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和幼兒園老師考慮問題的角度有天壤之別。
上幼兒園對於3歲的孩子來説,絕對是人生初體驗,第一次真正額意義上的離開父母,第一次走到需要社交的外面世界。對他們來説,考驗重重。
因此,他們會出現入園焦慮。每次看着孩子撕心裂肺地哭的時候,家長心裏更是難過。並且,有時候卻是家長更捨不得孩子。
入園之後,家長和老師矛盾層出不窮
家長希望老師的眼裏只有自己的孩子
當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家長會像丟了魂一樣,腦子裏都是孩子的身影,孩子現在在幹什麼呢?孩子今天吃的什麼?老師有沒有關心孩子呢?
要是能夠實時監控孩子的話,家長們就會優先選擇這個幼兒園。但是和老師的矛盾,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發生的。
一旦在視頻中看到孩子受到委屈,或是被冷落了,家長會在第一時間轟炸老師,質問老師。就算是懂得老師分身乏術的道理,但就是懷着莫須有的期待。
孩子不是天生的社交小能手
孩子上幼兒園的過程,就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比如社交能力、如廁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獨立睡覺能力……
在孩子真正掌握這些能力之前,孩子受到委屈是一件再正常不過事情了!畢竟孩子不是天生的社交小能手,逆商也是需要時間成長的。
但是,大多數家長根本不會放心讓孩子獨自成長,就會把他們過度保護起來,等到上了幼兒園自己保護不到的時候,就希望老師擔任起保護孩子的重任。
老師自然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就算是看到了問題所在,也要給予孩子們充分的時間獨自成長,這也是很多家長做不到的地方。
“為啥不給孩子提褲子”?家長公然在羣裏質疑,結局啪啪打臉
一位家長在幼兒園班級羣中和老師開起了辯論賽,起因就是孩子回家和媽媽告狀,自己的老師不給自己提褲子。這位媽媽關注的重點就不是褲子有沒有被提上,而是老師拒絕了孩子。
隨後,媽媽馬上在班級羣裏質問老師,口氣非常強硬,與其説是尋求老師的解釋,不如説是在興師問罪。
老師察覺到了家長的咄咄逼人,就想着不要把事情鬧大,想要和家長私下解決,但沒想到這個家長不依不饒,非常分出個勝負才行。
所以老師就不得不將問題開誠佈公在班級羣當中。這個家長看到老師的解釋一定覺得非常尷尬吧!畢竟她的本意是想向老師施壓,但沒想到被老師反將一軍。
看了老師的解釋,其他家長也都能夠明白這件事情孰對孰錯了,錯誤方自然就是學生家長無中生有,大家都給老師豎起了大拇指。
5歲的孩子不會提褲子,這是多大的笑話呀!
這個被老師拒絕的孩子已經5歲了,按照幼兒的動作能力發展規律,提褲子這類大動作早在3歲左右既可以完美完成了,顯然這個孩子被遠遠落下了。
就算是再無知的家長,也應該能夠察覺到孩子的肢體發展有些遲緩了。遇到這種情況時,不趕緊幫助孩子學習,還在等什麼?
想必問題就出在這個家長的教育理念上面了!難道是這個家長沒有參與孩子的成長,就連孩子5歲了不會提褲子都不知道嗎?
家長的過分溺愛,成為孩子成長最大的阻礙
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不能排除這個孩子在家裏別家長過度溺愛的可能,就像是提褲子這樣的小事,家長都捨不得孩子自己完成,到底是愛孩子還是害孩子呀!
再加上當孩子向家長告狀的時候,家長第一反應是認同孩子的做法,覺得孩子讓老師給自己提褲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不也揭露了家長不尊重老師的態度了嗎?
最後,家長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態度極其惡劣,最終目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為了讓老師難堪,豈不是給孩子做了反面的表率嗎?
今日話題:
你怎麼看待這個家長?你覺得老師如此處理妥當嗎?歡迎和我們一起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