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父母真的不能偷懶。俗話説:前半輩子用心,後半輩子就省心;前半輩子生省心,後半輩子就會勞心。
養育孩子註定會歷經辛苦,箇中滋味只有做父母的才能體會。
但即使再累,父母在這三件事上也不許偷懶,否則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孩子,都弊大於利。
1、全靠金錢愛孩子
有這麼一句俗語“有錢能使鬼推磨”,同樣的道理套用到教育上,那就變成了“有錢能使娃聽話”了。有很多家長都喜歡用錢來哄孩子,只要拿出鈔票,孩子就馬上變乖。可時間長了,這種行為卻會成為把孩子推入萬丈深淵的無形的手。
物質可以給孩子帶來滿足感,但時間長了,孩子會變得麻木。
認為父母給自己買東西就是他們愛的全部。而且,物質的滿足會使孩子喪失自我成就的動力。
孩子在成長階段,倘若父母沒法給孩子提供必要的關愛,忽視他的內心世界;放任心智不成熟的他不管,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是難以逆轉的。
養育孩子不等同於物質上的支持,而應更注重孩子性格以及習慣的養成。金錢沒法換來失去的時間,悉心陪伴孩子才是為人父母之道。
2、全靠學校、老師教孩子
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以來都是父母關注的焦點。一些父母唯成績論好壞,不關心孩子的學習過程,只要孩子沒考好,就是孩子不努力。有些父母還會責怪老師,覺得他們沒有教好自己的孩子。
殊不知,一個好的老師,或許能夠影響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長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的!
孩子不是老師的,是你的,家長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永遠的榜樣,請做個稱職的父母!
説一千道一萬,你的孩子只是老師 N 個學生中的一個,教育你的孩子也只是老師工作的一部分而已;但你不一樣,孩子是你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遠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理應對孩子的學習上心。孩子的學習取決於課堂內外的付出,父母對此責無旁貸。
3、全靠老人帶孩子
中國近一半孩子是隨着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的。尤其是生活節奏快的大城市,年輕的父母工作壓力大,只好靠老人幫忙。
據不完全統計,上海0~6歲的孩子中有50~60%屬於“隔代撫養”,廣州這個數字是53%,北京更高,達到了70%。
隔代親固然有好的一面,但倘若將孩子完全交給爺爺奶奶照料,孩子難免會對父母產生陌生感,這是親情的缺失。
老人撫養只是一種彌補。如果可以,建議家長不要太小就把孩子全權交給老人帶。孩子越小,傷害就越大。
甩手容易,想再拿回來很難。這種難不僅僅是指父母角色的替換。對孩子來説,這是一種“更換支柱”的艱難。
父母是孩子最佳的撫養人。因為父母兩字背後的心理價值,在孩子心中是最重的。父母工作再忙,也得抽出時間,陪伴孩子,瞭解他的生活。
父母永遠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責任人,無人可以取代。
祖父母可以成為好幫手,但教育孩子的關鍵還是在父母身上。孩子不僅需要父母的物質支持,更需要父母陪伴帶來的温暖。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孩子的教育是一場無法撤回的直播,一輩子只有一次機會。
孩子的花期等不起,稍縱即逝的教育時機誤不起,再麻煩也要耐着性子去做。
所有父母心中都要堅定一個信念:孩子的成長,我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