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電視劇《想見你》熱播,裏面典型的乖孩子陳韻如,生活裏聽話、懂事,在家按時叫弟弟起牀,幫媽媽料理家務,在學校遵守校規,不做任何出格的事情。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乖孩子”,她的性格卻是沉悶、黑暗的,活得也很掙扎很痛苦。
我身邊的朋友看完這個劇都深有感觸,從小很乖的孩子,是大人理想中的孩子,不折騰、不鬧心,説什麼話都聽,讓做什麼事都做。但是,這樣的孩子長大反而容易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心情長期處於憋悶的狀態,容易出現心理疾病
我們仔細想想,孩子什麼樣才叫“乖”?就是他聽你的話。列舉一個場景,一個孩子吃飯時,他説吃飽了,但是你認為他沒吃飽,或者説他沒有吃足夠的量,就勸他再多吃一口,然後孩子皺着眉頭多吃了一口。這種情況,孩子就是“乖”。
孩子乖,等同於服從安排,不去反抗、不去逾越,所以“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孩子的天性。孩子必須按照別人的要求去做事情。一個很乖的孩子,習慣了服從,習慣了掩藏自己的想法,他心裏能不委屈憋悶,出現問題嗎?所以,乖孩子容易產生心理疾病。
習慣了順從,長大容易逆來順受
乖巧、好説話,是一種性格,也是一種處世態度。從小很乖的孩子,往往是在高壓管教下,習慣了循規蹈矩,自主性就會被磨滅,創造性也會變得不足,變得逆來順受。
舉《想見你》中陳韻如的例子,她因為個性的原因,很沉悶,同學都不喜歡跟她玩,但是她習慣了逆來順受,更加的獨來獨往。但是,後來性格活潑的黃雨萱穿越到了她的身上,面對同樣不討好的交際環境,主動出擊打破社交尷尬的局面,還跟同學交上了朋友。太乖的孩子習慣了逆來順受,讓自己的生活越走越窄。
太喜歡討好別人,長大越習慣取悦於人
孩子表現出乖巧,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到家長的表揚和喜愛,這是一種“討好”的心理。孩子喜歡討好人的心理,一旦在心理根深蒂固,他就會呈現出一種“假自我”的狀態,喜歡迎合別人。
孩子習慣討好別人,長大後在工作、愛情當中,他都是一個非常卑微的角色,他不敢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他不想別人因為他不開心,結果他就成為了一個“老好人”,這樣的孩子難以過得幸福,還容易吃虧。所以,小時候太乖的孩子,家長不要高興得太早。
【話題討論:你覺得乖孩子長大以後,還會遇到哪些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