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哭泣是孩子唯一能和父母溝通的方式,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會哭,當自己餓了會哭,當自己受委屈了也會哭,基本所有的孩子都是用這樣的方式,來讓父母來滿足自己的需求,這樣的哭聲簡直就是全家人的噩夢。
但是這樣的哭聲在孩子3歲之前是非常正常的,這個時候孩子的需求基本上都是合理的,但是等到3歲之後,孩子就能從父母的態度中,察覺哭泣能幫自己解決很多事情,所以這個時候,父母的態度就非常重要了。
當孩子哭鬧時,家長都會有什麼樣的態度?第一種父母:試圖和孩子講理
有些父母的性格會非常的温和,發現孩子因為不聽話而哭鬧的時候,會很喜歡用講道理的方式來制止孩子,試圖讓孩子明白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很快父母就會發現,這樣的教育方式根本是行不通的。
不僅是孩子聽不進去,甚至是看着父母的脾氣温和,更加的有恃無恐的哭鬧,試圖讓父母妥協,從而滿足自己的需求,對孩子的教育也是非常不好的。
第二種父母:用強權壓制孩子
其實這樣的父母就非常好理解了,當發現孩子怎麼説都不聽的時候,家長不得不使用威脅的方式來恐嚇孩子,或者是發脾氣來嚇唬孩子,試圖讓孩子能夠停止哭鬧,其實這樣只會造成兩個局面。
一個是孩子因為父母的恐嚇,停止哭鬧,但是慢慢的孩子會開始就懼怕面對衝突,面對問題,對孩子的性格發育是非常不好的。
另一個就是孩子因為父母發脾氣,激發了更大的情緒,讓孩子鬧的更兇,但是這樣的方式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肆無忌憚,甚至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對於孩子的情緒發展有不好的影響。
第三種父母:迴避孩子的問題
很多家長聽不了孩子的哭聲,或者是不願意和孩子發生直接的衝突,就會用一些方式類誘哄孩子,例如“不哭就給你買好吃的”、“不哭就帶你去遊樂園玩”等等,這樣雖然暫時能讓孩子停止哭鬧,但是也讓孩子明白“哭鬧是有用的”
而對於這樣的現象,李玫瑾教授曾經就提出過:當父母發現孩子用“哭鬧”威脅你的時候,請做到這“3不要”。
面對孩子的哭鬧,請做到“3不要”其實孩子是非常聰明的,從小就能觀察父母的各種行為和反應,當孩子發現自己的哭鬧,能讓父母滿足自己的要求時,就會開始不斷用這樣的方式試探,為的就是讓父母滿足自己的需求,但是長此以往,甚至會習慣性的威脅父母,而李玫瑾教授則為家長們提出了這樣的方法。
首先,不要打罵孩子,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強,當孩子哭鬧時,父母通過“打罵”的方式讓孩子停止哭鬧,不僅會給孩子留下不文明的印象,還有可能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其次,不要對孩子説教,當孩子哭鬧時,情緒是非常高漲的,父母講任何道理,孩子都是聽不進去的,甚至會認為父母脾氣好而變本加厲。
最後,不要忽視孩子,當孩子哭鬧時,孩子雖然在威脅父母,但是對父母還是充滿信任的,但父母如果在這個時候走開,就會影響孩子心裏的安全感,這個時候他如果鬧,你就看着她鬧,直到他的情緒平復下來,就能明白哭鬧是沒有用的
寄語: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如果能給予孩子良好的教育,等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中,父母的教育也會變得更加容易,也會有利於父母和孩子的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