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觀快評:帶厭學男孩工地搬鋼筋,治標更要治本

10 月 6 日,廣東深圳一小男孩不願意上學被爸爸帶到工地上拉廢鋼筋體驗生活。男孩爸爸楊先生表示,兒子9歲上4年級,不願意讀書,用了很多方法都不聽,説想出去打工,就把他帶到了自己幹活的工地上體驗一下。孩子幹了一天半的時間,最後實在受不了,説想通了回去一定好好上學。(10月8日北青網)

正觀快評:帶厭學男孩工地搬鋼筋,治標更要治本

爸爸帶厭學男孩工地搬鋼筋,無非是想讓孩子親自一下體驗一下生活的不易和賺錢的艱難,用“生活的苦”倒逼孩子去吃“學習的苦”,從而達到敦促教育的效果。而從最終的結果來看,孩子因為無法忍受搬鋼筋的苦,最終選擇了返校讀書,並表示要好好上學,爸爸的良苦用心至少暫時達到了預期目的。

其實面對孩子不想上學時,想出如此不得已舉措的不僅是廣東深圳的楊先生。前段時間,“湖北咸寧一父親帶着不想讀書的女兒烈日下挖藕4小時”的視頻也曾在網上引發熱議。

為人父母,沒有誰不希望孩子能夠讀書成才,找一份不用風吹日曬的工作。孩子對生活和社會的認識不夠深刻,往往會把外面的世界想得過於簡單。用勞動教育讓孩子親自感受一下賺錢的艱辛,或許比上千次的説教更能入腦入心。親自體驗過後,他們或許更能意識到,與體力勞動的苦相比,讀書學習相對而言更輕鬆。

但需要警惕的是,家長不能把勞動懲罰作為治療厭學症的“萬金油”。送去工地或者下地幹活讓其體驗生活的苦,固然能夠讓孩子知難而退,暫時放棄不上學的念頭,但這充其量只是治標。如果無法找出厭學的根源所在,難保孩子不會身在學校心在外,也難保孩子不會再次產生不想上學的念頭。

也正因此,讓孩子回到學校只是解決厭學問題最簡單的一步。孩子究竟為什麼不想上學?是因為遇到了學習上的困難還是在學校發生了矛盾?這些問題都不是懲罰勞動能夠解決的,還需要家長耐心地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只有弄清楚前因後果並對症下藥,進而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才能真正治本。

對於父母而言,讓孩子體驗搬鋼筋的累和苦固然重要,但更為關鍵的是,要讓孩子深刻意識到讀書的意義和價值,幫助他們找到學習的樂趣,真正為了熱愛而學習。所謂“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説的正是這樣的道理。

(黃河評論信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87 字。

轉載請註明: 正觀快評:帶厭學男孩工地搬鋼筋,治標更要治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