜,人們已經適應了它的味道,甚至還專門把芥菜籽磨出芥末,當成調料來食用,就為了享受芥末沖鼻的滋味。(當然,高劑量的芥子油苷還是會損傷人體的甲狀腺,誘發代謝紊亂的。)
而其他蔬菜,只要我們知道了怎麼吃是安全的,就可以繼續放心地吃掉他們。
但是,人類幼崽可比成人要弱小得多,
在幼兒時期,孩子的肝臟還沒有發育完善
,所以對植物,他們會本能地排斥。
也正是由於兒童肝臟功能的不足,讓人類在幼兒時期產生對蔬菜的厭惡情緒。
隨着農業的生產的進化,人們已經培育出適合人類食用的蔬菜,
成年人,包括孩子吃蔬菜,都是安全的,所以能夠接受蔬菜的孩子,也不必擔心蔬菜的毒性。
而現在還是有孩子拒絕吃蔬菜,這也是正常現象,畢竟,農業生產的歷史與進化的長河比起來,還是太短暫了,孩子身上留存着這樣的在自我保護本能,再正常不過。
除此之外,還有的孩子,在接受陌生食物的過程中,會表現出一種極強的自我保護意識,他們對沒有接觸過的食物,會拒絕嘗試,第一次吃西藍花、胡蘿蔔、孩子都會拒絕,可能需要爸爸媽媽演示給他看,他才會選擇相信。
這種保護機制,也被稱為
“新奇事物恐懼症”
,從寶寶18個月開始,2-6歲一直持續,所以勸他們接受一種新的食物,很難很難。
還有的孩子,是比較排斥吃有奇怪味道的蔬菜。
大人覺得沒有味道的,對孩子來説並不是如此,因為每個人基因不同,對食物的敏感度也就不同。
沒錯,基因會影響人對食物的感受。像茄子、豆角、蘿蔔、菜椒,就有很多人覺得味道不好聞。但也有很多人覺得味道很好,同時不能理解,還會覺得不喜歡吃的人莫名其妙。
比如著名的“香菜之爭”,有科學研究表明,喜歡吃香菜和不喜歡吃香菜的人,在某一個基因序列上存在差異。不喜歡吃香菜的人,能夠聞到香菜上類似臭屁蟲的“蟲子”味道,所以絕對不吃。
針對這種只對特定蔬菜不接受的,我們就不需要強求了,但如果孩子對蔬菜普遍不喜歡,那我們該怎麼樣讓孩子接受蔬菜呢?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感受
上文中説了那麼多,就是為了讓家長們明白,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是有原因的,並不能簡單地用挑食、不聽話這些原因來給孩子定性,也不要逼着孩子吃蔬菜。
最好是先接受孩子的感受,然後引導孩子嘗試。
可以這樣跟孩子説:“媽媽知道你覺得它不好吃,你可能是感覺它有怪怪的味道,但是吃它可以讓你長得更高/更漂亮/更強壯,這點小小的味道,你一定可以打敗的,對不對?
其次,和蔬菜和解
可以讓孩子覺得,蔬菜是一種零食。
比如在家準備可以生吃的胡蘿蔔條、黃瓜條,孩子玩兒累了,想吃東西,就把這些作為一個零食、獎勵,給孩子吃,讓孩子覺得吃蔬菜是一件好事。
我們要讓孩子多親近蔬菜,帶他了解蔬菜的生長過程,還可以帶着孩子一起去菜市場,讓孩子自己挑選蔬菜,當你給孩子選擇的時候,就直接忽略了要不要吃這一個問題,而自己挑的,孩子更容易接受。
最後,我們可以從食物上下手
做菜的時候,我們可以儘量用烹飪方式去除蔬菜的味道,比如菠菜、西藍花、豆腐,用焯水的方式去改善口感。
還有就是形式上,多做一些造型可愛,形狀新奇的食物。
如果還是不行,那就需要把蔬菜化於無形,讓孩子感受不到蔬菜的存在。
比如,蔬菜炸成泥,加入麪粉中攪拌,做成五彩的麪條或餃子。相信這個技術寶媽們都已經常備了,有娃了之後,家裏一定要購置一個輔食機,畢竟從6個月添加輔食開始,寶寶就開始了輔食之路,逐漸嘗試米粉、果泥、菜泥等。
輔食機一攪,蔬菜就可以改變形狀,根據需要打成顆粒,或者打成泥糊,孩子就挑不出來了。
另外,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口味,把食物做成酸甜等其他口感的,加入焯水之後、攪打之後的蔬菜,其他味道就可以掩蓋住蔬菜本身的味道了。
總之,我們不要直接給孩子貼上挑食的標籤,一旦貼上標籤,孩子也就認定自己“挑食”了,吃菜這件事就成了一個“問題”,並且附加上“聽話”、“慣孩子”等其他無關的事情,變成一個“難題”。
參考文獻:
[1]陳冰.從兒童不喜歡吃蔬菜説起[J].科學之友,2003,09:12-13.
[2]黛綬.你知道這些蔬菜有毒嗎?[J].民防苑,2008,000(003):P.35-35.
[3]廖春梅.讓寶寶愛上吃菜[J].食品與健康,2011,000(010):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