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週刊 | 預防兒童意外傷害,家長該怎麼做?
各類傷害受害人數比例
由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發佈的《兒童意外傷害研究報告》指出,水的傷害是造成兒童意外傷害人數最多的。水的傷害主要指溺水和燙傷,幾乎佔了整個兒童意外傷害人數的1/4。
學習防溺水知識 時刻做到有效看護
[案例]
6月20日下午7時許,11歲的瓊海女孩多多(化名)在海邊撿螺時不慎跌入海中,海水沒過頭頂約5分鐘後才被家屬救起。6月21日,因病情極其危重,多多被轉入了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兒科海南分院)(以下簡稱“省婦兒中心”)兒童重症醫學科。多多因溺水導致急性肺出血、多臟器功能障礙、吸入性肺炎,呼吸衰竭。
此後,醫護團隊對多多實施了及時有效治療,病情逐漸好轉,並於6月26日意識清醒,順利撤除呼吸機。
提醒
“溺水是我國兒童意外傷害中第一位致死原因,兒童溺水可以預防。”省婦兒中心兒童重症醫學科主任雷智賢提醒廣大家長,兒童溺水預防的首要行動是時刻有效看護,當你的孩子在水中時,無論是在泳池中、澡盆裏,還是在開放性的水域中,不要自己看書或玩手機,因為溺水隨時可能發生,並且溺水的過程很快。
雷智賢表示,如果家長帶孩子去海灘玩水或游泳,若多人一起到海邊游泳, 必須指派人員輪流看管孩子,一定要讓孩子穿上安全、合格並且適合孩子體型大小的救生衣,並扣好所有的扣帶。
“家中也存在兒童溺水風險。”雷智賢提醒各位家長,家中的水盆、水缸用完後要立即清空;同時,家長用水時,要讓幼兒遠離。家中的馬桶要蓋好,家中、家周圍的水缸、水井等蓄水容器要加蓋。保證浴室、洗衣房門關閉,避免兒童進入。如果房屋周圍有開放性水域,應在院子或通向室外的房門安裝護欄,以避免幼兒自行外出。
“家長要教育孩子關於溺水預防的知識,告知孩子應在家長或成年監護人的看管下參加水上活動,切忌單獨或與其他夥伴一起去水邊玩耍或游泳。”雷智賢説,家長要明確告知孩子哪裏可以游泳(比如正規的游泳場所),哪裏不可以游泳(如水塘、水渠、江河)。告知孩子如果發現同伴溺水了,應該大聲呼喊,但不要下水;可以將周圍的救生圈等扔給溺水者。
誤吞異物危害大 切忌亂用“土方法”
[案例]
硬幣、紐扣、磁力珠……對於幼兒,這些小巧不起眼的東西,可能成為他們誤吞的致命威脅。
近日,省婦兒中心消化科接診了10個月大的嬰兒小許(化名)。據孩子的父母描述,孩子在一週前玩耍時不慎將飯盒上的卡扣咬下來吃了,雖然孩子沒有出現什麼症狀,但他們十分擔心。
“當時孩子沒有哭鬧,沒有咳嗽、嘔吐等不適表現。”該醫學中心消化內科主任曾霞説,醫院為孩子進行了胸腹部CT檢查,基本明確了卡扣的位置——在食管上段(平胸2-4椎體水平)。此後,曾霞為孩子做胃鏡檢查,取出了卡在食管的不規則卡扣。
曾霞表示,卡扣雖小,卻因嵌頓在食道中,卡扣被孩子咬的周圍帶有稜角,無異於一把卡在食道中的鋭器。“手術過程很艱難,因為稍有不慎,帶稜角的塑料卡扣就會劃破食管。”曾霞説,卡扣對周圍組織造成了損傷,若不及時取出,可能會引起局部的出血、炎症、潰瘍等。而如若卡在喉部或氣道等位置,或異物具有腐蝕性進一步侵蝕其他組織器官,可能會造成食管氣管瘻、大動脈破裂、呼吸困難等嚴重危害。
提醒
在預防兒童消化道異物方面,曾霞建議,家長要有預防意識,比如吃的骨頭粥,把碎骨頭過濾,再煮粥;一些棗仁、魚刺挑出來後,再餵給孩子吃;家裏的物品,如圍棋子、飯盒、硬幣等不要放在小孩能拿到的地方,放高一點或者鎖起來;另外顆粒狀物品不能當做孩子的玩具,家長要時刻警惕這些風險。曾霞還特別提醒家長,孩子誤吞異物後,要及時就醫,不要用“吃韭菜促排泄”等一些網傳的方法,孩子卡了魚刺,也不要讓孩子硬吞或者喝醋來解決,很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別給寶寶吃堅果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案例]
1歲3個月大的女童婷婷(化名)一個月前發生氣道異物吸入,近期才發現是花生米卡在氣道。婷婷的媽媽林女士説,小孩吃飯後出現劇烈咳嗽,然後帶孩子去醫院檢查被診斷為肺炎,但是一直吃藥不好,幾天前帶孩子到省婦兒中心求醫,經檢查發現是氣道里有異物,醫生通過氣管鏡手術取出後,孩子就不咳嗽了,呼吸也順暢了。
省婦兒中心兒童呼吸內科主任陳金妮説,每次接診到意外氣道異物吸入的患兒都感覺十分痛心,因為這種傷害本來是可以避免。陳金妮曾接診過一個1歲多的孩子,送到醫院檢查時發現,孩子的肺和心臟已經面目全非,因為異物化膿而包裹在一起。家長並沒有告知醫生有氣管異物吸入的問題,經過一系列檢查,最終才發現孩子曾經在吃飯時卡進了一塊雞骨頭,而且已經有一個多月時間。最終孩子因為這塊雞骨頭,失去了生命。
陳金妮還曾經接診過一個患兒,一直咳嗽喘息,被當做肺炎治療。久咳不好,家長帶孩子到省婦兒中心檢查,發現左肺有異物,並且已經在肺部潰爛。跟家長了解病史發現,孩子經常一邊玩,一邊被家長餵飯,有一次將雞肉誤吸入氣管。最終經過手術,從孩子肺部取出四五塊雞肉。
提醒
“氣道異物就是將最常見的花生、瓜子等吸進氣管裏,隨着呼吸的作用,異物就會進入氣管、支氣管或其深部。”陳金妮表示,兒童氣道異物也是兒科臨牀常見的急症之一,常發生於5歲以下的兒童,其中3歲以下兒童最易將異物吸入氣管和支氣管內。
陳金妮表示,兒童氣道異物最典型的症狀是劇烈的刺激性咳嗽,同時可伴有憋氣、喘息、呼吸困難、口唇呈暗紫色等症狀。較大的異物甚至可能卡在喉部或阻塞主氣道,短時間內即可引起窒息甚至死亡。小的氣管異物容易進入支氣管,以呼吸困難為主要症狀。
如何預防兒童氣道異物呢?陳金妮建議,不要給3歲以下的幼兒喂堅果;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進食時不要亂跑亂跳,以免跌倒時將食物吸入,也不可驚嚇、逗樂或責罵,以免大哭大笑引起誤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隨意將東西塞入口中。特別是小學生不要將筆帽筆頭塞進嘴巴。家長提高安全意識,兒童好動、好奇性強,在寶寶活動範圍內禁止出現以上容易引起異物吸入的堅果和小物件,從源頭杜絕。
另外,氣道異物容易被誤診,孩子若有誤吸情況,家長一定要告知醫生,便於醫生做準確判斷。
從日常生活着手 教育孩子愛護眼睛
[案例]
不久前,國內一則“女童眼睛竟被男同學塞入大量紙片”的新聞引起關注。孩子眼睛怎麼被塞入那麼多紙片?省婦兒中心眼科主任文道源表示,可能是紙片被塞入眼睛後發生了軟化,這屬於非常罕見的兒童眼外傷。但在門診中,文道源卻遇到很多因各種原因造成眼外傷的孩子。值得注意的是,兒童經常在遊戲時遭遇眼外傷,兒童常見的眼外傷經常是因為刀、剪、土石塊、棍棒、玩具等鋭器和鈍器造成的損傷,有鞭炮、雷管等帶來的爆炸傷,有酸鹼、洗滌劑等造成的化學損傷,還可能被鳥啄傷、家畜角撞傷等。
提醒
如何才能預防兒童眼外傷?這需要家長們在很多細節上注意。
“有的家庭習慣於將錐子、剪刀、螺絲刀等鋭器放在方便的地方,使得孩子們也常拿着這些東西玩耍,而稍不小心,就容易扎傷眼球。致盲的眼外傷往往是一時不慎造成的,有時就是一瞬間的事,後果卻是一輩子的事。”文道源就遇到不少這樣的例子。
文道源建議,家長應該禁止孩子玩彈弓和弓箭。“彈弓傷給眼睛帶來的傷害是非常嚴重的。輕者眼球內出血,重者可造成眼球破裂、晶狀體脱位、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脱離、日久常可繼發白內障、青光眼,最後導致眼球萎縮失明。”
除此之外,強光也會給孩子眼睛帶來很大傷害。文道源表示,兒童缺乏常識,有時會不顧刺眼凝視太陽,或者會裸眼觀察日蝕,“家長要教育孩子不要在烈日下看書、寫字、繪畫,也不要用小鏡子反射太陽光照其他小朋友的眼睛。”
一旦孩子遭遇了眼外傷,在趕往醫院之前該如何進行緊急處理?對此,文道源針對幾種常見的眼外傷給出建議:
細片在眼睛裏:不要揉搓在眼睛中的細片或微粒,拉起上眼皮超過下眼皮,讓睫毛把在上眼皮內面的細片刷下,眨眼數次,使眼睛中的微粒移出,假如細片還是存留,把眼睛閉上並儘快就醫。
眼睛撞擊:立刻用冰敷15分鐘來減少疼痛和腫脹,若有眼球變黑或眼睛模糊通常是眼內傷害的信號,立刻就醫。
眼睛和眼皮的割傷:輕輕地將眼包紮且立刻求醫,不要嘗試用水沖洗掉或移除黏在眼睛內的物體,絕不要加上任何壓力到受傷眼或眼皮,且不要揉搓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