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武志紅生命的意義在於選擇,因為選擇決定了你是誰

由 淡圖強 發佈於 健康

文/學乃身之寶
昨天上午,好朋友青青和我説最近心情很糟。
主要原因是對生活狀態不滿意。
她現在陪兒子在北京恢復身體,因為兒子(20歲)罹患血癌,移植後出現排異,需要定時複查。因為北京房租很貴,加上孩子這4年多的看病費用,經濟上有些吃力,所以青青在吃穿上有意識地節省,儘量挑選些物美價廉的東西。
但這樣靠省錢過日子的狀態,她覺得特別累(這十幾年都是自己帶孩子),有時兒子不太體諒,還認為吃得不好。而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問題是,現在她不知道怎麼辦。
1.每個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選擇
每個人都在選擇,即使那些都是別人替自己選擇的人,也是在做選擇,因為他們選擇“不選擇”。
對於青青來説,同樣面臨選擇的問題,因為她現在不知道是繼續留在北京,還是回老家成都。
回成都,擔心孩子身體再出現什麼情況,因為去年國慶節期間回去時,就出現緊急搶救情況,説實話,是害怕再出意外;
留在北京,生活開銷大,社交圈子很小,生活單調乏味,更重要的是,她心裏還有“美好生活”的嚮往,在北京總覺得無法實現。
這段時間,她也做了嘗試。
她去了北京郊區的農村生活了一週,是她一個朋友介紹的地方(包吃包住)。那個農家大院,在籌建一個體驗基地,大院女主人打算推廣自己的環保理念,以後會做一些訓練營、生活體驗之類的活動,她和兒子去的時候,本着打開視野和拓寬社交的想法,但到了之後,她成了住在大院裏所有人的生活保姆,不僅做飯,還好幫着收拾周圍院子裏的雜草等瑣事,和預想的大相徑庭,於是又回到市裏出租屋。
回來後,她就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要得太多了,既想着省錢,又要生活順心?
我説,這是你還有選擇的餘地。
我問她,如果你現在經濟上已經拮据到極點,特別需要省錢,你會離開那裏嗎?
她説,不會。
是的,當我們沒有其它選擇的機會時,選擇是容易的,但更多時候我們又害怕那種“沒辦法、沒得選”的境地。
因為我們想變得更好,就是為了能夠擁有更多選擇。
2.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選擇是一件容易的事
著名寓言故事《盔甲騎士:為自己出徵》一書中的騎士,在到達志勇之堡後,遇到大怪龍,山姆鼓勵騎士説:“如果你面對大怪龍,那麼你有可能被大怪龍打敗,但是如果你逃避面對大怪龍,那麼等於説你已經被大怪龍打敗了。”
騎士生氣地説:“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做決定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是的,如果我們沒有主動選擇的機會時,選擇就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當我們還有其他選擇機會時,就會糾結和猶豫,因為我們想着哪個選擇“更好”。
有時,我們要慶幸自己還有選擇的機會,因為主動選擇,是我們一直在追求的東西。
青青雖然面臨選擇難題,但她和兒子還有可以選擇的餘地,從這個角度來説,她還是值得高興的。
那麼,選擇難題怎麼解決呢?
在我看來,首先需要的是勇氣。
因為選擇,意味着改變,而改變需要勇氣。
就像騎士,他選擇直面大怪龍,為的是卸下盔甲,走完真理之路,就需要勇氣。
青青和兒子需要的也是勇氣,敢於抉擇和取捨,這樣才能做出“更好”的選擇,因為在抉擇和取捨的過程中,他們會找到更適合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狀態。
其實,我們怎麼選擇,就決定了我們怎麼活着。
3.選擇,決定我們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心靈世界
武志紅老師説:“你的選擇,決定了你活在一個什麼樣的心靈世界。”
這説明,選擇是一個人的根本問題。
那麼,既然是根本問題,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除了勇氣,我們還要問問自己,是按照頭腦做選擇,還是按照感覺做選擇;是在小我(頭腦中的自我)框架內做選擇,還是順應更大的存在。
無論根據什麼選擇,都沒有對錯之分,只是我們要清楚自己該怎麼活着。
就像青青之所以離開可以免費吃住的地方,就是因為她不想過那樣的“田園”生活,哪怕委曲求全可以換來錢,但那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這裏有人可能會説,如果為了省錢,一定要住在那裏,那不就是被迫選擇了嗎?
其實,不是的。
因為當一個人的境遇發生變化,心境也會改變,要求自然不同。
當然,這裏要説一下,我們想要擁有自主的選擇權時,一定要從現實出發,也就是説,在接受現實的基礎上,做出自己的選擇。
後來,青青和我説,她知道可能自己有些矯情,但內心的感覺是無法違背的,所以回到市裏出租屋後,她就開始想着下一步該怎麼辦。
我説,你可能要做的是,在接受現實的基礎上,重新規劃生活,因為孩子生病這個現實,一定影響到你的“美好生活”,所以要重新平衡一下自己的期望,這樣才能做出符合自己心情的選擇。
她説,是的。
4.生命的意義在於選擇,因為選擇決定了你是誰
可能,青青的情況比較特殊,一個單親媽媽,孩子生重病,重拾生活信心不容易,但生活在繼續,他們要做的還是不斷做選擇,否則生命就沒有意義。
就像武老師説的:“生命的意義在於選擇,因為選擇決定了你是誰。”
首先,做選擇時,我們敢於直面真實的自己。
前面説了,我建議青青在接受現實的基礎上再做選擇,意思就是我們要接納真實的自己。青青的理想生活,可能還停留在孩子沒有生病前,但現狀已經改變,自己也不是原來的自己,需要認清,這時做的選擇就比較客觀、合理。
認識自己不容易,但當我們接納真實的自己時,就知道自己是有什麼缺點,進而不會做出超越自己能力的選擇。
從這個角度來説,直面真實的自己,就是為了做出那個“更好”的選擇。
其次,做選擇時,我們盡力跟着“感覺”走。
我們不要把跟着“感覺”走,簡單粗暴地理解為為所欲為,因為人有根本良知,能夠對善惡對錯等一切做出判斷。
這裏的“感覺”,我們可以理解為聽從自己的聲音,而非外界,特別是父母“為你好”的聲音。比如,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而非按照父母的喜歡來選擇工作;選擇自己喜歡的伴侶,而非一定按照父母或外界的標準來選擇和誰結婚。
當然,這也不是在刻意鼓勵他人離經叛道或標新立異,而是鼓勵我們要尊重自己的真實感覺。
再次,做選擇時,我們儘量讓自己活在更大的空間裏。
生命的意義在於選擇,這説明我們如何選擇和生命的意義密切相關。
那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呢?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在我看來,我們要把自己放在更大的空間上去理解自己生命的意義。
就像《盔甲騎士》中説到的那顆蘋果樹,我們可以像蘋果樹一樣活着,當好一棵樹,盡一棵樹該盡的本分,實現它的價值,造福於世人。
當有了這樣的生命意義後,我們的選擇意義就會大不同,因為我們會為這個意義去努力,去改變。
寫在最後:
生命的意義在於選擇。只有在自主選擇時,我們才深刻感知到,自己是真切存在着,自己的生命有着非凡的意義。如果我們虛度了時光,從未選擇過,虛無感會時刻來襲,那麼就不要再追問意義了。
那麼,你想好要怎麼活着了嗎?
我想每個人最好是這樣:我來過,我活過,我選擇過。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