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給孩子最貴的家產,不是房子、不是金錢,而是…… 精選
俗話説,言傳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父母什麼樣,孩子就會是什麼樣;家庭環境是好是壞,家庭風氣是優是劣,也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品性修養。
真正優秀的家庭教育,一定是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後的影響。
萬丈高樓始於基,父母給孩子最貴的家產,不是房子、不是金錢,而是家風。
家風是一個人和一家人成長的“地基”,也是對孩子來説受益一生的禮物。
01
善良的家風,定品性
老話説,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善良,是一個人、一個家、一個民族根植於心的東西。
王陽明的家訓《示憲兒》中也説: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兇類。
就是告訴後輩,做人最重要的是“心”,心好、品性好,比什麼都重要。
網上看到一則視頻。
爸爸開車帶孩子出去玩,在馬路口遇到一個騎着三輪車的老奶奶,三輪車上堆滿了各種廢品。
爸爸在車裏按了按喇叭,孩子看到急得快哭了,哽咽着對爸爸説:“別按喇叭,你知不知道她老了。”
孩子爸爸按喇叭本來是想把車裏的廢棄塑料瓶給奶奶,沒想到孩子誤會,生怕奶奶被喇叭聲催促騎得太快。
小小一幕,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點贊。
什麼是真正的善良?
不需要時刻提醒,而是在平凡生活的點滴裏,對世間人、世間事懷有天然的同理心,它的出發點是愛,是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而這種愛,需要父母、需要家庭來渲染。
正如這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一幕,孩子的品行裏藏着父母的教育,善良的孩子背後,是善良的父親。
善良,是中國人品性修養裏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素質。
它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是一盞根植於心的明燈,照亮孩子的路,也讓家庭的路越走越亮,越走越寬。
古語云:
“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以善傳家,福報在後頭。
02
正能量的家風, 定心態
當一個家充滿了温暖、積極與陽光,家人與家人之間相互輸出正能量、傳播正能量,累了能擁抱,錯了能改正,輸了有安慰,贏了有慶賀,這種環境孕育出的孩子一定樂觀自信,勇敢正直。
生活多磨難,家本該是港灣。可太多的家庭充滿了抱怨、爭吵、否定、批判,回家不是休息,是另一個戰場不息的戰鬥。
少説一些傷人的話,少做一些讓人失望的事,少挑剔、少指責,厭煩了就去改變,改變不了就接受。
以愛之名,好好説話,好好做事,好好生活,把那份心意原原本本地傳遞給後代,孩子也會接受到這份愛的能量,而不是被打壓得敏感脆弱,被否定得自卑怯懦。
正能量才能傳遞正能量,一個心態好的孩子,人生道路是坦蕩無畏的。
03
勤學的家風, 定習慣
前不久,一則“全家三代十二口都是碩博”的新聞登上了熱搜,這高學歷,簡直妥妥的學霸家族,讓人豔羨不已。
記者採訪時,張女士謙虛又淡定,“我們都是普通人,主要都是依靠個人努力和堅持。”
有網友感嘆,這是良性循環的完美演示。
是啊,這才是書香門第的最好詮釋,也是金錢、權力絕對買不來的優秀家風。
説起學霸家族,不能不提到錢氏家族,比如著名作家錢鍾書,父親錢基博就是中國近現代的大儒,錢鍾書能成一代大家,離不開父親的影響。
小時候錢鍾書每讀一本書,上面都有父親密密麻麻的註解,父親的閲讀習慣潛移默化間傳遞給了錢鍾書。
再比如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他曾説,我的第一位老師是父親。
錢氏家訓,赫赫有名:
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必謀之;利在一時不謀也,利在萬世必謀之;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不可有愧於聖賢;子孫雖愚,詩書必讀,勤儉為本,忠厚傳家,乃能長久。
一個重視教育的家庭,品德修養不會差、學問禮儀也必不會差。
這樣的家風,才能真正從根源處讓孩子愛上學習、重視知識與教育。而不是在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壓迫下假裝着上學、考試,到頭來,什麼都沒學會,還染上了一身壞習慣。
當家庭中的所有人,尤其是父母,都是勤學好問之人,孩子也會學着父母讀書鑽研的習慣去獲取他需要、想要的知識。
越小傳遞給孩子這樣的習慣,孩子越是能在長大之後受益。
要想後輩出色,長輩先要以身作則,把自己修煉成榜樣,家風才會因此形成。
對每一個孩子來説,原生家庭的影響都是深遠的。
良好的家風,對孩子的品性道德、心態修煉、習慣養成都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才是家庭真正的不動產,也是時間也無法抹滅的最大功臣。
責任編輯 | 杜潤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