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研究做到病牀前 把成果應用到戰疫中
疫情發生後,中大五院迅速從疾病流行病學、病因學、醫院感染控制等多方面系統地研究新型冠狀病毒防控與診治措施和策略。中大五院供圖
5月28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下稱“中大五院”)聯合廣州醫科大學、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等在國際權威期刊Nature Science Review上發表科研成果,對氯喹治療COVID-19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了評估。
4月,國際胃腸病領域權威期刊Gastroenterology以封面文章刊發中大五院研究成果。該研究發現了新冠病毒胃腸道感染的證據,提示糞—口傳播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揭示了新冠病毒感染人體消化道的機制。
3月,《柳葉刀》子刊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刊發中大五院通訊論文,指出病毒在患者的胃腸道中活躍複製,並且在呼吸道中病毒清除後,有發生病毒糞—口傳播的風險;隨後,國際胃腸病和肝臟病學排名前列的期刊Gut發表醫院原創性研究論文,對新冠病毒感染與消化道症狀的相關性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一系列高質量科研成果產生的背後,是中大五院近年來紮實推進中山大學“三大建設”(即大團隊、大平台、大項目)取得的重要成效。正如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所説:“基礎研究不是‘大火炒菜’,很快就能完成;而是更像煲湯,需要長時間地積累沉澱。”
撰文:黃鶴林 張嘉斌
“無論疫情發生與否,體系都擺在這”
日前,中大五院院長單鴻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無論疫情發生與否,體系都擺在這。”對大學的附屬醫院而言,體系建設就是要從頂層設計上明確高水平研究型醫院發展路徑,即以中山大學“三個面向”為引領,紮實推進“三大建設”,以疾病為中心開展科學研究。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中,中大五院的臨牀科學家始終將臨牀與科研緊密結合,將落腳點放到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上,把科學研究做在病牀邊,不斷提高臨牀救治能力,凝練出臨牀診療經驗,為抗擊新冠疫情貢獻了“中大智慧”和“五院經驗”。
源於臨牀問題牽引的多學科診療團隊是高水平研究型醫院建設的核心路徑。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醫院,不僅要解決臨牀醫學難題,更要探究疑難雜症背後的成因,進而提升醫療服務能力。醫院科技創新要聚焦臨牀問題,就必須從臨牀中發現科研課題,更要在臨牀實踐中檢驗科研成果。
疫情發生後,中大五院迅速組建新冠肺炎救治專科,集合數十個科室的力量開展疫情防控、救治工作,同時成立科技攻關小組聚焦臨牀問題,從率先發現並證實新冠病毒感染胃腸道,到深入探討新冠病毒感染與消化道症狀的關係,到提示發生病毒糞-口傳播的風險,再到揭示磷酸氯喹在新冠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醫院每一項科研成果的產生都是從臨牀實際出發,並且真正為國內外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大科研平台助力醫院迅速展開科技攻關”
“這其實是我們的日常工作,此前團隊在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治療、防控和機制研究方面已經開展了系列原創性工作,包括結核病免疫機制研究、黃病毒(登革病毒、寨卡病毒等)分子機制研究、細菌耐藥生物學機制研究和納米材料優化和臨牀診治應用等。”中大五院學術總監黃曦教授指出,依託感染與免疫研究中心,針對感染性疾病,科研團隊已經開展了針對性研究並積累了豐富經驗。
目前,感染與免疫研究中心已收集臨牀樣本(病毒核酸、外周血細胞和血漿)1萬多例,正深入開展COVID-19病毒的流行病學、病因學等研究,同時與生物醫藥公司合作開發診斷試劑盒和醫療防護產品,已完成多項診斷試劑盒的臨牀驗證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後,醫院臨牀與基礎研究團隊迅速從疾病流行病學、病因學、診斷、治療、護理、醫院感染控制等多個方面系統地研究新型冠狀病毒防控與診治措施和策略。
其間,中大五院臨牀科學家多次向上級部門提出項目立項指南建議,並牽頭或以核心成員主持和參與了科技部新型冠狀病毒應急專項、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應急專項、中山大學“三大建設”新型冠狀病毒應急專項、廣東省衞建委臨牀研究項目等國家、省市、大學各級科研項目數十項,已在國際知名醫學雜誌上發表了多篇新冠病毒感染肺炎原創研究成果。
“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快’。單鴻教授提出病毒感染消化道的科學假説後,從研究設計、實驗設計,再到科研成果產生,我們的行動都非常迅速。”醫院感染病防治中心副主任肖非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院能夠迅速組織科技攻關得益於醫院近年來以在大科研平台、科研隊伍建設上的佈局,讓臨牀科學家在發現臨牀問題的同時,能夠第一時間展開研究。
肖非舉例説,依託分子影像中心、廣東省生物醫學影像重點實驗室等大科研平台,科研團隊得以快速解析新冠病毒蛋白晶體結構,分析新冠病毒肺炎影像學特點,研究新冠病毒導致炎症和滲出的分子機制,總結新冠病毒感染後患者出現消化道症狀的特點等,這都為科研成果的產生提供了重要支撐。
為國內外疫情防控提供了科學依據
“該研究成果揭示了消化道可能是新冠病毒感染的靶器官,新冠病毒可能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對新冠病毒防控與診治具有重要意義。”中大五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嘯峯介紹,醫院原創成果“Evidence for gastrointestinal infection of SARS-CoV-2”經過Gastroenterology以封面文章刊發後,引起了學界和業界的廣泛關注。
1月26日,中大五院新冠救治專科團隊發現一位消化道出血的新冠患者患有病毒性食管炎,對其相關消化系統組織取樣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陽性。醫院及時將該結果上報上級衞生健康部門並展開科技攻關。2月13日,中大五院新冠救治專科團隊聯合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廣州海關技術中心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從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糞便拭子標本中分離到一株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此後,Gastroenterology以封面文章刊發了中大五院關於新冠病毒感染人體消化道系統的科研成果。
2月5日,國家衞健委印發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在“實驗室檢查”中增加了“糞便等標本中可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3月3日,在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則加入了“由於在糞便及尿中可分離到新型冠狀病毒,應注意糞便及尿對環境污染造成氣溶膠或接觸傳播”的內容,國內外多個地區的醫療機構也採用了對糞便病毒核酸陽性患者繼續採取隔離措施直至糞便病毒核酸轉陰的建議。
國外多項研究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炎症性腸病與新冠病毒關係。比如,歐洲胃腸道內窺鏡學會(ESGE)聯合歐洲胃腸病和內窺鏡護理聯合學會(ESGENA)共同發佈的胃腸內鏡檢查和COVID-19流行的立場聲明中,建議對擬行胃腸鏡檢查的患者進行新冠病毒感染風險評估,醫護人員應做好相應的個人防護;Science、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等世界權威學術期刊引用該研究成果作為新冠病毒可能在胃腸道中複製的有力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