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癌”字三個口,在這個談癌色變的年代,大家都對被打上“致癌”標籤的食物,尤其是一級致癌物,誠惶誠恐。
所謂一級致癌物,相信我們的讀者並不陌生。
簡單來説,世界衞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致癌物從高到低分為四級。其中,一級致癌物對人類確定致癌。
而最讓人恐慌的是,這些一級致癌物中,很多在餐桌上極為常見!
因此,對於這入口的東西,大家再小心也不為過!今天,小編就幫大家把這些餐桌上的“致癌兇手”揪出來!
1. 加工肉製品
代表食物:培根、火腿、熱狗、臘肉、燻肉、醃牛肉、肉乾以及肉罐頭、肉醬等。
這些加工肉製品有個共同特點,就是都需要亞硝酸鹽或硝酸鹽(通常用的是亞硝酸鈉或硝酸鈉)進行醃漬。
大家買肉製品時可以看看食品標籤,就會發現配料表中一般都會有“亞硝酸鈉”幾個字。
亞硝酸鹽是國家允許使用的一種食品添加劑。除了使肉看起來粉粉嫩嫩的,它還有防腐抑菌的作用,尤其是對抑制肉毒梭菌貢獻卓著,目前還沒有其他物質能替代它。
亞硝酸鹽本身不致癌,卻是一種潛在的致癌物。當它與肉類蛋白質反應後,會生成亞硝基化合物,這是致癌物質。
總的來説,加工肉製品本身營養乏善可陳,建議最好還是少吃。當然偶爾吃一兩次加工肉,也無需太過驚慌。
2. 醃製類食物
代表食物:鹹魚、魷魚絲、海米、蝦皮、鹹菜、酸菜、泡菜等。
這些食物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像是鹹魚、海米等這類海產品(或水產品),蛋白質豐富,且本身含有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可以和蛋白質分解物結合產生一級致癌物——亞硝胺類物質。
尤其是腥味明顯(腥味越大意味着蛋白質分解越多)的海產乾貨,其中隱藏的致癌物可能更多。
所以,建議大家買水產乾貨時,要選擇腥味小、儲存乾燥、存放時間短的,且買回家後需放在低温環境密封儲存,儘早吃掉。
至於鹹菜等醃製小菜,其問題主要在於:蔬菜中原本就含有硝酸鹽,醃製時可能會被還原成亞硝酸鹽。
一般來説,蔬菜品種不同,產生亞硝酸鹽的量也有高低。比如,白菜等葉菜類蔬菜中的硝酸鹽含量,要高於蘿蔔等根莖類蔬菜。
不過,泡菜、酸菜的醃製方法屬於發酵,理論上是不會出現亞硝酸鹽的。但由於自己家裏製作時難免混入雜菌,這也可能會產生亞硝酸鹽。
當然,這些成分要達到致癌的量,必須大量地、長期地、反覆地吃,普通人的飲食是達不到這個量的。
不過,仍建議大家少吃這些醃製食物,畢竟它們不但含鹽量高,而且在發酵過程中易產生黴菌和亞硝酸鹽。
如果非要吃的話,建議大家吃的時候多喝點水、多吃點蔬菜。因為水和蔬果可以稀釋鹽的濃度、促進腸道蠕動,儘快將它們排出去。
3. 燒烤食物
代表食物:烤魚、烤肉、烤腸等。
常有人説:你擼的是串,吃進去的是癌,燒烤背後連着的,可是一級致癌物——苯並芘。
確實,燒烤時,木炭燃料含有的苯並芘,可伴隨煙霧污染食物;食物油脂滴落到火中,產生的煙也可將苯並芘附着到食物表面;而食物中的脂肪因高温裂解產生的大量自由基,通過熱聚合反應,也能生成苯並芘。
同樣,在製作燻魚燻肉時,也有這種隱患。
所以,燒烤、熏製的食物建議少吃。另外,燒烤時,建議別把食物與炭火靠太近。把食物用錫箔紙包起來,燒焦的部分不吃,或改用電爐烤,能健康一點。
4. 黴變食物
代表食物:黴變的玉米、花生、米、豆類;保存不當的豆腐乳、豆瓣醬;質量不過關的花生油等。
各種糧食、豆類,特別是玉米和花生受潮黴變後,會產生黃麴黴素。它是一種有很強致癌作用的毒素,與肝癌發病密切相關。
當然,應該沒有人會眼見玉米、花生髮黴了,還照吃不誤啦!不過,大家要警惕市面上的一些違法生產的花生油等。
例如,某些廠家或小作坊生產工藝落後、廠房衞生條件差,因此原料容易發生黴變,這樣生產出來的花生油質量不合格,甚至可能含有黃麴黴素。
此外,一些豆製品(如豆瓣醬、豆腐乳)如果保存不當,也可能會產生黃麴黴素。
黃麴黴素不但毒性強,經過蒸煮甚至油炸也不會被破壞,一旦食用,輕則致病,加速衰老,重則致癌,因此提醒大家:
>黴變花生、玉米(表現為顏色變黑或有異味等)堅決不要食用;
>選購豆腐乳、豆瓣醬時,如果發現包裝破損、瓶蓋浮起,千萬不要購買;即使買的合格產品,也要按要求儲存,在保質期內食用完,避免黴變;
>選購食用花生油時,儘量到信譽度高的超市、商場,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品牌,認準包裝上的“質量安全”“QS”標誌。
>5. 煎炸食物
代表食物:炸油條、油煎餅、炸臭豆腐、豬油渣等。
肉類、脂肪在高温油炸的過程中也會產生致癌物質——苯並芘,而且煎炸越久,苯並芘的含量越高。
尤其是街邊的小攤檔,經常會重複使用食用油來煎炸食品,這樣高温下產生的致癌物質含量更高。
建議:
儘量少食用煎炸食物,少光顧街邊攤檔。
在家中煎炸食物時,應儘量縮短煎炸時間,不要炸得過焦,煎炸用油也不要反覆使用。
6. 高度酒和含酒精飲料
酒的主要成分酒精(即乙醇),以及其在體內的中間代謝產物乙醛,都是妥妥的致癌物。
長期大量飲用高度酒和含酒精飲料,容易增加各種消化道癌的發病風險,如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胃癌等,其中最突出的是食管癌。
通常來説,不建議喝高度酒和含酒精飲料。非要喝的話要注意:
>喝酒要適度。啤酒每天不超過300毫升;紅酒每天不超過150毫升;白酒每天不超1兩。
>酒的質量也得注意,要戒酸、戒濁、戒生。
>另外,像是檳榔、蕨菜、滾湯、熱茶,以及某些存放不當的隔夜菜等,也是餐桌上極為常見的“致癌殺手”。
當然,癌症並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也非單純吃喝出來的。以上食物,除了黴變食物外,其它的偶爾嘗一嘗,還不至於就被癌症盯上,但一定要注意食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