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媽説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據調查,近10年來,中國的離婚率連續上升,從2003年開始,我國離婚率已經保持了連續15年的上漲,而在2019年,中國的離婚率最高可達63%,位居世界第一。
伴隨着離婚率的不斷上漲,擺在許多離異家庭面前的問題就是,怎麼能讓自己的孩子面對原生家庭破滅的事實。
中國傳統的家庭理念主張家庭的完整性,雖然家庭已經因為經營不善走到了崩潰的邊緣,但是每一位父母都不約而同地想減少因為原生家庭的破壞,對孩子成長經歷產生的影響。
傳統的觀念認為,家庭的分崩離析可能會在很大的程度上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生活中有很多家庭,即使夫妻雙方之間已經沒有感情,甚至採取暴力手段,也會按捺自己的情緒,儘量避免離婚。
用他們的話説就是:“為了孩子着想”“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可是看似為了孩子好的舉動是不是真的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看似完整的湊活過的家庭形式又是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家庭?
“你趕緊長大,這樣我們就可以離婚了”
同事曉玲的爸爸媽媽去年離婚了。她告訴我,這可能是她遲到了十五年的願望。
她説,她父母在她十歲的時候就天天吵架,動手也是常有的事,兩個人一吵完架,媽媽就回屋收拾東西,爸爸就鑽到廚房喝酒,等到喝到醉醺醺的就跑到曉玲身邊説:“你趕緊長大,這樣我們就可以離婚了”。
這讓曉玲無數次覺得自己才是導致父母婚姻破裂的原罪。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家Hetherington博士曾經對於2500名離婚子女進行調查後得出結論:
對於某些子女而言,與其讓他們留在父母經常衝突,充滿了火藥味的家,還不如讓他們在單親的愛中成長。心理發展的會更健全。
那些“為了孩子着想”的父母,明面上為孩子打造了一所完整的家,但是仔細看不難發現,這所房子無處不在的是“湊活”的影子。
天生敏感的孩子又怎麼會看不出來家和房子的不同?
貌合神離的家庭形式其實比充滿愛的分開給孩子的傷害更大。
毀掉孩子的不是形式的破壞,而是家庭功能的喪失
許多人都把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存在的性格缺陷問題歸咎到孩子父母離婚的問題上,這也導致許多父母在離婚時都會因為擔心孩子出現問題而湊合維持。
心理學家Rubenstein.C調查發現:
父母離異不是導致孩子性格缺陷的主要問題,最根本原因是孩子沒有從父母那裏獲得足夠多的關心和關注。
離婚不是問題;
單親不是問題;
實際上,失去了最基本的功能愛之後的家庭,有沒有完整的家庭形式其實是一樣的。
不管什麼樣子的家庭,父母都應該明白自己的家庭功能,給予自己的孩子足夠多的愛,而不是將孩子看作自己的累贅或者是完全做甩手掌櫃。
完整隻是家庭形式,家庭功能才是重點
兩個早已經失去感情基礎的兩個人與其在孩子面前帶着面具機械地生活,維護着形式上的家庭完整性。兩個人倒不如大大方方地將這件事説出來,教給孩子自己選擇。
對於孩子來説,需要的完整家庭,不是簡單的一家三口在一起生活,而是指爸爸媽媽在自己扮演的家庭功能上表達關心,讓孩子感覺到温暖和愛。這才是面臨父母離異的孩子真正需要的內容。
家庭功能是什麼
家庭功能是指家庭在個人生活發展中起到的作用,包括生活,學習,情感交流等方面,情感交流是家庭功能最重要的環節。
因為即使婚姻關係結束了,對孩子的愛不會改變。
李亞鵬和王菲明白,家庭功能遠比家庭形式更加重要。
他們的女兒李嫣從小就患有先天性唇裂,李亞鵬在離婚後常常推掉工作去陪着女兒,希望自己的女兒能成為一個自信,有才,不害怕失敗的人。
王菲也在忙碌的工作間隙去學校接女兒放學,每次見面的第一句“暗號”就是逃課成功。
李亞鵬和王菲雖然已經在生活上分開,但是李嫣的存在卻使他們更像是親人。在孩子的教育中,兩個人都在努力地發揮着自己應該發揮着的家庭功能。
現在的李嫣樂觀自信,和姐姐竇靖童一樣的積極向上,完全沒有人能想象這個女孩的小時候會經歷生理上和家庭的不幸。
心理學家林穎就曾經就“離婚對孩子傷害大還是貌合神離的家庭對孩子的傷害大?”表達過自己的看法。
她認為:家庭對孩子的意義不在於形式上的完整,而在於父親母親各自的功能是否安好。
李嫣現在的自信,正是當初李亞鵬和王菲重視家庭功能而不是家庭形式的結果。
父母應該如何讓孩子在家庭功能正常的家庭環境中生長
孩子是否幸福其實和家庭形式是不是完整其實是並沒有特別明顯的關係,孩子不能作為維持婚姻和家庭的籌碼。真正對孩子造成傷害的其實不是單親,而是缺愛的家庭。
當家庭關係出現裂痕的時候,父母之間如何進行溝通以保證孩子能夠在家庭功能完整的環境下生活才是問題的關鍵。
1)相互磨合,離婚不應該是衝動的結果
兩個不同個體的人在一起難免會出現摩擦和分歧,這時候的雙方應該相互磨合,在感情的基礎上,彼此嘗試着理解對方的難處。
合理的讓步其實有時候更有利於家庭的和諧,離婚不是夫妻雙方彼此攻訐的“尚方寶劍”,應該冷靜思考,在有感情的時候應該相互理解。
2)如果沒有了感情基礎,不應該為了孩子委屈自己,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如果兩個人在一起已經失去了感情基礎,即使是有孩子也不應該為了孩子勉強自己。
這不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孩子需要的是爸爸媽媽這個角色,而不是一回到家兩個人吵不完的架。
與其維持着“虛假”的完整,不如和孩子提前交流溝通好,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同樣的愛。儘量避免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傷害。
3)即使分開也應該關注孩子的成長
離異的父母即使分開生活也應該牢記自己應該扮演的角色和家庭功能,積極地保持和孩子的之間的交流溝通,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雖然沒有證據證明離婚會對孩子造成傷害,但是父母離異的孩子內心敏感,這個時候父母的家庭功能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愛和關心保護下的孩子有自由而健康的人格,即使是在單親家庭也會幸福地成長。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