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幾年級開始做筆記,決定了孩子未來的語文成績

孩子幾年級開始做筆記?

是老師決定的?

還是家長決定的?

又或者是孩子自己決定的?

孩子怎麼做筆記?

是老師要求的?

還是家長要求的?

有或者是孩子自己要求的?

孩子能夠自覺自律的,

在10歲之前是極其少見的,

當然也不能指望説孩子10歲以後他就自覺自律了,

只是説10歲以後,

孩子的自主性會有比較大的提升,

更加有主見,也就説懂事的會更懂事,

不過有些與自己觀點相悖的事情,

他可能就不再唯命是從了。

然而學習這件事情打好基礎是很關鍵的,

要是基礎打不好,

後面就算醒悟了,要想迎頭追趕也可能很難趕上的,

黑馬只能出現在中等偏上的學生中。

下面我們言歸正傳,説説孩子做筆記的問題。

第一,做筆記的必要性

有人説,孩子讀一年級,年紀太小了,會寫的字太少了,不能要求他們做筆記:

孩子讀幾年級開始做筆記,決定了孩子未來的語文成績

有人説,孩子上課不做筆記,那還叫聽講?

孩子讀幾年級開始做筆記,決定了孩子未來的語文成績

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道理自在人心。

作為一名老師來説,要求學生做筆記的前提是自己已經做好了筆記。

孩子讀幾年級開始做筆記,決定了孩子未來的語文成績

做筆記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可以進行知識點的補充,

另一方面可以跟進學生的學習狀態。

如果一位同學的書本一字沒寫,淨是亂塗亂畫,

那麼他的上課狀態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筆記的整理

當家長髮現孩子的筆記上錯字連篇,內容短缺,字跡潦草,

你認為是該放任自流,還是協助補充呢?

很多低年級小朋友筆記之所以不完整是因為識字量太少,

導致寫字速度慢,錯別字多。

那麼識字量太少屬於歷史遺留問題,短期內是沒有辦法解決的,

因此,建議老師有要求做筆記的,

家長要協助孩子把筆記做一下整理,

改正筆記中的錯誤,補充筆記中欠缺的內容。

第三,筆記的運用

如果記了筆記從來沒用上,那想來不記也罷。

當孩子在練習上遇到不會的題目,

讓孩子翻開課本和筆記找一找,

相信很快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如果筆記上的也沒有,

如果這個知識點老師也沒有講過,

那麼是不是該把這個知識點補充到筆記中呢?

第四,學習習慣的養成

孩子的學習成績怎麼樣?

是上課聽講決定的?

還是課後輔導決定的?

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

上課總是走神,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

一二年級可能看不出問題,

那麼到了更高年級呢?

有人説,能夠用腦子記的東西就不用動筆,

但是到了高年級,

你就會發現上課全聽懂了,

下課做題全做錯了。

完全沒有筆記的,

輔導起來老費勁了,

為什麼?

聽的時候確實記住了,

短時記憶沒有轉化成長時記憶,

一下課老師講的知識全都忘記了。

我始終相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學習習慣的養成從做筆記開始。

總而言之,做筆記的習慣越早養成越好,

語文要靠積累,要靠平時多讀、多背、多寫、多練,

今天,請家長翻開孩子的筆記看一看,

看看孩子在課堂上是怎麼學習的。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