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家長跟孩子的溝通方式都是錯的!想讓娃聽話,你得這麼説

溝通交流從來都是最難的問題,溝通是雙向的,如果孩子對家長的話毫無反應或抗拒,就是無效溝通。

如何講孩子才會聽?怎樣聽孩子才肯説?父母掌握這4條溝通法則尤為重要。

90%的家長跟孩子的溝通方式都是錯的!想讓娃聽話,你得這麼説

55387定律:吼罵並不能讓孩子真正臣服

《媽媽知道怎麼辦》作者王小蹇説:有效的親子溝通,離不開55378定律。

這是美國社會語言學家阿爾伯特提出來的,等式是:55%+38%+7%=100%。

55%代表溝通時的儀表儀態,38%代表口吻,7%代表語言內容。

王小蹇説如果55和38沒管理好,7根本輸出不了。

這意味着家長和孩子講道理時,儘量保持好的儀容儀態以及温和的口氣很重要,因為孩子能聽的話,100句只有7句,不要喋喋不休。

比如樊登老師每次教育兒子嘟嘟都不會吼和罵,而是和他一起梳理、討論問題,然後讓嘟嘟自己去感受。

父母跟孩子不是博弈關係,為人父母,與其用吼罵讓孩子“長記性”,不如舉止得體,語氣柔和地同孩子交流,因為吼罵並不能讓孩子真正臣服。

90%的家長跟孩子的溝通方式都是錯的!想讓娃聽話,你得這麼説

羅森塔爾效應:讓孩子自主改變行為模式

很多父母會發現:越是不讓孩子做的事,孩子越是反着來。

怎麼辦呢?

樊登老師在一次講書中提到一個方法:運用羅森塔爾效應。

這是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的一個實驗有一次他去一個學校給學生髮放問卷讓他們填,填完後他連看都沒看,隨便勾幾個名字就將他們的檢驗報告評為“能力卓越”。

測試報告發布後,老師和校長隱瞞了他沒有真正看問卷的真相,只對孩子説他們是好苗子,值得好好培養。

8個月後,羅森塔爾再回到學校,當初所有被隨意勾出來的孩子,成績上升、性格陽光,那些能力平平的人也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這意味着孩子接收到強烈的正向暗示後會被激勵,進而自行改變行為模式。

家長如果想讓孩子聽話,不妨多給孩子正向暗示,比如我們可以把“趕緊,馬上要遲到了”換成“老師更喜歡早到的孩子”,可以把“不要和小夥伴瘋”換成“要和小夥伴好好相處”。

90%的家長跟孩子的溝通方式都是錯的!想讓娃聽話,你得這麼説

自己人效應:適當的廢話是改善親子關係的調和劑

《學生可以這樣教育》中説:要讓學生信賴,老師首先要有“自己人”的思維。

這種思維在心理學上也稱“自己人效應”,指把自己和對方歸為同一類人,特點是會傾聽。

作為家長,如果想和孩子有效溝通,學會運用“自己人效應”很關鍵。

台灣作家金惟純先生曾和大女兒關係很糟,這讓金先生一度很焦慮,後來他意識到自己和女兒之所以存在隔膜,是他太把自己當父親了。

有一次他和大女兒飛機延誤,金先生嘗試和女兒聊天,一開始她不太願意,但無論她説什麼,金先生都沒有反駁,也沒有長驅直入地質問,而是默默傾聽,時不時和孩子説點“今天天氣不錯”“咖啡味道很好”等等廢話。

正是這些廢話改善了父女關係,之後女兒和男孩交往,都會徵求金先生的意見。

心理學家賀嶺峯曾經説:聊“廢話”是做家長最重要的一個能力。

為人父母,和孩子溝通時,與其給孩子“指點江山”,不如説一些 “嗯、哦、真是”的廢話就好,適當説説廢話,是親子溝通的調和劑,因為孩子會認為你把他當“自己人”。

90%的家長跟孩子的溝通方式都是錯的!想讓娃聽話,你得這麼説

拉波波特法則:4步法教育孩子更有效

《如何説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説?》中説:良好的親子關係在於家長會複述,感受……

這其實是世界著名博弈論專家阿納托爾·拉波波特教大家如何避免爭吵時提出的“拉波波特法則”,運用於親子溝通,步驟有4個:

第一:複述孩子感受,讓他知道你理解他。

比如孩子摔跤時説“媽媽,我真的很疼”,這時我們可以説:“媽媽知道,很疼對吧?”

第二:羅列孩子提出的問題,你認真做此事的態度,會讓孩子覺得被尊重。

第三:孩子彙報成績時,我們適當表達自己從中得到的收穫,讓孩子覺得更親近。

第四: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時,反省自身,通過你的反省把孩子引入自我修正狀態。

比如孩子早上起不來,不要劈頭蓋臉説“你怎麼這麼懶”,我們可以説“對不起,媽媽昨晚讓你睡晚了,你現在還很困,所以起不來對不對?”

90%的家長跟孩子的溝通方式都是錯的!想讓娃聽話,你得這麼説

所有父母都具有一個偉大的使命,他們是唯一能夠和必須拯救自己孩子的人。

與孩子溝通的最高境界是温柔,只會擺姿態、講道理的父母,講話孩子是不會聽的,一如盧梭在《愛彌兒》中寫的那樣: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複述孩子感受,理解孩子情感,和孩子温柔相處,願孩子任何時候“歸來”,我們都是其最安穩的港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95 字。

轉載請註明: 90%的家長跟孩子的溝通方式都是錯的!想讓娃聽話,你得這麼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