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都有這些特點,並不是靠遺傳

由 睢風娥 發佈於 健康

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台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每個家長都希望寶寶可以贏在起跑線,天賦異稟、聰慧過人,可是很多家長卻總是以成績高低來評判孩子的智商是否有潛力,用分數來斷定孩子是否聰明,其實,智商高的孩子並不是我們固有思想裏面的學習好、成績優異。

高智商寶寶的表現

“你家孩子真是聰明,又考了100分”、“你看我家這小孩幹啥都行,就是一學習就瞌睡”。這些話總是能在芽芽媽身邊聽到,大多數家長對於孩子的智商的認識,都是希望孩子在學習上面成績突出,任何知識的獲取都能早於常人。

法國心理學家尼古拉斯·蓋倫提出:如果孩子在學習上出現困難,但並不能排斥他擁有超高的智力潛能,學習和智商高低的關係並不是密切相關聯的。

創造力

孩子的創造力並不是天生擁有的,而是通過後天與人際、環境關係培養出來的。並且常常以創造性思維為主,爸爸媽媽需要引導來保護他們創造的想法和做法。

美國心理學家威特曼曾經做過這樣一項調研,他和他的團隊找到了1000多名高智商的孩子,並且從11歲開始進行跟蹤調研,直到他們60歲的時候,經過不停的智商測試、研究,這些智商高的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具有很強的創造力,並且有足夠的空間去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2010年,《新聞週刊》發表《創造力危機》一文:“98%的學前孩子都有創造力,但等統一進入學校教育的時候,僅有2%的學生可以保持着這種創造力。”所以爸爸媽媽不僅要多引導,還要多培養他們的創造力。

鼓勵孩子提問

如果寶寶經常像十萬個為什麼一樣問着問那,其實是寶寶們探索未知事物的過程,有了探索的需求,才會有求知的慾望,創造力也會不斷地提升。所以,面對寶寶的提問,爸爸媽媽可以試圖帶着他們一起去尋找答案,在這個過程滿足他們的求知慾、創造的慾望。

外出見識

紙上讀來終覺淺,爸爸媽媽們可以多帶寶寶出去遊玩,見識外面的世界;帶他們去探索、接觸大自然、只有接觸的東西足夠多了,他們才可以積累素材,在遇到事情的時候自發地去解決問題。

激發探索

寶寶們日常的“調皮搗蛋”其實是他們探索環境、探索未知、探索世界的具體表現,爸爸媽媽們可以準備一些適當的玩具讓他們琢磨、組裝,培養他們探索的慾望。

專注力

專注力和孩子的學習能力、好奇心、思考能力密切相關,關乎他們是否可以專心地做一件事情。

三歲前,我們可以通過玩遊戲來培養他們的專注力,如果寶寶一直在模仿一個行為、或者執着地聽同一個故事,那麼你一定要一遍遍進行重複、引導,千萬不要打斷他們的思路。

同時,孩子的不同年齡段,他們的注意力的時間範圍也是不同的,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延長時間,爸爸媽媽可以選擇繪畫、剪紙、玩具來引導他們的專注力。

模仿力

孩子天生就是模仿天才,不僅僅是他們的本能表現,也是他們聰明的一種象徵。

英國班戈大學經過一系列實驗發現,模仿能力越強大的孩子,頭腦越是聰明,注意力會更加集中,他們完成事情的效率也會更高。如果你家裏的寶寶開始學着大人説話,學着大人的動作,學着大人的表情,並且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形象,就證明他們的智商會很高。

其次,模仿能力強的寶寶具有強大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他們在模仿的過程中需要思考、觀察,手腦並用來完成一系列的動作;

第三,經常模仿的孩子,他們的思維能力得到了很好地額開發,並且表達能力也會有所提高。在自我學習的能力、情感上、幽默感上都會比平常的孩子更有優勢。

芽芽媽叨叨

每個孩子都是小天使,無論智商如何,我們都要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懷和愛心,通過外力的刺激,確實可以起到提高寶寶智力的發育,可是也要掌握寶寶的成長髮育規律,配合他們的興趣愛好。每一個孩子都自帶潛能,不要用智商來區分孩子的三六九等,而應該挖掘他們最擅長的部分,因材施教,才能他們發揮自己的優勢,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參考文獻

【1】 Alfred Adler,《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2】牧之,《兒童行為心理學》,台海出版社,2020

【3】李羣鋒,《兒童情緒心理學》,古吳軒出版社,2017【4】李羣鋒,《兒童性格心理學》,古吳軒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