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愛洗澡到不願出浴盆,我用假裝遊戲,解決了孩子的洗澡問題
看了幾個明星伺候孩子洗澡的情節,哭聲一片,簡直堪比災難大片,不過也是人間真實啊!
鄭鈞給兒子洗澡,兒子説“你給我衝,然後我就哭!”當噴頭打開的時候,兒子聽到水聲,真的大哭起來,看上去很害怕洗澡。水一會兒就到了眼睛裏、鼻子裏,開始推噴頭。洗澡就像是人生的一大關,要堅強面對。
賈靜雯一個人給兩個女兒洗澡,當水澆到小女兒波妞頭上的時候,波妞大哭起來。賈靜雯只好抱着波妞,給咘咘洗澡,真是不容易啊!
賈乃亮給甜馨洗澡,開始洗頭的時候,姿勢不是很舒服,甜馨很不開心地哭着,一直到洗澡結束,真是手忙腳亂,洗個澡真難!
這樣的場景在普通家庭也同樣上演着,孩子為啥這麼抗拒洗澡呢?有很多原因:
- 花灑的水太急,非常刺激身體。
- 水温不合適,不是太涼就是太熱。
- 洗澡的動作不夠温柔,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
- 水和泡沫進入眼睛、鼻子、嘴裏,孩子感到不舒服。
- 孩子太累了,只想躺下休息。
- ......
別以為孩子記憶力不好,《0-5歲 大腦發育的黃金五年》中提到,胎兒在子宮內就有記憶,出生後8個月就可以回憶,3歲孩子就能回憶起嬰兒期的事情。
一旦出現負性經歷,孩子的記憶會很深刻,要想讓孩子願意做不喜歡的事情,需要父母下一番功夫。
《省心的孩子是教出來的》中提到,對於孩子不喜歡的事情,可以把任務變成遊戲。
孩子天生就喜歡遊戲,跟孩子做遊戲時,孩子能輕鬆接受我們提出的要求。那做什麼遊戲呢?就是假裝遊戲。
皮亞傑的認知理論認為,2-7歲就到了前運算階段,兒童能使用符號來理解世界,假扮遊戲出現。
符號可以是詞、可以是頭腦中的形象,可以是孩子感興趣的任何一個事物,孩子會把自己當作某個事物,運用大量想象力,進行角色扮演。
《牛津通識讀本:兒童心理學》提到:假裝遊戲可以提供豐富的手段,讓兒童理解觀點、慾望和意圖。
3歲的二寶就特別喜歡玩假裝遊戲,如果在書上、在視頻中看到某個動物,就會把自己想象成某個動物。
比如他學英語的動畫主角是貓,也看了幾本貓的書,他就特別喜歡貓可愛的樣子,讓我們叫他“小貓”,家人都是貓爸爸、貓媽媽、貓爺爺、貓奶奶、貓哥哥。
他穿小貓的衣服、在褲子上掛上毛領子當作貓尾巴、看小貓的書、説話前都要“喵”一聲、手稱為爪子、房子稱為籠子、飯菜叫做老鼠和魚,入戲很深。
如果有一件事不想做,我們會説“小貓很喜歡這樣做”,二寶就會很開心地去做。
所以,我們可以巧妙地利用假裝遊戲,讓孩子扮演一個角色,開心去洗澡。
假裝遊戲實戰經驗,讓孩子乖乖洗澡,還要哄着孩子出浴盆讓孩子玩假裝遊戲,最方便的方法是藉助繪本,讓孩子進入繪本的角色中,在真實場景中去體驗繪本中提到的故事情節,孩子很喜歡演繹。
✔讓孩子願意洗澡
讓孩子喜歡洗澡的書其實還是很多的,比如《洗澡啦》、《101個不洗澡的理由》。我的真實經驗是讀完這本《101個不洗澡的理由》,立即讓已經拒絕兩次洗澡的二寶,立即走進了浴盆。
這本書的小男孩説出了101個不洗澡的理由,包括:
- 我不髒
- 泡泡會跑到我的鼻子裏,跑到我的嘴裏,跑到我的眼睛裏,跑到我的耳朵裏。
- 我要像貓那樣洗澡,小狗好像一年洗兩次澡就行。
- 我找不到胳膊上帶的游泳圈了,我需要那個游泳圈......
- 我還沒有拼完拼圖,還沒有做完泥土花瓶,還沒有畫完手指畫全家福
- ......
特別符合孩子的內心想法,問二寶是不是這樣想的,他一個勁點頭。不過,小男孩還是去洗澡了,卻不想出來了。和很多孩子的情況如出一轍,進的時候不想進,出的時候不想出。
我跟二寶説“這就是你啊,你也進去不出來吧!我們也放上小鴨子、放上魚,你在裏面釣魚,小貓釣魚呀!”二寶二話沒説,立即找到小魚玩具就去洗澡了。
✔讓孩子敢於使用花灑
很多孩子不喜歡用花灑,一般會用海綿清洗,洗髒一盆水再換一盆。等到孩子3歲左右,他能站得很穩,用花灑也沒有問題。那如何開啓第一次呢?可以藉助繪本《媽媽,我自己來》。
這本繪本的主人翁是一個3歲半的孩子,他能獨立做很多事情,比如吃飯、穿衣、上廁所、洗澡、睡覺等等。
洗澡的時候,自己拿着花灑,很自豪地説“我會自己洗澡。沖沖水、抹上泡泡沐浴露,可有趣啦!洗澡的時候,我還敢直接衝頭呢!是不是很勇敢?”
二寶看到這個小孩的表現,也很勇敢地去嘗試用花灑噴身子、噴頭髮,雖然當時感覺很刺激,但是一點也沒有哭鬧。他説“我也很勇敢!”真的是閲讀賦予他力量。
✔讓孩子願意洗頭髮
洗頭髮對孩子來説簡直是噩夢,孩子即使願意洗澡,也會表示“不洗頭,只洗身子!”因為洗頭髮時,水和泡沫總會流到眼睛裏,讓他感到很不舒服。
冉瑩穎家的軒軒就曾特別害怕洗頭髮,媽媽説頭髮都臭了,他還是很不情願去洗。
同樣也可以藉助繪本,比如《星期二洗髮日》。
這本書的主人翁是個3歲孩子,他不喜歡洗頭髮,姐姐讓他去理髮店理光頭,他發現剃光頭比洗澡更恐怖,就吵着回家,表示願意洗頭髮了。
洗頭髮的時候還是大哭大叫,媽媽耐心等他哭,並告訴他“等到哪一天,只要洗頭的時候不哭,就會得到一個禮物。”直到3歲半,他才不哭,也終於得到了禮物。
這個故事告訴大人要耐心等待孩子,也讓孩子明白洗頭髮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慢慢會喜歡的。
給孩子洗頭髮的時候一定要温柔一下,儘量避免讓水和泡沫過多進入孩子的眼睛。霍思燕給嗯哼洗頭髮時,嗯哼就很享受。
✔哄着孩子走出浴盆
孩子有個特點就是洗澡的時候,洗不夠,不想出來,又該如何是好?訓他?拖着他出來?根本不用這麼粗暴,同樣用假裝遊戲的方法,孩子會乖乖地出來。
二寶很喜歡《小貓釣魚》這個繪本,講的是貓弟弟開始三心二意貪玩,沒釣到魚,感覺沒面子,又獨自跑去釣魚的故事。
貓弟弟釣到一條大魚的時候,貓姐姐過來找他回家。貓弟弟請求姐姐幫他一起把魚拉上來,他們兩個抬着回了家。
我利用這個故事,又開始玩起了遊戲。我把魚玩具收到一個小盆裏,跟二寶説“釣完魚就該抬着回家了。”二寶也回憶起這個情節,趕緊站起來,準備走,真是太順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