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聽話就能成功?把2個叛逆孩子養成名牌大學生,她只做了這些
最近有一個網上的好友來京,終於結束了2年只有神交,未曾謀面歷史。
她,一個40多歲,2個孩子的媽媽。經過自己和老公的辛苦付出,終於把兩個孩子培養成了優秀的大學生,一個在國內讀法律,一個在英國學心理。天下父母,都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我就趁機打探一下,她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怎麼把自己的兩個孩子都送進了名牌大學的。
我們的話題是這樣的:我説,現在的很多孩子都很叛逆,你讓他們做什麼,他們都會對着幹,讓很多家長都很頭疼。你是怎麼讓你的孩子這麼聽話的。
怎麼讓孩子聽你的話?她説:孩子為什麼不聽你的話呢?家長應該反思2個問題
1、是自己這麼做真的理解孩子嗎.
2、是你説的話,孩子完全聽懂了嗎。
當你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説的每一句要確保你的孩子能夠理解,完全聽懂我們的話,這樣孩子才能做出正確的事,變成你心中的乖孩子。
現在育兒提成個性化,讓孩子沿着自己的正常軌跡,做最好的自己。然後很多朋友一直問我,既要個性化,又要孩子聽話,這個邏輯上不成立。所以,我想和大家説説我理解的聽話是什麼。
在説聽話之前,我想談談孩子的安全感和個性化教育。
個性化教育不是盲目的放任,不受約束的自由,這樣做還要家長做什麼。讓孩子自己做選擇、不限制孩子做任何事情、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這種烏托邦式教育,真的可以讓孩子更有信心、更安全嗎?下面我給大家舉個例子
1、我們不可能放任幾歲大的孩子玩刀子,玩火,自己開車上路。只要孩子是親生的,我們不會給孩子完全的自由。確實有家長讓幾歲的孩子開車上路了,只能説這些家長失職。
2、如果我們真的給了自己孩子超越年齡的自由和責任,孩子感受不一定是快樂,而只是恐懼、無助,更多的感覺是被父母拋棄了。
從上面我們看出,盲目的給孩子自由,尤其是超越年齡的自由和責任,對孩子的傷害,不亞於狼性教育。每一個年齡段,除了要有不同的溝通技巧,還要給予和年齡相符的自由。
反之,一些行為習慣和準則,反而可以讓孩子更安全,生長髮育更好
例如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幼兒園有明確的作息時間,什麼時候可以吃飯,睡覺,做遊戲,甚至知道父母什麼時間來接自己回家,這些準則一開始需要阿姨督導。但是過了幾個月在看,孩子基本上都是自覺遵守的。這些規矩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反而讓孩子感到安全,願意配合大人的指令。
不聽話的孩子是如何煉成的1、言行不一,容易教出不聽話的孩子
對於一個三歲前的孩子,孩子還沒有足夠的理解能力和道德觀念,所以不可能讓孩子自己選擇的。孩子只能理解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家長應該告訴孩子能或不能,並且一如既往的堅持這個準則。
很多家長和孩子説,不許總玩手機,玩手機對眼睛不好。過了不久,自己工作忙,家庭聚會,家長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就把手機甩孩子,玩會手機吧。家長前後行為不一,孩子無所適從,根本搞不清楚家長到底想要什麼,不聽話的孩子就出現了。
2、誤解也會教出不聽話的孩子
如果我們大人一天工作很累的時候,就會説今天不做飯了,在外面吃、或者家務明天再説吧。孩子也有體能和心情低落的時候,也會想擺脱一些常規的瑣事,讓自己休息一下。如果我們沒有察覺孩子的變化,強硬要求孩子完成一些事,誤解也會導致孩子的不聽話。
孩子不聽話,不一定是件壞事,正是我們走進孩子的契機孩子的不聽話可以分為2種:
1、孩子沒有聽懂你説的話;
我們走進孩子房間,看到很亂。我們説,你好好把你的屋子收拾一下。當你回來檢查時,孩子只是把玩具收起來,杯子疊起來,其他還是一樣的亂。這種孩子不是不聽話,而是對於媽媽的要求理解不透,或者理解了,但是有些事超越了自己的能力,做不到。這個時候,我建議把自己的期許説清楚,講明白,確定孩子可以完全理解你説的話。
如果孩子聽懂了,就是不做。我們就要看看孩子不聽話的原因是什麼,是累了,病了,還是心情不好。這類孩子確實很讓家長生氣,但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建議可以好好和孩子對話,找到叛逆的原因。
讓孩子聽話,家長應該怎麼做呢?什麼是聽話,我認為,就是能夠理解和聽進去別人的話,按照要求去完成一些事情。這對於大人都很難,何況孩子呢。所以在月孩子溝通的過程應該做到下面幾點:
1、找一個合適的溝通環境,清晰表達自己的期許。
2、話語的語言和邏輯,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確保孩子可以聽懂和理解,如果孩子理解空難,媽媽可以幫助總結。
3、難度較大的任務,可以親子共同完成一次後,以後讓孩子自己完成。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聽話?也許是你錯誤的定義了聽話
我們常常把孩子分為兩種,一種是我説什麼,孩子做什麼的聽話孩子;另一種是我説什麼,他就不做的不聽話的孩子。孩子是否完全理解我們家長的話,以及話背後的深意,很多家長缺的這並不重要。
這種聽話的背後,就是要服從我的意思。如果你就是這樣一位以此為榮的家長,我覺得你可能失去了從孩子不聽話中發現問題和理解孩子的機會。孩子也會在你一次又一次的謾罵中失去了安全感、自信心,不聽話只會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