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你的孩子,家長要警惕,別再引以為傲了
文/蕾媽育兒經
“講文明,懂禮貌”一直是我們在宣揚的傳統美德。特別是禮貌問題,家長一般都會看得非常重。如果説,平時孩子有不打招呼或者是不講禮貌的情況出現的話,有很多家長就會批評孩子,讓孩子禮貌一些。
這種做法聽起來一點兒問題都沒有,但是,有一些“中國式禮貌”確並不能給孩子帶來好的影響,反而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傷害,是不值得推崇的一些禮貌行為。
小曼平時在家中是一個“乖乖女”,不僅學習特別出色,而且還會很多特長。別看她小學還沒有畢業,但是游泳、鋼琴、聲樂、舞蹈、美術她樣樣精通。
也正是因為小曼非常優秀,所以,在小曼父母的心中,女兒是最最出色的。不管走到哪裏,他們都想要讓女兒給別人展示一番自己的特長。
但小曼對於這些場合總是非常不適應。特別是當爸媽帶着自己去見很多陌生人的時候,小曼就更是不知所措了。
這天,小曼的父母又帶着小曼去參加一個聚會。在聚會上,小曼的父母又開始和大家吹噓自己的女兒有多優秀。説着説着,就讓小曼來給大家跳一段舞蹈。
小曼聽後,嚇得趕緊躲到了父母的身後。這讓小曼的父母感到格外丟臉,於是他們就開始批評女兒沒有禮貌,做得不對。這讓小曼很長一段時間都悶悶不樂,她非常受打擊,也開始疏遠父母了。
其實這種情況在我們生活中還是非常常見的,不僅是小曼的父母會喜歡這樣做,還有很多家長也很願意這樣做。而這種做法,其實就是一種非常典型的“中國式禮貌”。這種禮貌行為,其實正在毀掉你的孩子,可有的家長卻毫無意識,依然引以為傲。
1. 逼迫孩子展示自己
每到聚會或者是逢年過節的時候,大家在一起聊天的場合就很容易成為一個展示台。有很多家長都會為了面子去逼迫自己的孩子展示自己,給自己長臉爭光。如果孩子稍有反抗,家長就會像事件裏那樣,批評孩子不懂禮貌。
2. 見人必打招呼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家長常常會在外面逼着自己的孩子和與孩子不是很熟的人打招呼。這對於一些內向的孩子來説,簡直就是災難。可是當家長看到孩子不説話的時候,就會開始批評自己的孩子不懂禮貌。
3. 大的要讓着小的
這可以説是一個最讓孩子們感到委屈的情況了。相信大家一定都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吧,而這個故事中的孔融是主動並且很願意把梨讓給其他人的。但是,現在這卻成為了一種“必須”。很多家長都會不管孩子想不想讓,都要逼着孩子去讓,只因為自己的孩子年齡稍微大一點。
4. 面對稱讚,不自謙就是驕傲
還有一種“中國式禮貌”,就是面對稱讚的時候,一定要自謙,一定要裝模作樣説幾句不是才痛快,否則,就是驕傲。比方説孩子被鄰居稱讚優秀的時候,只有回答自己不優秀彷彿才是正確答案,如果認同了鄰居的説法,就是驕傲。
1. 讓孩子恐懼社交
家長的這種中國式禮貌,首先就會讓孩子對社交產生嚴重的恐懼心理。你越是逼迫孩子展示自己,逼迫孩子和人打招呼,孩子就越害怕。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每次都迫於父母的壓力才去打招呼,最後她患上了很嚴重的社交恐懼症。
2. 讓孩子越來越壓抑
家長的這些做法,還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壓抑。因為這幾種“中國式禮貌”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強迫。沒有一條是可以讓孩子表達內心所想,尊重孩子的想法的。這樣下去,孩子必然會越來越壓抑。
3. 讓孩子變得自卑
家長的這些做法,還會讓孩子對自己產生懷疑,模糊孩子對自己的認知,變得越來越自卑,越來越內向、敏感。
你平時會讓孩子做這些事兒嗎?你都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歡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言評論。
育兒小貼士:
懂禮貌,確實是一種美德。但是如果是像上述的這幾種情況的禮貌的話,那就不見得是美德了。如果家長總是這樣做的話,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十分不利。到最後孩子很可能不僅沒有變得越來越懂禮貌,還出現了心理問題,家長不該再沾沾自喜了,應該及時意識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