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團媽
俗話説“3歲看大,7歲看老”,七歲,是孩子們從幼兒園畢業進入學習的新的階段,7歲的小孩在性格上也已經有自己的方式了。
紀錄片
《關鍵的7歲》
拍攝了澳大利亞的一項兒童縱向研究,通過觀察11個7歲孩子的成長過程,來看到孩子們的思維方式和性格影響的緣由。
戳圖片觀看影片
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人生意義和目的,同伴羣體在我們的人生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紀錄片帶着這樣一些問題展開:
外向的人和內向的人是否有不一樣的優勢?男孩與女孩的玩樂方式為什麼如此不同?隨和的氣質能夠幫助我們應對各種人生挑戰嗎?氣質的塑造對孩子有何影響?
在這個觀察研究的過程中,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育兒問題,
團媽總結了幾個可以借鑑的點,分享給每一位家長~
加入同伴羣體,使我們有歸屬感和身份認同,並且不會感到孤獨,7歲的小孩同樣如此,儘管有着不同的性格特點,但是讓他們感到生氣或孤單的原因是相似的:沒有朋友和自己一起玩。
西婭是一個精力充沛的外向孩子,擅長交際,從不怕生,隨時充滿活力,然而,外向的西婭有時會過於強勢,喜歡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但行為學家認為她的大膽直率會讓她忽視他人的想法,她需要明白分享合作的意義。
相反,五胞胎之一的本是一個內向的孩子,喜歡獨處,但是他並不是排斥社交,而是需要獨處的時間去發散他的創造力,同時,他的創造力能夠讓他獲得內心的自信。
可以看到的是,不論是外向還是內向,對於社交活動的影響並不大,建立友誼更為重要的條件之一,是同理心。擁有同理心是能夠設想自己處於他人的困境,感受到他人的情緒,可以説是各種人際關係的核心。
通過實驗,能夠看到片中小孩的內心情感波動,七歲的兒童已經學會了很多東西,由此看出,同理心能夠有助於社交關係。
片子中,有一個被父母寄予了太多期望的孩子,他的媽媽認為自己的孩子屬於比較被動的性格,對於教育,她有着自己的主導權。但是真正在實驗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個孩子遇到障礙並沒有早早放棄,而是一直嘗試堅持到了最後。
同樣,女生和男生被認為有着不一樣的性格底色,家長們也通過性別來給孩子判定標籤,但是,夏因的父母認為:“人們一直對不同的性別有着不同的期望,男孩子要當消防員或者警察,女孩都是公主或是護士,我們家從來不來這一套。”
所以,即便我們內心清楚知道孩子是什麼樣的氣質,也一定不要給孩子急於貼上標籤。
雖然性格氣質會影響孩子的行為,但是並不一定是決定因素,給孩子更多的時間去嘗試,才會幫助他們觸碰到自身發展的各種可能性。
比如在遇到困難時,性情不定,活潑好動的孩子比那些穩重的孩子更難適應,更難進行自我調節。所以,我們在對孩子有要求的時候,也要考慮到孩子的氣質方面的因素,而不是一味的苛責。
每一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孩子易激動、性子烈,對家長來説就是一種考驗,對其他孩子輕而易舉的事情,他需要花更多的意志力來調節自身。
比較有趣的一個例子是,片中的丹尼爾,在家庭被認為是有強迫症的孩子,一定要滿足他的某種秩序需求,否則可以哭鬧2個小時;但是,在片中的實驗環境,當丹尼爾的畫作被破壞的時候,他也能做出很好的調節。
因為丹尼爾有一個很積極的學校環境,這個環境中一切都井然有序,而他們被期待的目標通常也很明確,這樣孩子更能夠從容地自我調節。
其實,生活中適當出現一些挫折,對孩子來講並不是壞事,也能夠幫助孩子建立心理彈性,而7歲的孩子,已經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堅強了。
儘管同伴很重要,但是一個穩定的家庭環境,可以讓孩子更放心去探索這個世界。
片中有不少的家庭,孩子在幼年時期,遭遇到了父母離異,或者家庭陷入困頓,其實這樣的變故對孩子的發展很不利。
“兒童的發展需要可靠穩定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兒童才能放心探索,在日復一日的練習中,掌握各項生活的技能,而不必應對突然發生的變故。”
懷亞特才七歲,家庭就出現了好幾次的鉅變,親生父母的離異,弟弟的患病,不穩定的屢次搬家等等,這些都是性格形成的因素,但還好的是,即便遭遇挫折,他們的父母依然微笑、堅強勇敢的面對生活。他們非常重視要讓自己充當孩子的榜樣,做出正面的影響力。
一對父母因為失業而重拾學業,並且成功獲得學位,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認識到了,原來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改變生活。孩子對未來的期望變成了成為一名科學家。
其中一位孩子一直以自己單親媽媽為自豪,以她為榜樣,努力地完成學習任務,讓媽媽也為她自豪。因為她自身的努力,她也擁有了遠大理想的信心。
不同的孩子身上都能看到不同的特質,和他們身上未來無限可能的潛質,由此感嘆教育的重要性。
團媽認為,七歲的小孩,可能在大人面前只是不懂事的孩子,但其實,通過這部紀錄片裏的各種實驗,可以看到的是孩子們性格的養成,氣質的修煉,都已經有了一個較為完整的雛形,在這個階段,更好的教育不是試圖
掰正
大人們自以為是的想法,而是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需要什麼,去觀察孩子的性格氣質,幫助他們提高自我調節的能力,形成良性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