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會走路是成長必須經歷的過程,家長可以適當進行引導,但最好不要過度干預。
執筆:張蒙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有些新手爸媽在育兒方面總會存在一些盲區,特別是生活中很容易被忽略的小細節,稍不注意就可能給孩子的生長髮育埋下安全隱患,雖然娃當時可能沒有很明顯的反應,但時間一久,就容易釀成大禍。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一、使用學步車
很多家長在孩子學走路之前都會購買寶寶學步車,用來幫助娃學習走路,又能解放自己的雙手,簡直兩全其美,但國內外把這一廣受歡迎的嬰兒用品早已拉入“黑名單”,並不建議各位寶媽們給孩子使用。
早在二十年前,我國《兒童跌倒干預指南》中已經明確表示,學步車是導致兒童跌倒和骨折等意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國外有些國家早已明文規定,不許進口和宣傳任何學步車。
如果孩子使用學步車太早而且過於頻繁,會造成以下危害:
1、影響下肢發育
孩子太小,四肢骨骼尚未發育完全,含鈣量遠不如成年人,所以不管是胳膊還是腿部的骨質都比較軟,而且容易變形,四肢肌肉力量也處於十分無力的狀態,如果此時使用學步車,下肢無法支撐身體的全部重量,很有可能影響腿部的正常發育。
不僅會出現O型腿或羅圈腿,情況嚴重的話還會造成腳部變形甚至畸形,而且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意外的可能性非常大,很容易出現磕碰摔跤等現象,危害孩子健康。
2、影響大腦發育
通過學步車來學走路,會阻斷孩子大腦與身體之間的緊密聯繫,影響他們自主學習走路的能力,更有數據表示,自己學習走路的孩子要比使用學步車早兩個月學會走路,這也是因為學步車影響大腦運動發育造成的。
研究表明,通過學步車學習走路的孩子,比自己學習走路的孩子,學會走路要晚兩個月。這主要是因為使用學步車會切斷大腦和身體的聯繫,影響自主學習。
二、過早把尿
有的父母和老人擔心孩子小,上廁所不方便,穿紙尿褲又難得換,還有可能會悶出紅屁屁,所以經常習慣性地給孩子把尿。
但這種行為也遭到了兒科醫生的反對,他們認為嬰兒太小,骨骼和脊柱並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如果把尿的動作過於劇烈,很有可能會引起小寶寶的脊柱發生彎曲或者變形,並且影響孩子的髖部,造成尿頻等問題。
那麼,有的家長肯定會問,不使用學步車,孩子怎麼學走路呢?不給孩子把屎把尿,怎麼幫助他們戒除紙尿褲呢?以下幾種方法,希望可以給新手爸媽們提供幫助。
孩子學會走路是成長必須經歷的過程,家長可以適當進行引導,但最好不要過度干預,以免擾亂寶寶的正常發育。
1、先學會爬
孩子要想學會走路,肯定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等到腿部骨骼生長和肌肉發育達到一定程度,要想走路就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了,寶媽應該先讓寶寶多多練習爬行,鍛鍊腿部肌肉,並且增強身體四肢的靈活度,能幫助他們更快學會行走。
2、適當放手
走路畢竟是需要孩子自己一個人獨立去完成的,家長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做好防護,保障孩子的安全,適當學會放手,讓他們自己練習。
3、扶走練習
在孩子還走不穩的時候,家長可以對他們進行扶走練習,藉助牆壁、傢俱或者父母的雙手來完成行走,這樣也能幫助他們走得更穩、更快。
4、多嘗試自主行走
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多嘗試自主行走,讓他們慢慢習慣一個人獨立完成走路,摸索出行走的規律和方法,有利於儘早學會走。
當孩子逐漸長大,家長就要讓他們學着自己上廁所,一般是等娃可以自主控制尿意後,父母就要開始幫助他們戒掉紙尿褲,進行如廁練習,具體方法如下:
1、準備好如廁工具
家長可以給寶寶買一個兒童專用坐便器,並且經常給他們做示範引導,讓孩子嘗試着模仿使用,時間一久,娃就會慢慢形成自主如廁的意識了。
2、養成如廁習慣
在孩子出現想要大小便的表情或行為時,家長就應該立刻有所反應,及時帶寶寶去廁所裏去上小馬桶,讓他們養成一想如廁就去找廁所和馬桶的習慣。
3、通過繪本引導
小孩子都比較喜歡看故事繪本,家長不妨給他們讀一下關於如廁、大小便方面的繪本,用故事的方式引導孩子接受如廁。
4、逐步脱離
徹底給孩子戒除紙尿褲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不能操之過急,急於求成,可以先從白天減少使用紙尿褲的次數,再過渡到晚上,直到完全戒掉。
tips:①孩子白天多補水,睡前少喝水並上好廁所,減少晚上起夜次數;
②戒除紙尿褲初期,記好寶寶尿牀的時間,提前叫醒娃去上廁所;
③多準備隔尿墊和換洗衣褲以備不時之需。
總之,養娃不易,新手爸媽們應該多多看書學習,增長一些科學育兒的知識,避免使用不當方式給孩子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