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夥伴
這款風靡全城的網紅玩具
你玩過嗎?
有人覺得
它是超有趣的“解壓神器”
會買它來開發孩子的智力
提高自家寶貝的動手能力
但其實
這款網紅玩具暗藏危險!
一天晚飯後,深圳2歲的小靜突然嘔吐不止。
可是,住院治療“腸胃炎”兩天後,小靜還是一直吐。一天下來,少説也要吐個十次八次。
眼見治療沒效果,醫生讓孩子拍片檢查。
居然在小靜肚子裏發現,有5個連成圈的小球!
X光檢查發現,小靜腹中有5顆小球
看完片子,媽媽後背一陣發涼:
“這些小球……怎麼像是之前買的玩具?”
原來,媽媽在網上看到網紅玩具巴克球,覺得好玩又益智,所以給小靜哥哥買過。
這些強磁性金屬小圓球,每個直徑只有5毫米,吸在一起就能組合成任意造型,不僅受到小朋友的喜愛,很多年輕人也愛玩。
音樂愛好者花點時間能拼一副魔音耳機
如果孩子能自行拉出來,那就沒事;但要是卡在腸道里,後果就很嚴重。
孩子沒有其他異常,小靜家人決定先等等看。
可一連好幾天,小靜都沒有自主排便,灌腸、用過開塞露後,巴克球還是沒出來。而她的臉色和精神狀態,卻是一天天變差。
住院10多天後,媽媽突然發現小靜有點不太對勁:
“她的手腳冰涼,眼睛好像無法聚焦,神志也有些不清醒,怎麼喊也沒反應
醫生趕來一看:孩子休克了!
一番緊急搶救後,小靜被轉送到了深圳市兒童醫院。
檢查報告提示:“滯留”腸道的巴克球引起了腸梗阻,導致感染性休克及嚴重低鉀血癥。
也就是説,她隨時會因心律失常而出現生命危險!
上呼吸機、抗休克、糾正低鉀血癥……進了PICU(重症監護室)後,小靜漸漸脱離了生命危險。但是,肚子裏的“定時炸彈”還是隨時會“炸”。
醫生判斷,必須手術,小靜才能真正脱離危險!
打開腹腔後,醫生終於找到了磁力球排不出來的原因:這5個小球分佈在不同的腸段,但卻牢牢地吸在一起。
醫生小心地取出小磁球,再把穿孔的腸道切除,最後進行了縫合。整個手術足足花了2個小時。
手術中取出的5顆小磁球
然而,這只是完成了第一步。
由於感染較重,孩子術後病情仍然危重,需要繼續靠呼吸機支持,並且進行抗感染、抗休克治療。
一週後,小靜才脱離了“鬼門關”。
不過,她仍然會反覆發燒。繼續抗感染治療20多天後,她的病情才真正得以控制,體温終於恢復正常。
看到孩子遭了這麼多罪,還差點沒命,一家人又是心疼,又是後悔。
但被“巴克球”坑了,絕不僅僅只有小靜一人——
今年以來,深圳市兒童醫院就收治了20多個誤服巴克球的孩子。往年,這樣病例也比比皆是——
圖片來源:“壹深圳”視頻截圖
5顆磁珠在肚裏作怪,18月大孩子腸壁3處穿孔
2018年1月,深圳18個月大的小安(化名)不知道啥原因反覆嘔吐。就這樣過了一週,孩子的精神逐漸變差。
心急如焚的爸媽把孩子帶到深圳市兒童醫院,做了個腹部X光檢查,結果發現,小安的腸道內居然有5顆連在一起的圓珠子!
▽
小安身體裏,磁珠吸附處的腸壁已經出現了3處壞死穿孔,大量糞液已經流進肚子裏了。
所幸的是,經過3個小時的手術和術後10多天的抗感染治療,孩子逐漸恢復,最終痊癒出院。
13歲熊孩子,往“小雞雞”塞了14顆磁球
2018年11月,13歲的浩浩(化名)被爸媽帶到深圳市兒童醫院泌尿外科門診。
一週前,浩浩的下腹部開始隱隱作痛。尤其是跑步時,腹部沉沉的,痛得也更厲害。
熬了幾天後,就連小便也會痛。
。
拍完X光片後,醫生髮現:
浩浩下腹部左側像是掛了一道環形“手串”,10多顆珠子緊緊連在一起,固定在膀胱左側壁。
。
好在經過手術,醫生終於把這“巴克球”取出來。
一個個血淋淋的例子告訴我們,這巴克球,真的很危險!
巴克球顏色豐富,樣子像糖果,而且又小又滑,對小朋友來説充滿着誘惑,極易造成誤食。
巴克球是一種強磁力玩具。那麼,它的磁力究竟有多強呢?曾有媒體做過實驗——
當兩顆巴克球稍微靠近時,就會產生很強的吸力!
這是因為,巴克球具有高達4000高斯的磁力,是國際規定的玩具磁力標準(50高斯)的80倍!僅一顆小球,就能吸起兩枚到三枚面值一元的硬幣。
一般來説,巴克球被誤吞,只有少數病例才能自行排出體外——
如果發現得晚,或是耽誤了治療,還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幾個巴克球,隔着腸壁和腸繫膜相互吸引,導致腸子及系膜被夾住。在持續磁力作用下,被壓迫的腸管及系膜會逐步缺血、壞死、穿孔(吃下的巴克球越多,腸穿孔可能也越多)。
腸穿孔後,大量的消化液、細菌甚至糞便進入腸道,就可能會迅速引發感染性休克,甚至導致死亡。
圖片來源:“壹深圳”視頻截圖
一些熱銷網店,月銷量基本都在幾千到幾萬顆之間。
要是家裏已經買了巴克球,趕緊收起來,或者乾脆扔掉。
特別是二胎家庭,如果家中老大有磁力玩具,請立刻行動,避免年幼的孩子“中招”。
兒科專家根據近年來的接診情況,總結出了十大“異物殺手”,幾乎全是家中的常見物品。
除此之外,微博@人民日報 也列舉了兒童玩具黑名單,這些兒童玩具威脅安全↓↓轉給家長!
來源:深圳市兒童醫院、深圳大件事、深圳衞健委、人民日報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