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禮物,每個孩子的成長曆程也總能給爸爸媽媽們帶來時不時的小驚喜和小波瀾。面對於孩子成長路上的一些層出不窮的“意外”,作為家長們應該怎麼去積極地妥善地處理好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網絡上一組萌娃逛超市的照片火了,原來一家三口想説出去逛一逛超市,買點日常用品和水果,寶媽平時工作也很辛苦,還要照看寶寶,於是寶爸自告奮勇接過了這個重任,帶起了腰凳,大搖大擺的抱着寶寶出門了。
進了超市的寶寶就像打開了新天地的大門一樣,小眼睛提溜直轉,左看看右悄悄,到哪都新鮮的很,寶爸也不着急,慢慢悠悠的逛到水果區,想着説買點水果回家吃,於是開始耐心的挑着水果,也就沒注意寶寶這是在幹嘛。
寶寶那可也是沒有歇着,看着爸爸買西瓜需要聞一聞,敲一敲的樣子,也湊着熱鬧學了起來,一會聞一聞,捅一桶西瓜,一會摸一摸荔枝,玩的好不亦樂乎。
等到結完賬,去車庫拿車準備回家時,寶爸低頭看寶寶好像手上一直緊緊攥着什麼東西,仔細一看才發現,寶寶手裏攥了個荔枝出來,回家後寶媽笑言:這可真是個會過日子的小機靈鬼啊。
孩子在幼兒時期如果有“不問自取”的行為算盜竊嗎?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的孩子在幼兒時期,便有不問自取的行為,這樣的行為應該歸類盜竊嗎?需要對孩子進行懲罰教育嗎?
1、在幼兒時期,孩子沒有明確的物權意識
其實在孩子五歲以前,,對“物品所有權”的概念很模糊,也缺乏按規則、規範行為的自覺性,在他們眼裏,我喜歡的=我的。
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需要的是耐心的引導和溝通,並且告訴孩子一定的道德規範和道德的準則。需要某樣東西或者物品的時候,都應該先徵求家長或者大人的允許。
2、幼兒時期,孩子的一些需求得不到滿足
在面對一些有道德意識和道德規範的孩子面前,仍然出現不問自取的現象的時候,家長應該考慮一下是否在孩子的生活中,孩子的某些需求跟家長提出過,但是沒有得到滿足或者得到了家長的反對和批評,導致孩子會選擇不問自取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如何教導孩子改掉“不問自取”的壞習慣?
1、 幫助孩子建立“物品所有權”的概念
孩子還小,不是所有的她喜愛的東西都是歸屬於她的,那麼這個時候,家長在事情發生的當下,靜下心來好好的跟孩子溝通引導,幫助孩子建立一個完善的物品所有權的概念以及基本的道德規範和道德準則,讓孩子初步的明白這樣的行為是不正確的。
2、 引導孩子多溝通多交流,有什麼需要及時的詢問父母意見
有些孩子可能因為不愛表達,常常會隱匿自己的需求,有時候渴望想要的某樣東西但是不敢或者不習慣於向父母提出,這個時候應該多去跟孩子溝通交流,及時瞭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和內心需求,讓孩子養成詢問父母意見的好習慣。
總結
面對幼兒不問自取的習慣,大家有什麼看法可以分享出來哦。
給寶寶一個正確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