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人體毫不起眼的一個小器官。很多人都知道,通過耳朵我們可以傾聽外界的聲音,達到和外界交流的目的。但是我們的耳朵,只能用來聽聲音嗎?
耳朵“鮮少人知”的作用:我們的耳朵上有着200多個穴位,緊密連接着我們全身的經絡、經脈和神經,除了通過耳洞可以聽到聲音外,還可以判斷身體是否健康,瞭解身體健康的相關的訊息。
《黃帝內經》記載,“視耳好惡,以知其性”。
也就是説:觀察一個人的耳朵,可以知道他身體臟器的狀態。中醫對耳朵有獨特的認識,不僅可以從耳朵的色澤、形狀等推斷人體的生理病理情況,還將耳朵分為不同區域,與人體各部位、器官相對應。
因此,耳朵自古以來就被人們稱為人體自帶的“養生丹”。
小小耳朵,心繫身體大健康
黃帝內經長沙馬王堆出土的醫書《陰陽十一脈灸經》中,也提到了耳朵與上肢、眼、咽喉相聯繫的“耳脈”。人體十二經脈中,有的經脈直接入耳,有的經脈分佈在耳廓周圍,有的經脈雖然不直接與耳聯繫,卻通過經別、別絡等與耳關聯,十二經脈均可直接或間接上達於耳。
各臟腑組織、器官在耳部均有相應的反應區,排列得密密麻麻,我們稱這些反應區為“耳穴”,區別於身體的其他穴位。
清代的《雜病源流犀燭》強調:“肺主氣,一身之氣貫於耳。”
人體的各個部位都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應的位置,當身體出現問題,耳朵的相關區域也會出現反應。正常人耳朵紅潤而有光澤,這是先天腎精充足的表現;反之耳朵乾澀沒有光澤,可能是由於機體腎精不足;耳朵顏色淡白者,常表現為怕冷惡風,手腳冰涼;耳朵紅腫者,多是“上火”的表現,常見於肝膽火旺或濕熱; 耳廓乾枯焦黑,多發於傳染病後期或糖尿病;耳朵的某些局部呈點狀或片狀紅暈、暗紅、暗灰等,則有可能是胃炎、胃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的表現。
當人體內臟或某系統發生病變時,會通過經絡影響到耳部,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現壓痛敏感點,局部皮膚出現變色,或出現鱗屑、充血、丘疹等反應。 這些現象既可作為診斷疾病時的參考,又可刺激這些部位以防治疾病。
“一身之氣貫於耳”,小小的耳朵上有多個穴位專門與全身經絡聯繫,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頭道湯專家研發團隊,經過數月自主研發論證,打破了傳統耳療的侷限,獨創耳絡排毒全息手法。
利用神經反射的原理,通過用搓、擦、提、壓、捏、捻等,對耳朵及周圍淋巴,施以柔和正確的按摩手法操作後,再配合艾灸雙耳,加強刺激耳穴上經絡穴位,讓耳廓中樞神經與身體對應部位產生有規律的應答反應,貫通全身氣血、温經散寒、温養五臟,不僅能防病養生,達到活血化瘀,排毒毒素的目的,更可美容養顏,延緩衰老!每天輕揉耳朵幾分鐘,等於全身做養生操!
頭道湯耳絡全息排毒療法,現已正式在全國所有頭道湯門店與大家見面,專業鑄就品質,專業幸福他人!要相信專業的才是最好的!
頭道耳絡全息排毒療法——核心功效
1、打通頭部耳絡,疏通全身穴位
2、改善失眠多夢,記憶力下降
3、改善頭痛、頭暈症狀
4、提高呼吸免疫功能,改善咽喉疾病
5、預防近視眼,有效改善視力
6、疏通頸下,腋下淋巴系統
7、緩解神經緊張
8、預防乳腺疾病
用專業,匠心精神,致敬每一個頭道專家!
尋根探源,本立道生
人通天地,脈通身心
體內無毒,百病不生
補氣養元,陰陽平衡
全息耳排,經典傳承
頭道精神,獨運匠工
用專業,致敬每一位專業致勝的頭道專家,匠心藝人!
市場洗刷,惟強者風采依舊,市場多變,逆流而行已經成為常態。2020,頭道湯依然負重前行,依然會伴隨頭道湯所有的合夥人一路前行!肩負使命,永遠拼搏!用專業,成就自我,幸福他人!
其他相關資料:
耳朵典故
《釐正按摩要術》察耳篇甚至:耳雖為腎竅,而五臟所結
《黃帝內經》視耳好惡,以知其性
《靈樞·脈度》:“腎氣通於耳,耳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東醫寶鑑》以手摩耳輪不拘數遍,所謂修其城廓,以補腎氣,以防耳聵。
《血證論》引陳修園之語説:“腎開竅於耳,而腎脈卻不上頭,腎與心交,假道於心腑小腸之脈以入耳中,名曰聽宮,為司聽之神所居。其形如珠,皮膜包裹真水。”-唐容川“腎主腦髓,耳通於腦,路甚直捷,所以腎開竅耳也。”
《嚴氏濟生方·耳門》説:“憂愁思慮,得之於內,系乎心。心氣不平,上逆於耳,亦致聾聵、耳鳴、耳痛、耳癢、耳內生瘡,或為聤耳,或為焮腫。”《古今醫統》説:“心虛血耗,必致耳鳴耳聾。”
(據《耳穴名稱與部位的國家標準方案》),全身器官組織在耳朵都有特定反射區。當軀體有病變時,往往會在耳朵相應部位反應出來。相傳,乾隆養生的方法之一就是每天早上起來搓耳朵。 每天堅持按摩耳朵10分鐘,有利於五臟六腑及全身的氣血循環,氣血通暢了,病痛就少了。”
《東醫寶鑑》説:“以手摩耳輪不拘遍數,所謂修其城廓,以補腎氣,以防耳聵
1、耳垂相當於面部,當內火上炎而致齒耳腫痛,或面部生癤時,可用雙手拇指揉捏耳垂,直至雙耳發紅發熱。每日2次,經常按捏耳垂,還有美容養顏作用。
2、正對耳孔開口處凹陷叫耳甲腔,此處相當於胸腔內臟器官,經常刺激這個部位,對心腦肺和血液系統有補益作用。具體做法是:將食指放到耳孔處,拇指放到耳的背面對捏即可,每日3次。
3、耳甲腔的上方凹陷叫耳甲艇,按摩此處有助消化,並有強腎健脾之功。
4、耳廓的外周耳輪相當於軀幹四肢,耳輪頂端凹陷處叫足趾,頸肩腰腿痛患者宜多按壓耳輪。
5、將耳輪向耳屏對摺時,耳廓的上緣為上尖端處,按摩此處有退熱、鎮痛、消炎、降壓的作用。
耳朵清陽之氣上通之處
耳與臟腑的生理病理聯繫中,以腎開竅於耳、心寄竅於耳、脾主升清以充養耳、肝膽之氣影響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