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看!孩子的智商真靠爸媽遺傳嗎?答案是……

俗話説:“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當家長自己不是學霸時,有一個學渣娃也不足為奇。然而,我們還是經常能夠看到,即使是一些學霸家長也在吐槽自己孩子是個學渣。

前不久,一名北大副教授輔導女兒作業登上熱搜,連連吐槽説,他和他老婆都是北大畢業的,所以倆人的智商都低不了吧?我現在輔導我女兒,那真是……她比我們小時候,差太遠了!

科幻文學作家郝景芳也發出了類似的擔憂:我和老公清北畢業,我能接受自己的孩子讀三流學校嗎?

這讓我們不禁疑惑,為什麼學霸家長也會有學渣娃?其實心理學家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探索這個問題了。

01

智力的遺傳並不是百分百的

我們都知道,學習和智力有着很大的關係,很多學霸從小就很聰明,例如上文説到的北大副教授就是從小就被稱為神童的學霸。而智力作為人類的一種能力,和長相和身高類似,跟遺傳有着很大的關係,就像籃球運動員姚明有着2.26米的身高,他的女兒才11歲就已經接近1米8了。

但是智力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遺傳的呢?心理學家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大致上劃分成了三類觀點:

第一種是認為智力大部分是由遺傳決定的,正如文章開頭的那句俗話一般;

第二種是認為智力大部分是由環境決定的,環境塑造了一個人的智力;

第三種觀念則在其中取了一個平衡,認為智力同時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即使是天生低智力的人在豐富的教育環境中也可以變得更聰明。

心理學家圍繞着這些不同的觀點展開了很多研究,其中最有名的當屬雙生子研究,因為研究者不能像控制動物一樣,控制人類的遺傳背景或環境,因此只能進行不同類型的“自然研究”——雙生子。

我們知道,雙生子在遺傳上是一模一樣的,因此行為上或智力上的變異就可以完全歸為環境的影響,再對比遺傳相似程度不同的子女,例如異父異母的養子女,就可以推算出遺傳和環境各自對智力的影響。

那麼雙生子一般都出生在同一個家庭裏,怎麼才能有不同的後天環境呢?當然,研究者顯然也不可能強行把雙生子分開,而是轉向收養機構,從這些機構中尋找那些一出生就被分開撫養的雙生子,通過智力測驗來判斷智力的差異。

結合很多項類似的研究,心理學家總結出了遺傳相似程度不同的子女,在智力上的關係:

家長必看!孩子的智商真靠爸媽遺傳嗎?答案是……

圖|Bouchard & Mcgue, 1981

在上圖中,我們用紅色框標出本文最關心的主題:父母的智力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遺傳給孩子?

對比毫無遺傳關係的養父母和養子女,我們可以發現兩個重要的結論:

第一個是親生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智力相關度相對來説高了1倍左右,説明遺傳和智力之間是有較大程度關聯的,學霸家長在很大概率上是會生出學霸娃的;

第二個是親生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智力相關度大約在0.4左右,處於中等相關,也就是説仍然會存在一定的概率,即使是學霸家長,也會生出學渣娃。

除了上述的雙生子研究以外,英國學者高爾頓通過對200多對父母和子女的研究發現,認為智力和身高一樣存在“回中趨勢”:

智力一般都是遺傳的,高智商的父母會生出高智商的子女,但如果父母的智商超過平均水平太多,子女的智商就可能會出現“回中趨勢”,向智商的均值靠近,表現出雖然高於人羣均值,但卻低於父母水平的情況。

但學霸父母可能會忽略這一點,容易放大孩子的“學渣屬性”,畢竟學霸父母本身就已經擁有極高的智商了,這就很容易忽略孩子其實還是高於人羣均值的。

總的來説,心理學家基本上都認為遺傳對智商的影響大概在50%~70%之間,剩下的則是教育、經驗等環境的影響

02

孩子聰不聰明?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

雖然從遺傳角度來看,確實學霸家庭裏也可能會出現學渣娃,但有時候學渣娃也不一定真的就是“學渣”。因為智力並不是一個單一簡單的概念,而是有着複雜的結構的。

例如心理學家卡羅爾將智力描述為一個呈現出金字塔形狀的三層次模型

家長必看!孩子的智商真靠爸媽遺傳嗎?答案是……

圖|卡羅爾(1993)

一般智力是最上層,是一種最廣泛的一般性能力,對各種問題的解決能力都有影響。但一般智力對下層不同能力的影響程度是也是不一樣的,在上圖中,一般智力與不同能力的關聯程度從左到右依次遞減,例如一般智力與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的相關度是較高的,而與認知速度和加工速度之間的關係就較弱。

但卡羅爾也發現,人們不一定在每一個領域都有很好的表現,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説,有些孩子數學表現很好,但是語文或英語成績卻很不理想。

因此智力還存在第二層的能力,適用於某些特定的領域,其中流體智力指的是個體解決新穎、抽象問題時表現出來的能力,不受教育和相關文化的影響,例如圖形推理、數字接龍等;晶體智力是指解決那些需要依靠教育和生活所獲取的知識和經驗去處理問題的能力,例如名詞解釋、算術能力等。

同樣的道理,智力還能延伸到最具體的第三層能力,個體在某一個小範圍上可能會具有較強的能力,例如有着過目不忘的記憶力。

心理學家斯滕伯格則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論,認為智力包含三個方面,即情境、經驗和信息加工技能,認為個體在不同成分上可能會有不同的表現,而這些都是智力的一部分。

家長必看!孩子的智商真靠爸媽遺傳嗎?答案是……

圖|斯滕伯格(1997)

而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如今也被很多教育理念所採納,他認為人們至少擁有9種智力,分別是:言語能力、空間能力、數理邏輯能力、音樂能力、運動能力、人際能力、自知能力、自然感知能力、對精神和存在的思索能力

人們在不同智力元素上的得分不同,就決定了他們在各自領域上的表現,例如言語能力強的人更適合做小説家、記者,數理邏輯能力強的人更適合做數學家、科學家等。

所以,正如李白的詩句所言:“天生我材必有用”,智力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即使是我們認為的“學渣娃”,也可能只是在某些方面表現較差,但如果家長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仔細地去挖掘,很有可能會在別的方面找到孩子的發光點

03

父母的教育和陪伴非常重要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對於孩子的心智發展來説,遺傳可能只佔到50%左右的影響,剩下的都是後天環境的影響。相信很多家長都知道,良好的教育方式和充足的陪伴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説都是極為重要的

心理學研究發現,每個人的能力成長是不一樣的,有些人發展較快但是上限較低,也有些人發展較慢但是上限較高。

即使是學霸家長的孩子,也有可能是大器晚成型的,在年幼的時候學習能力發展較慢,而學霸家長可能在孩童時期就已經是天才,這樣的橫向對比差異,可能就會導致儘管家長自己的學習能力很強,但卻不一定指導如何去教會孩子學習。

這也告訴我們,在教育孩子時,同理心和耐心是非常重要的,孩子處於發展時期,作為成年人肯定會強於孩子,家長需要能夠了解並理解孩子的能力發展現狀,並且耐心地進行教導。

在傳統的中國家庭教育中,往往會由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或者母親專職教育和陪伴孩子。但近年來的心理學研究還發現,實際上父親的角色比我們想象中更重要,尤其是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父親的參與能夠顯著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學習品質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等等。家長在二三十歲這個奮鬥事業的年紀,無論是普通父親還是學霸父親,都很容易忽略自己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為什麼學霸家長也會有學渣娃?究根到底,這其實是遺傳和環境兩種因素對孩子的影響。

無論是學霸家長還是普通家長,遺傳都是幾乎無法去改變的事情,我們能夠做的是注重後天的教育環境、方式以及對孩子的陪伴,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相信只要教育方式恰當,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成長為各自領域裏的“學霸”。

{來源:科普中國 作者|ACC心理科普)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43 字。

轉載請註明: 家長必看!孩子的智商真靠爸媽遺傳嗎?答案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