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説過,小嘴巴巴的孩子,會交朋友,更受歡迎,到哪都有人幫他。
真是這樣,那些嘴巴很甜,懂禮貌、愛分享的孩子,總被人誇讚,更容易得到一些好處。那些木納的孩子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即使做了好事,都不一定受待見。
不管大孩子還是小孩子,都有如此境遇。
3歲孩子嘴巴甜,懂禮貌愛分享,很受歡迎
帶3歲二寶去飯店吃飯,服務員直誇二寶嘴巴甜,高興地又送來一盤水果,還送給二寶一個麪包。服務員讚歎説“女孩的嘴巧,男孩的嘴也這麼巧啊,培養得真好!”
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到哪都受歡迎,不管是門衞大叔、還是鄰居朋友都很喜歡他。門衞老遠看他走過來,就趕緊給打開門。鄰居都知道他喜歡魚,總是邀請他去看魚、還給他送小魚。
二寶懂禮貌,見面就説“你好”。得到別人的幫助,他感謝得很具體“謝謝你,給我送來水果”。
二寶懂分享,“哥哥,你吃綠葉菜,身體好!”説着還用筷子去給哥哥夾菜,雖然夾不好。
二寶會打比喻,走在雪地裏會説“嘎周嘎周,就像吃燒餅一樣。”
二寶會講故事、編故事,讀過的書,能從頭到尾複述下來,玩玩具的時候,故事情節編的有聲有色。
二寶的一行一動,總是惹人喜愛,聽他説話的人,都讚歎不已,給他更多關愛,小嘴巴甜好處很大。
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用好幾個日常做法
經常有媽媽問我是怎麼培養寶寶的,下面分享幾個做法:
一、 多跟孩子説話
從孩子出生起,就跟孩子多説話,提高聽力能力。別看孩子小,不會説話,但是聽力從胎兒期就已經發展起來,孩子能把聽到的信息進行存儲,經歷一年左右的語言沉默期後,就會汩汩地説出來。
孩子更關注和他生活相關的語言,交流起來也很簡單。不管看到什麼物品、人,都講給孩子聽。給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告訴他是在做什麼。讓孩子把人、物、事全部聯繫起來。
二、 多給孩子讀書
不到一個月就給孩子讀書,有兒歌、古詩詞、繪本故事、各種睡前故事。到3歲的時候,已經讀了500多本書。二寶之所以金句頻出,懂禮貌、愛分享,大多是讀書的功勞。
三、 鼓勵孩子講故事
二寶到了2歲左右,就開始喜歡講故事,實際上就是複述看過的書。孩子看着書,一行一行地指着文字,一字不拉的讀下來。這個辦法很好,不僅複習了讀過的內容,變成自己的知識,實現內化,而且還認識了很多字,對文字非常感興趣,為以後認字打下基礎。
四、 支持孩子編故事
二寶到3歲左右,開始喜歡編故事,就是把以前聽過的內容,歸納整理到一起,變成一個新故事。雖然有些無厘頭、天馬行空,但是特別富有想象力,這種主動的自我表達能力,就是未來寫作的萌芽。
二寶不僅會説,還要用動作、用玩具表達出來,同時提升動手能力,思維能力也得得很好的誇張。我們一定支持孩子編故事,給他提供一些道具,配合他的表演。
給孩子選擇一套好書,讓孩子語言能力爆棚
孩子都喜歡聽故事,故事能給孩子帶來安慰,讓他心情愉悦,當然也能增長見識、學習好習慣、提升語言表達能力。被故事餵飽的孩子,內心世界富足、綜合能力也很強大,未來學習也不費力。
給孩子讀什麼樣的故事書好呢? 研究發現應該符合下面這些特點:
1、故事簡單,符合孩子認知水平
故事不要太長,把人物、情節、教育意義表達清楚清楚就可以。小孩子坐不住、理解力有限,簡單的小故事沒有多餘環節,符合孩子的認知水平,更能讓孩子捕捉到重點,學到應有的技能。
2、圖多字大
孩子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圖畫吸引,善於利用圖畫理解故事內容,這本書的圖畫很多,字很少。
更重要的是圖畫能完整的解釋故事情節,還有信息補充。孩子能輕鬆對應,還有新的發現。孩子理解故事、感到好玩有趣,才喜歡一本接一本的讀下去。
比如《尿牀了》,小動物們曬被子,被子上的圖案都是他們分別吃的食物,是二寶獨立發現的,特別有意思。
3、和孩子的生活息息相關
哭鬧、尿牀了、穿衣服、洗手、彆着急等等,這些主題都是孩子每天都在經歷的小事,讓孩子看了有親切感,容易和現實體驗結合,馬上用起來。
比如《不要媽媽喂》,小女孩起初要媽媽餵飯才能吃飽,後來發現自己也能吃,很有成就感。二寶説“看,媽媽,我就能自己吃飯!”奶奶餵飯給他吃,他就説“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