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家人的關係,就是手心和手背,不管説任何話,做任何事情,其初衷就是為了家庭更好。
俗話説:“人與人走得太近,就是一場災難。”
很多家庭,因為家人天天在一個屋檐下生活,不斷把雞毛蒜皮的小事放大,漸漸變成了仇人。
如何化解家庭矛盾,讓親情持續保鮮?看似簡單,其實並不簡單。包含了金錢、父母的偏愛、事業發展、房屋和存款的處理、學業等多方面的因素。
古人説:“事急則緩,事緩則圓。”也就是告訴我們,待人處事冷一點,慢慢來,家庭反而更加有福氣。
02
感情濃烈時,學會冷淡。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處理感情的方法,叫“斥力至吸力原則”。
當你很愛一個人的時候,不要猛烈追求,否則你過分的熱情,會讓對方覺得你毫無價值,讓他越來越高傲。
遇到死活都追不上的人,那就停下來,讓他失去被追捧的高傲感,再試探着接觸。
過分的追求,不會增加吸引力,而是會讓人反感。因此,保持距離,緩一緩,感情就温潤如玉了。
任何一種感情,都不能太濃烈。否則就像飛蛾撲火一樣,在飛蛾和燭光擁抱的那一刻,香消玉損了。
比方説,在兒女成年之後,父母不能過分插手他們的私事,不要以愛的名義,綁架兒女的言行和小家庭。而是不遠不近地看着,在兒女需要的時候,才出手。
父母和兒女最好是分家,不要引發婆婆和媳婦的仇怨。各自回家做飯,尊重各自的習慣,日子就舒服了。
03
發生矛盾時,保持冷靜。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不管你如何努力經營家庭,也不能避免所有的矛盾。
三國末年,司馬炎和諸葛靚小時候是好友,一起在魏國生活,後來司馬炎娶了諸葛靚的姐姐為妻。
諸葛靚的父親,反對司馬家族的勢力,導致兩家人反目成仇。諸葛靚離開魏國,去了吳國當差。
晉朝成立後,司馬炎當上了皇帝。但是他念及親人的情感,連續多次派人送聘書,希望諸葛靚入朝為官。雖然,諸葛靚拒絕了司馬炎的聘請,但是家人還是吃了好幾回團圓飯。
靜下心來想一想,一家人哪能説兩家話。即便有深仇大恨,也是可以和解的。
俗話説:“此一時,彼一時。”
不管經歷了什麼,只要後來不再翻舊賬,過了冷靜期,彼此就能再次好好相處了。
冷靜下來想一想,你一定會發現,一地雞毛的生活,不是因為家裏發生了天災人禍,而是一些很小的事情,都被放大了,成為了內心的一個“梗”。
想明白了,你就釋然了,低下頭,認個錯,矛盾就會緩和很多。
04
互幫互助時,適度冷漠。
《菜根譚》有言:“倫常本乎天性,不可認德懷恩。”
父母關愛兒女,兄弟姐妹互相幫忙,都是合乎情理的事情,不要期待得到回報。
如果幫忙都要分清內外,還要討價還價,家裏人就變成了賣小菜的攤販。
比方説,弟弟借錢給哥哥。也許好幾年,弟弟都沒有能耐還錢,哥哥也不會催要;弟弟很落魄,但是他不會賴賬。關於利息的事情,多一些少一些,都沒有關係。哥哥是一個富人的話,會主動減免利息。
幫忙的關係,不要太較真了,否則就變成了“燙手的山芋”。
要麼不幫忙,既然幫了,就不要計較。幫忙之後,不要常常提起自己的好,也不要説對方的閒話。大家心中有數,就行。
05
怒氣衝衝時,潑點冷水。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對夫妻鬧離婚,他們相約去辦離婚手續。
到了辦事大廳,兩個人把協議書籤好了,忽然發現,男人沒有帶身份證。女人很生氣,罵了幾句。
男人厚着臉皮説:“我也是第一次離婚,經驗不足,請原諒。”
女人回到家裏,想了一整夜,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上班了,沒有再提離婚的事情了。
托爾斯泰在《閲讀之鑰》裏寫道:“憤怒使別人遭殃,但受害最大的卻是自己。”
對着家人生氣,毫無意義,無非是把感情傷害了,也讓自己很長一段時間,非常難過。
自己生氣的時候,來一勺冷水,頭腦不發熱了,怒氣就少了三分;家人生氣的時候,你給自己一瓢冷水,讓家人狠狠地生氣一次,你不去反駁,怒氣就落在了石頭上,不會有任何結果。
06
在深圳的雅昌藝術中心,曾經辦過一次展覽,主題是“向心的斥力”。
活動的策劃人鄧彬彬介紹,展覽的理念就是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向心,就是把一座城市當成一個特定的空間,吸引四面八方的人來創業致富,觀賞;斥力就是所有的藝術家,都是獨立的,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也有創作的方式方法,不會雷同。
一個家庭,不也是一座“城市”嗎?房屋就是空間,父母、兒女和孫輩就是獨立自由的藝術家,各自在不同的路上行走,用不同的方式賺錢。不管一家人走多遠,大家的心都一直向着家庭。
歌德説過:“無論是國王還是農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
人與人相處,誤解、非議、窮困,在所難免。有個人想不通,就生氣;有的人很計較,就鬧心;有的人氣不過,就離家出走。
每個人都想做自己。既然是這樣,你就嘗試改變自己,把矛盾放下來,和家人保持距離,學着忘記過去。
冷一點,再冷一點,困擾你的一切,都消散了。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