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養生家李杜遠的四字養生觀:和、慈、靜、儉

養生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事情。清代養生家李杜遠的四字養生觀:和、慈、靜、儉,對於這四個養生觀,我們如何認識呢?在下面的文章中,專家對這四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對養生有興趣的朋友,我們可以看看以下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和者致祥之道。李度遠認為,君臣和則國家興旺,父子和則家庭安樂,兄弟和則手足提攜,夫婦和則閨房靜好,朋友和則必然互相維護,故易曰:和氣致祥,乖氣致戾。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必然發生聯繫,從而形成一定的人際關係。

清代養生家李杜遠的四字養生觀:和、慈、靜、儉

古今中外,有些人不擇手段,機關算盡,人與人的交往成了金錢交易、權勢交易,往往貪慾過多,不利養生。歷代思想家、政治家、養生家皆主張,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真正相愛、平等互助的關係,這樣的關係,才能友情常在,利於養生。

慈就是心底慈善。李度遠説:蓋人心能慈,即不害物、不損人。慈祥之氣,養其天和也。以慈善仁德為本是歷代養生家所倡導的。古人有養生莫如養性,養性莫如養德之説,儒家養生便特別強調道德修養,孔子即主張仁德潤身。

中醫認為,人體內元氣是生命之源,靜功能很好地培養元氣,適當活動,能使元氣很好地循環,有利於養生。靜就是安靜,把散亂的思維活動通過特定的手段,如調身(調整姿勢)、調息(調整呼吸)、調心(意守神靜)而理靜下來。

所謂儉者,儉於飲食則養脾胃,儉於嗜慾則聚精神,儉於言語則養氣息,儉於交遊則潔身寡過,儉於酒色則清心寡慾,儉于思慮則蠲除煩惱。凡事省得一分,即受一分之益。

清代養生家李杜遠的四字養生觀:和、慈、靜、儉趕緊對大家有很大的歧視,在養生方面,我們要做到心平氣和,只有心情舒暢了,氣血才能暢通,不會出現氣血淤積,不會出現疾病,在生活中能夠和別人和睦相處,心情才會舒暢,才會有利於養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19 字。

轉載請註明: 清代養生家李杜遠的四字養生觀:和、慈、靜、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