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你的態度和回答,決定孩子的社交能力
昨天,我去接福林放學,看到童童媽媽在學校門口“數落”童童。
走近詢問才知道,童童因為沒人玩,向媽媽抱怨。
結果,童童媽原因也沒問,就認為是童童錯,然後,對着童童就是一通數落。
“看看你一天磨磨蹭蹭的,誰會和你玩兒?”“你也是,別人不跟你玩,你也別搭理他們,幹嘛非求着他們!”
小孩子,今兒玩得能“分享”自己的媽媽,明兒看見彼此就是愛答不理的,這本就是很正常的現象,可我看童童媽一臉嫌棄童童的樣子,再聽到她對童童的説教,就感覺童童媽在處理孩子抱怨沒人玩的問題上,還是有些欠妥的。
孩子與媽媽的關係最親密,如果小朋友們都不喜歡與自己玩,他們就會感到傷感,然後就會詢問媽媽該怎麼辦。這個時候,寶媽們的態度和回答,就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社交能力。
第一種態度和回答:
媽媽嫌棄孩子“無能”,是孩子自己“魅力”不夠,才沒有人和孩子玩耍,就連回答基本都是,“就因為你不夠好,別人才不和你玩的。不玩就不玩吧,求着人家也沒用”。
如果寶媽是這樣的態度和回答,那孩子的社交能力就不會得到提高。
從寶媽態度就能看出,她們並沒有真正意識到“玩”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只是從寶寶自身找缺點,來斷言沒人與孩子的原因,甚至還要求孩子別主動去和別人玩。
媽媽這樣的處理方式,會讓孩子有自卑感。孩子會覺得是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才會沒有朋友,自然就很少主動去交朋友,即便是別人主動與孩子搭話,孩子也會是怯懦的,不善言辭的。
而且,媽媽主張“斷絕”與不和自己玩的孩子的聯繫,這種想法會影響孩子交友的方式。
可能,別人是因為誤會才不和自己玩,而孩子卻秉行“你不和我玩,我也不和你玩”的“教育理念”,就會誤會越來越大,當誤會足夠大的時候,孩子本來的朋友也可能會因為這個誤會,而遠離孩子,孤立孩子。
第二種態度和回答:
媽媽指責別人的不是,太強調孩子的優秀,覺得別人不和自己孩子玩也無所謂,給孩子回答也是,“不就是小夥伴嘛,他不和我們玩兒,我們還不稀罕,寶寶這麼棒,想找你玩兒的肯定還有別的小朋友。”
寶媽如果這樣認為,那就會助長孩子的驕傲心理,使得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不足,甚至會導致孩子自負。
如果孩子以這樣自負的認知去交朋友,就會顯得很霸道,太強勢,就覺得自己是完美的,這會讓孩子與朋友之間的關係變得很緊張,孩子的朋友也會因為受不了孩子的“自我感”而遠離孩子,或者是孤立孩子,最後,孩子依然會變得沒朋友。
第三種態度和回答:
媽媽不會評價別人的過錯,更不會否定孩子的成長,會積極的幫助孩子分析問題所在,給孩子的回答是,“沒有人玩,確實挺孤單的,也可能是你與他們接觸的時間不長,等你們接觸多了,彼此都瞭解了,他們肯定會很喜歡和你一起玩”。
從這樣理智的態度和回答中,就能夠看出,這樣的媽媽是很重視孩子社交的。
這樣的媽媽,知道孩子的成長是需要朋友的陪伴,她們理解孩子渴望有人一起玩耍的心情,更會會鼓勵孩子去主動交朋友。
當然,這樣的媽媽也給孩子提供一種交朋友的“方式”,那就是不驕不躁,化解誤會,彼此慢慢了解後,再交朋友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這樣理智的教育下,孩子為了讓別人瞭解自己,就會更全面的展示自己,也就會對自己有全新的認識,同時,孩子在慢慢了解別人的時候,也是孩子審視自己的時候,別人的優點和缺點是不是自己也有,該如何學習和改正,孩子會用他們自己的方式來解決。
在這樣的自我肯定與自我“完善”的過程中,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優秀,自己也會有一套交朋友的“方式”,孩子的社交能力也就會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