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3件事上,媽媽越勤快,孩子越優秀!

由 太史憶秋 發佈於 健康

誰説媽媽越“懶”,孩子長大後就越有出息!

不管假懶,還是真懶,在孩子的眼裏,媽媽的行為表達的意思是一致的:這些事大人都不做,我幹嘛要去做?

相反,勤快的媽媽,絕對是模範媽媽。

因為她們總是把家裏收拾得整潔有序,時間按排的也相當緊湊充實。

這樣無形中就給孩子做出了勤快的榜樣,孩子耳濡目染以後,自己也會變得很勤快。

所以,媽媽的日常行為對孩子成長的影響非常大!

下面3件事上,如果媽媽參與得越多,孩子將來越有出息。

1、勤於陪讀

之前聽到很多人説,媽媽陪孩子寫作業的模樣,像個催命鬼,不停的嘮叨“快點寫,馬上都要十點了”,以至於打亂了孩子學習氛圍,降低了學習效率。

於是就有人勸媽媽們,作父母的別太勤快,你“懶”一點,孩子就能學會獨立思考問題了。

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似乎忽略了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孩子自身能力的侷限性。

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就算沒有媽媽的打擾,年齡小的孩子自控力弱。

獨自思考的他們小動作多、注意力不夠集中,不是照樣會耽擱時間嗎?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説,陪讀是很有必要的。

  • 媽媽的陪讀,勤在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是想偷懶的,他們遇到難題,絞勁腦汁也解不開的時候,又不愛提問,便會放之任之。

問題得不到解決,遲早會拖垮他的成績。

這個時候,媽媽的作用就是指導、輔助孩子完成作業,幫助他們解決難題。

然後一步步引導,鼓勵孩子自己想出答案,這樣能鍛鍊他獨立思考的能力。

  • 媽媽的陪讀,勤在給孩子一種警示。

孩子放學回家,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寫作業,而是想着去哪玩。

再加上爸爸下班遲,如果沒有媽媽的督導,可能孩子會在家或朋友家玩電腦而忘記作業的事吧。

當孩子鬆懈時,媽媽就是最好的提示音。

因為媽媽永遠是參加家長會的主力軍,可以針對孩子不足之處,進行專項訓練,更好地幫助孩子取得進步,比如報興趣班、請家教等。

陪讀的媽媽,同樣也是在學習,與孩子共同成長、與時俱進。

2、勤於接送

許多媽媽總是抱怨,工作太忙了,真沒時間接孩子。但送孩子上學這件事,筍乾老師覺得大部分家長是可以做到的。

  • 送孩子上學的路途,很容易成為親子溝通的紐帶。

這段時間,絕對是超值的親子交流時刻。和孩子平等走心的共享一個小秘密,就能瞬間拉近你們之間的距離,哪怕説上一段“廢話”。

比如,聊一些孩子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名著小説,甚至是娛樂明星,你聊天的方式越坦蕩輕鬆,話題內容越貼近孩子興趣,越容易得到交心的驚喜!

  • 接孩子放學時,也是因材施教的好時機。

一位幼兒園園長髮現:凡在幼兒園三年由媽媽接送的孩子普遍性格開朗,識字多,膽子大。

很多孩子四五點鐘接回來後,還要到媽媽單位呆上一段時間,因此養成了與成年人交流落落大方的習慣,在小學入學面試時會佔很大的優勢。

接送孩子上學,看似不足為道。對孩子來説就是關注,就是愛。

如果你實在不能接送孩子上下學,那就儘量保證每週媽媽能親自接送一次。

3、勤於吃苦

生活中,包辦代替的媽媽畢竟只佔少部分。勤快的媽媽,大多是吃苦耐勞型的,在家庭教育中能起到很好的典範。

但是,如果媽媽自己勤快,卻對孩子溺愛的話,勢必會助長孩子一些嬌氣的習慣。

父母管太多,懶惰惡習,會讓孩子成為生活“白痴” 。

就像前段時間刷爆盆友圈的微廣告“番茄炒蛋”講述的故事一樣,一個赴美留學生,想做一道地道的中國菜,給自己的外國朋友們品嚐。

等到他真的來到廚房的時候,才發現這自己連先放番茄還是先放雞蛋都不知道,只能向國內的母親求助(當時的時間是中國凌晨4點20分)。

希望大家想一想,你希望孩子在20歲的年紀,為依賴你兒感動,孩子為他連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沒有而悲哀?

所以,如果想培養孩子勤勞、精益求精的品格 ;

媽媽在自己勤快的同時,還應該儘可能的安排孩子也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定要讓他自己學着去做。

比如,每天家長下班前,讓孩子負責煮飯;吃過飯,幫媽媽收拾碗筷、擦桌子;

上學出門時,隨手帶走垃圾;去超市購物,手提自己的包裹。

媽媽有意識的為孩子設計障礙,從小讓孩子學會分擔家務,吃點苦,在逆境中成長的孩子,一定會以頑強拚搏的精神去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

孩子將來是勤快、還是懶惰,這要看父母本身的生活習慣,以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是怎麼樣的。

媽媽的勤快,勤於學習、勤於吃苦,何嘗不是一種睿智呢!

成功的父母每時每刻都會注重優質信息的分享,把好的親子教育文章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也許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孩子會更加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