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的張雨綺,相信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像她一樣,擁有一個自信、勇敢的性格。
而孩子性格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決定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從每個孩子身上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
如果父母足夠細心,就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剛出生的孩子都是乖巧可愛的,但為什麼長大後,有的孩子依然善解人意,而有的孩子卻變成了“惡霸”,動不動就哭鬧,在地上撒潑打滾,不講道理。
其實哈佛大學經過37年的研究之後發現,孩子3歲之前會有兩個性格形成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重要時期,父母需要下狠心教育孩子。
第一個階段:孩子出生的七個半月到14個月孩子在出生5個月左右的時候,他哭泣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告訴父母,自己不舒服,不是餓了,就是生病了,又或是需要媽媽換紙尿褲了。
這個時候,媽媽只需要查看原因,並及時幫助寶寶解決,他就會停止哭鬧,而這個階段也是寶寶和母親形成依戀關係的時期,所以母親要給予更多的關愛和安撫。
同時研究人員也指出,寶寶在5個半月以內,無論怎樣寵他都不為過,都不會造成溺愛的現象。
但過了這段時期之後,寶寶就會變得更加“聰明”,因為此時他學會了一項新的本領,就是利用自己的哭聲,來尋求家人的陪伴和抱抱。
也就是説,這時的孩子能夠感受到自己的需求,並且利用自己的方法來達到目的,從而實現操控父母的目標。
當孩子到了七個半月的時候,這種哭聲就會“發酵”,開始變本加厲,由於這時孩子的哭聲“動機不純”,所以即使父母過去哄他,也不會有很好的效果,甚至會越哭越厲害。
那到底要不要哄,要不要抱?研究人員認為應該分情況。如果情況嚴重,那需要及時抱;如果是其他情況,可以先嚐試用語言安撫寶寶的情緒,然後再看。
而七個半月,已經進入了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父母需要做4件事情。
首先是父母要多給孩子創造玩耍的機會,當好奇心被滿足之後,他們就不會感到無聊了,也就不會天天哭着求陪伴了。
其次是如果孩子是因為摔傷而引起的哭泣,而且情況比較嚴重,那父母要及時過去安撫孩子的情緒。
再次是對於孩子的破壞行為,父母要堅決説“不”!如果孩子不聽,可以固定住他的上肢,讓他動彈不得,然後對他進行紀律訓練。
最後是父母在該立規矩的時候,不要拿朋友的姿態面對孩子,而是要有絕對的“話語權”。
第二個階段:孩子出生的14月到24個月孩子比我們想象得更聰明,在1歲或2歲的時候,他們就能摸清自己父母的脾氣,甚至可以觀察到父母每個動作代表的意思。
在這個階段,孩子已經有了主權意識,能夠對父母説“不”了,此時孩子會變得“偏執”,開始嘗試挑戰父母的底線,以獲取自己的利益。
而這個階段是父母比較頭疼的時期,不知該如何是好,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給了父母兩個建議。
一是給孩子更多的自由選擇權,在家長允許的範圍之內,讓孩子選擇自己想要的東西,讓他覺得自己擁有掌控權,但底線不能觸碰。
二是發現孩子有不良習慣,要及時制止,而且一定要制止住,因為孩子超過2歲後,就會減少對父母的試探,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同伴。
所以,父母在3歲之前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否則後期就很難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