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巧用“55387”定律,不吼不叫孩子聽話,打開親子溝通新方式

由 睢風娥 發佈於 健康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新手父母們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傷透腦筋。例如,有很多父母會發現,當孩子成長到一定年齡後,會開始變得不願聽父母的話。

而父母心平氣和地與孩子溝通、講道理往往會失去耐心,只有用“吼”的方式孩子才能夠“聽話”。

但有很多家長不清楚的是,如果經常用“吼”的方式來對待孩子,雖然即時效果明顯,但是長期如此會對孩子造成不小的傷害。

用“吼”的方式溝通對孩子有哪些傷害?

1、變得膽小且沒安全感

孩子在面對家長的“吼罵”時,往往會瞬間大腦一篇空白,不懂得自己究竟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導致了家長如此憤怒。

家長的吼罵會導致孩子受到驚嚇,於是孩子很可能會因此而變得膽小,久而久之形成“條件反射”,只要聽到家長大聲説話,就會出現害怕的心理。

2、形成討好型人格

身為成年人的我們也可能因為家長、領導或是朋友的吼罵而覺得傷心、委屈,孩子們就更是如此。

但孩子憑藉自己的能力並無法扭轉這樣的局面,因此為了避免被吼罵,他們只能選擇順家長的意,去討好家長。

長久如此,孩子便很可能會形成一種討好型人格,在面對相似的情況時,會為了事情表面上的解決而討好對方,做出違心的決定,就像電視《風平浪靜的閒暇》中的大島凪一樣。

3、孩子會學到錯誤的教育方式

在我們小的時候被家長吼罵時,想必幾乎每個人都在心裏冒出過“自己一定不能如此對待孩子”的想法,但其實父母對我們的影響是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的。

當我們真的跟自己的孩子溝通時,則會不知不覺地將曾經所經受的方式運用在我們的孩子身上,於是“吼”的溝通方式得到了傳承,傷害也會不斷的傳遞下去。

所以“吼”可能會讓孩子聽話,但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真的不是一個正確、健康的溝通方式。

“如果不吼的話,又如何能夠讓孩子聽話呢?”也是很多父母心中的疑問。想要完成良好且有效的親子溝通,父母不妨參考心理學中的“55387溝通定律”。

什麼是“55387溝通定律”?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及傳播學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教授,在經過大量實驗調查後提出了最初被運用在職場培訓中的“55387定律”。

梅拉比安教授認為:在一次有溝通中所需要包含肢體、聲調以及所要傳達的信息這三大要素。想讓溝通更為有效,這三大要素的佔比是肢體語言為55%、語氣語調為38%、傳達信息內容為7%。

也就是説表達者的肢體語言以及語氣語調,在有效溝通中的作用遠比傳達的內容來得重要。

如何將55387定律運用到親子溝通中?

1、運用合適的肢體語言

如果有人在和你對話時,面部表情透露着不屑、不尊重,或是手對你指指點點,你會願意聽他説的內容嗎?相信大家都不會願意。

同樣,孩子們也是如此。父母在和孩子進行溝通時,如果表現出不耐煩、不尊重,表情、肢體語言帶有攻擊性,孩子們也一定不願意聽取父母的意見。

所以,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父母要保持一個温和、耐心的面部表情,肢體放鬆,不做不尊重人的動作,來保證一個安全健康的溝通環境。

2、降低音量,用平和的語氣

在面對父母高音量、急躁的語氣時,孩子會不自覺地反駁、還擊。這就註定了這次的溝通會是一次失敗的溝通,家長不僅走不到孩子的內心,且很容易會造成孩子變得叛逆。

所以在親子溝通時,父母要學會降低自己説話的音量,緩和自己的情緒,用更為平和、親切的語氣去和孩子進行溝通。當孩子做得優秀時,更需要給予孩子表揚和認可。

3、學會傾聽

溝通是親子雙方的事情,而不是家長單方面的輸出,父母還應該學會認真傾聽孩子。

當孩子在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父母不要隨意在中途打斷或點評孩子,而是要先側耳傾聽。在完整地聽完孩子的話後,再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讓孩子感受到被父母尊重。

溝通是人與人相處的一門藝術,在學會了有效溝通的方法後,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孩子,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