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寶寶語言發育緩慢 養育孩子的7大誤區你避開了嗎

由 湯生 發佈於 健康

  【六一兒童網導讀】語言發育遲緩與體格發育遲緩、運動發育遲緩、智力發育遲緩、心理發展遲緩都是生長髮育遲緩的典型。併發、相伴是這些病症的常見表現。因此對於孩子的生長髮育要全面考慮看待。

  一、語言發育遲緩的危害

  1、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在語言理解、表達、溝通上都會伴有不同的障礙,隨着年齡的增長差距會有更加明顯的差距。

  2、語言發育遲緩對孩子正常的生活、學習、教育都會帶來影響,特別對7歲後的常規普通教育影響極大。

  3、語言發育遲緩還可能造成嚴重的心理障礙,失去主動交流、溝通的意願,更嚴重的情況是逐漸產生內向、孤僻等缺陷性格的發生。

  二、語言發育遲緩的誤區

  1誤區:等孩子長大就好了

  貴人語遲,君子訥言都是自我安慰的美麗藉口,説話早晚只是語言的發育的現象,雖然孩子語言發育都各不相同,但差異過大,還是要從身心健康方面考慮為好。

  2誤區:全部希望寄託在一項治療手段

  全部希望寄託在一項治療手段,希望一次性,短時間內徹底治癒。其實語言發育遲緩只是生長髮育遲緩的一種表現,最終解決問題還要全方位考慮,聽從專家的建議,做好長期的序列調理改善的準備。需要為人父母擺正心態,樹立信心。

  3誤區:男孩比女孩説話晚

  很多人認為男孩比女孩説話晚,因此男孩發育遲緩是正常現象,其實男孩女孩有的只是一些生理差異,在語言發育差異方面,還沒有科學的論證依據。這些謠言只會讓孩子承受未來的痛苦。

  4誤區:跟着電視學説話,可以更早地開口

  説話晚怕就是電視禍害的。孩子看電視多是看動畫片,動畫片説話的嘴型跟人是不一樣的,孩子看着嘴型反而容易受到誤導。

  5誤區:不需要刻意教寶寶説話

  目前國情隔輩育兒,父母去工作,姥姥或者奶奶有做不完的家務,爺爺和姥爺就是沙發電視手機報紙,孩子每天都沒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大家都沒空教孩子説話。試問如果是成年人放在一個小語種的國家,這個狀態多久能學會交流?

  6誤區:用兒語和寶寶説話

  兒童語言發展有其自身的階段性,都是經歷單詞句(用一個詞表達多種意思,多詞句用兩個以上詞表達意思,説出完整句子這幾個階段,父母對寶寶進行教育時,應瞭解這一規律,但又不能遷就寶寶,而應通過正確的教育引導寶寶的語言,向更高階段發展。

  一歲左右的寶寶語言處於單詞句階段,寶寶經常發出一些重疊的音,如抱抱、飯飯、打打結合身體動作表情來表達自己的願望,如説抱抱時,就張開雙臂,面向媽媽,表示要媽媽抱。

  到了一歲六個月左右,寶寶能用兩三個詞語組在一起表達意思,這就進入了多詞語時期。開始時,能把兩個詞重疊在一起,如吃飯飯、媽媽抱。快到了兩歲時出現簡單句,能準確的表達自己意願,如説出:媽媽抱寶寶、寶寶吃飯飯等。

  在這些發展階段中,寶寶,幼小兒女,是因為其語言發展,限制了準確表達自己的意願,許多家長因為認為寶寶只能聽懂這些兒語,也用同樣的語言和寶寶講話,這樣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寶寶説完整話的時間。

  所以無論寶寶怎樣説話,父母都應該用正確的語言來回答,並用標準的話語來糾正寶寶的話,通過父母的正確語言示範,寶寶能較早學會説完整的句子。

  7誤區:孩子太小聽不懂

  聽覺研究專家發現,孩子腦內的"聽覺地圖"到1歲左右完成,在此期間,給孩子輸送越多的有意義的聲音,越能促進其腦內主管聽覺的神經元的敏感性。

  剛出生的嬰兒,對成人的話確實聽不懂,但也是有學習能力的,儘可能地與孩子多説話,這是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所必不可少的。

  時間一長,這種語言信息就儲存在了他的腦子裏。隨着他的智力發育,再經過幾十次的語言重複,到了一定時候孩子的語言會突然爆發,於是很多話都會説了。

  三、語言發育遲緩可以自愈嗎

  1、在實際生活中,確實有些孩子説話晚,有一部分孩子的表現屬於正常範疇,不需要特殊干預治療,但這種情況畢竟是個別案例。因此寶寶一旦出現説話晚的問題,家長們一定要積極應對解決,而不是選擇逃避等待。

  2、由疾病原因,特別是涉及到智力、腦神經等病因引起的語言發育遲緩,是不會自愈的,而且不及時治療,會進一步加重,特別是對於5-6歲以後的兒童,智力、社交、性格等方面的差距將會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