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7000萬成年人一夜間成“孩子”童年得不到的,長大後要加倍

由 童豔紅 發佈於 健康

前不久,一個網友的故事,引發千萬人集體共鳴。
他説,小時候很想坐搖搖車。
可家人覺得很幼稚,不讓他玩,他只能眼巴巴看着別的小孩玩。
長大後,一米八高個的他,經常一個人去坐搖搖車,一有錢,就拼命去坐。
後來長胖了,大號的搖搖車容不下他,他乾脆轉移目標,帶家裏的孩子們出門坐。
這還不是故事的結尾。
在得知舅舅開了童裝店後,他直接買了一台搖搖車,放在店門口掙錢。
怎麼樣,這個故事熟悉嗎?
像不像在説自己。
故事火了之後,知乎問題“長大後你做過哪些‘童年報復性補償’的事”被推上熱搜。
一時間,類似的經歷層出不窮,有的人舔舐童年的缺失,有的人,則痛斥自己被扭曲的需求。
原來童年被壓抑的物慾,到了成年後,真會瘋狂地反噬自己。
淘寶數據顯示,每年有7000萬成年人給自己買玩具,以此補償童年不能擁有玩具的遺憾。
年紀越大的買家,越喜歡粉紅色泡泡。
小霸王、發條青蛙、滾鐵圈、套圈圈水機和爬牆粘人等五款復古玩具,成為熱銷產品TOP5。
甚至有資深樂高玩家一年用在購買玩具的金額為1200萬。
看,童年有多缺,長大報復性補償就有多狠!
這些瘋狂入手的東西,早已和成年人世界毫無必然聯繫,卻因為對童年慾望的“愛而不得”,衍生出一種奇怪的心理模式:
我不需要,但我偏偏就要。
為什麼理應理智冷靜的成年人,反倒在購買力上退化成了“小孩形式”,用極端的方式自我滿足?
兒時缺失太多,大時自由太少
先來看看網友們的分享:
“作為家裏的老大,好東西從來都是要讓給弟弟妹妹。假裝懂事,什麼都不想要。直到結婚生子,不管兒子需不需要,自己覺得是兒子這個年齡該擁有的,多貴都會買。”
“小時候家裏窮,一個星期都未能吃到一塊肉。不想給父母造成困擾,總説自己討厭吃。可大學一畢業,就選擇餐飲行業,有肉絕不會吃菜,硬生生把80多斤的自己吃成了200斤的胖子!”
“小時候家門口特別流行玩遊戲王卡,可家裏管得嚴沒錢買,從此對收集卡片有非常強烈的羨慕和執念,於是這幾年賺到的錢都變成了……”
甚至還有網友列舉了經歷了童年各種缺失後對“自由”的嚮往:
玩具自由、裙子自由、髮型自由、亂室自由、矯情自由……
事實上,他們諸多看似“自由”的願望,反倒是被兒時那種深深的匱乏感給限制束縛了。
靈性導師克里希那穆提曾表示,光有外在自由而沒有內在心理上的自由,就看不到真實,看不到現實,將會難以擺脱單調生活所帶來的沉悶、孤獨、絕望、焦慮等負面能量。
這恰恰反映出人的某種心理特徵:缺什麼,就在意什麼。
看似有得選,事實上,只想選的只有一個。
就像演員張歆藝那樣,明明有足夠的購買力,可以隨心所欲買好看的鞋子。
卻因為媽媽曾答應給她買白球鞋卻不守信,長大後的她,對白鞋有種過分的執念,以至於如今家裏有很多白球鞋。
人的心靈成長,並不完全趨於日漸成熟。
童年缺失太多的人,越容易在長大的過程中被觸及到童年記憶。
有時候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契機,或別人的一個舉動,就莫名其妙被激活內心的缺失感。
這種感受,直接逼他們退回到兒童時期,言行舉止和思想情感的表現與實際年齡不符。
甚至會出現某種程度的“抽離”,沉溺其中,也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雖然成年後的世界,擁有了很多物質,但始終受童年缺失的影響,活得不自由、不圓滿。
愛自己,但別“錯愛”自己
如今不少心理學權威,都呼籲每個人要懂得愛自己,善待自己。
但什麼是對的愛?那一定不是“放縱式”的愛,也不是“溺愛”。
過度餵養自己慾望的“自愛”,反倒會剝奪自己的自控力,讓自己陷入瘋狂的購物漩渦當中。
一個節目上,男嘉賓談及到自己讀書時,身邊很多同學都陸續有了手機。
在這樣的環境中,他非常渴望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然而父母就是不給他買。
結果一上大學,他對手機的關注和索取變得愈發瘋狂,完全無法忍受市面上出現新款手機。
一個學期下來五六部手機更是常有的事。
如此瘋狂的行徑,還不如另一個女孩的“病態極端”。
電影《一個購物狂的自白》中,女孩黎貝卡從小都只能穿商店裏打完折的衣物,基本享受不到剛出品的新款。
她特別羨慕別人總能穿漂亮精緻的衣服和鞋子。
每次看到白領裝扮自己,她內心滿是渴望和幻想。
等她離開家經濟獨立後,她把所有心思都放在買衣服上,手裏拿着12張信用卡,刷爆一張換另外一張。
明明催債公司的電話都已經打到家裏和公司裏,火燒眉頭,她仍控制不住自己的購買慾。
就連參加互助小組,都想着結束後繼續買買買。
滿足自己的慾望,宛如無底洞,為了更好地“犒勞”自己,她不惜編造各種各樣的謊言,欺騙身邊所有愛她的人。
最終男朋友認為她過分虛榮,選擇分手,閨蜜也氣憤她出爾反爾,執意與她絕交。
他們真的缺一部手機,或一件衣服嗎?並不是。
總是買買買,不過就是為了滿足埋藏在心裏已久的匱乏感,想要更好地愛自己。
只是這份“愛”,遠超過正常可接受的範圍,就是一個好聽的藉口,粉飾了“過分自我滿足”的極端。
從心理學上來説,他們拼命地“愛”自己,正是因為缺乏安全感,難以安於當下的焦慮。
正如經濟學家林採宜所言:
“他內心的焦慮比癌細胞生長得還快……一處癌細胞被消滅後不久,那一處又會重新長出來,甚至長得比原來那個病灶還要多。”
錯誤的“自愛”,根本不是健康的“愛”。
長期被匱乏感轄制的人,愛自己的方式容易陷入“壓抑——依賴——成癮”的誤區。
在這個誤區裏,所謂的“自我滿足”,不過是自我催眠和封閉。
人的自我療愈,始於放下
著名的精神治療師伊賀列卡拉·修·藍博士表示:
所謂的“問題”,不過是“內在小孩”重播出來的記憶而已。
既然如此,妥當地照顧好“內在小孩”,是每一個童年有缺失的成年人的必修課。
一位朋友曾經問過我:“以前很想買一套正版漫畫書,現在長大了,有錢了,依舊很想買,但不知道買了有什麼用。”
“但不買,又會經常想這件事情。該怎麼辦?”
在我看來,如果內心一直放不下,耿耿於懷,那就適當地滿足一下自己。這也不過分。
與其在“買”與“不買”中糾結徘徊,陷入無盡苦惱,不如跟從內心的感受,讓自己心生愉悦。
合理的要求,滿足一下倒不妨。
成年人成熟的特徵之一,就是學會聽從自己真實的內心,做出沒有任何傷害性的行為。
但也需要“度”。
臨牀心理諮詢師黃惠萱在書中指出,有些人習慣於用物質彌補空虛感,往往跟捨不得放下“匱乏”有關:
“匱乏也許不是件好事,但‘逃避苦’確實是驅使人改變的一大動力。他們變得害怕自己過得太好,怕因此失去動力。”
因此,開發“匱乏”以外的人生動力尤為關鍵。
想起了前幾年大火的“流浪大師”沈巍。
兒時的他,被父親限制買歷史小人書,便“養成”了收集垃圾換錢買書的習慣。
畢業後到了單位,這個習慣一直沒改,對書籍的渴望愈發強烈,直到後來,他的行為給身邊人造成困擾,才被迫“離開流浪”。
但他另闢蹊徑,用短視頻來分享自己的見解,沒有一味沉浸在錯誤的自我滿足中。
説到底,誰的童年沒有這樣那樣的缺失呢。
只是長大後的我們,應該報以什麼樣的心態去回首,和童年時的自己握手言和。
自己有能力了,適當的滿足和補償,能讓自己在歲月中一點點被療愈。
而放下過去,把目光轉向更多的人生意義上,才是驅使我們真正成長、成熟的秘訣。
願每一個“內在孩子”,都有快樂無憂的曾經。
也願每一個“大孩子”,都有能力卸下盔甲,釋放自己,輕鬆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