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家裏窮,省着花”,孩子被父母這樣教育,長大會很自卑

由 聊素麗 發佈於 健康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方法和技巧的,教育孩子也一樣,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很多父母,對孩子言傳身教的錯誤做法,真的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有些孩子,從小到大,被動去接受父母灌輸的一種思想,就是咱們家裏窮,出門在外要省着花,別亂惹事,父母賺兩個錢不容易,有些東西太貴就不要買了,多看看有沒有便宜的,二手的。

客觀來講,父母告訴孩子家裏實際情況,讓孩子不鋪張浪費,學會“節儉”是一件好事。

可正在發展階段的孩子,認知跟心智都沒有父母那麼成熟,當父母不斷重複告訴孩子:“家裏窮,省着花”,就等於在孩子的心裏,埋下了一顆“自卑的種子”。

隨着孩子的年齡增長,自卑的種子逐漸生根發芽並開花,由此導致孩子在長大後,變得很自卑,潛意識裏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那麼,孩子在長大後,有可能會出現這幾種表現:

有些父母會説,我告訴孩子省着花錯了嗎?家裏窮也是事實,哪裏教育錯了?

可孩子長大後的種種表現,就告訴父母,你做錯了,我今天之所以會變成這樣,跟你的“哭窮式教育”離不開關係。


哭窮式教育

傳統意義上,勤儉節約是美德,值得被傳承,可很多父母都沒有正確的教導孩子如何勤儉節約,只會給孩子哭窮,孩子在哭窮父母的薰陶下,慢慢被毀掉。

要知道,真正的教育,不是哭窮,窮也不是孩子的缺點,只是當下的絆腳石。

這塊絆腳石,是可以通過後期努力而繞過去的,我們不能因為窮,就被絆倒爬不起來了。放眼過去,大多都是窮人,窮人努力奮鬥,才逐漸變富。

也就是説,貧窮和富貴都是有時態的,分為:

孩子可能過去和現在處於貧窮階段,但未來是有變數的,關鍵就看孩子能否接納真實的自我,然後再發揮後天習得的本領,跳出貧窮的圈子。

如果父母總是給孩子哭窮,告訴孩子,我們家就這樣,你也沒什麼本事,將來還是窮,無異於是在壓制孩子,這樣的父母,永遠教育不出有格局,層次高的孩子。

父母想要讓孩子健康發展,不是給孩子哭窮,而是去培養孩子正確的三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當然,這個也是有前提的。

前提是父母的三觀是正確的,父母三觀不正,扭曲,孩子自然也會偏離。


窮,是無解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裏,有句經典台詞,叫“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

仔細想想,每個人的出生都是無法選擇的,在什麼的樣原生家庭下長大,將來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而且,每個人都有可能活成父母的縮影。

所以,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