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5歲的娃發熱抽搐不止,媽媽靈機一動,卻把娃給害慘了

由 務高林 發佈於 健康

來源:深圳市婦幼保健院


“娃燙傷了塗牙膏”、“被門夾傷手指,往傷口撒胡椒麪止血”、……

看到娃有個“小意外”,很多家長一下子陣腳就亂了。第一反應不是找醫生,而是把自己聽説的各種“急救知識”派上用場,也不管到底靠譜不靠譜。殊不知,有些錯誤的急救方式,其實暗藏“殺機”!

5歲的娃抽搐不止、翻白眼,媽媽靈機一動,卻把娃給害慘了!

君君(化名)是個5歲的小朋友,最近被弟弟傳染了皰疹病毒發燒了。

10月26日晚上,上一秒還睡着的君君,突然全身不停地抽搐,雙眼向上翻白,牙咬得緊緊的,手也拽得緊緊的一直在抖,怎麼叫都不答應……

這可把一家人嚇壞了。

“呀!娃娃這是怎麼了?”

“快!快!快拿個東西來,千萬別讓他咬了舌頭……”

之前就聽隔壁三姨老公侄子同學的老婆説:“抽搐關鍵是不能咬到舌頭”。

於是君君媽立馬找出一雙筷子,還細心地翻出家裏的紗布纏上製成壓舌棒,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塞進了君君嘴裏。

過了會兒,抽搐沒停下來不説,口腔牙齦全被壓舌棒這個外來物弄傷了,滿口鮮血,君君媽更是慌了。

一看苗頭不對的君君媽,趕緊打了120。

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接到120調度後,立即出動急救車。

同時急診醫生在電話中指導君君媽,讓娃保持平躺、側卧,不要隨意挪動,記錄娃的抽搐時間。

等醫護人員趕到時,君君還在抽搐,因不當的急救處理方式,導致君君口腔破損非常嚴重,唾沫混着血液,差點堵住氣管導致窒息。

醫生給孩子緊急處理後,君君媽抱着娃上了救護車來到醫院進行後續的治療。

好好的娃怎麼突然就“抽風”了?

驚厥,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抽搐”“抽風”“驚風”,是兒童常見的急重病症,6歲以下兒童的發生率約為4~6%,較成人高10~15倍。

其中,熱性驚厥是由於高熱38℃以上導致的腦部缺氧而引發抽搐,小朋友最容易發生的就是熱性驚厥。

另外一些病毒、細菌進入腦部引發顱內感染,也會導致腦神經異常放電從而抽搐。

驚厥是急診症狀,必須立即緊急處理,如果抽搐時間長或者次數多,會對寶寶的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損傷,但處理方式一定要正確,深圳市婦幼保健急診科鍾慧君醫生提醒各位家長,一旦發現娃驚厥抽搐,

首先,千萬不要這樣做!!!

01“只要我得夠快,娃就咬不着”?NO!

跟君君媽一樣,害怕娃咬着舌頭就急着往娃的嘴裏塞壓舌板的家長可不少,甚至還有手指摳喉、灌油、灌水、喂藥等,還有為了促醒發熱抽搐的孩子,往娃嘴裏灌半杯滾開水的……

説真的,娃抽搐時咬到舌頭的概率,可能還不及買彩票中獎的概率高。

盲目地向抽搐的娃嘴裏塞東西,只會增加一些意外的風險,輕則會劃傷口腔粘膜造成出血感染,重則會因為血液和異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嚴重會危及生命。

還有,用手指摳喉嚨,也絕對不可以!!!

一方面可能會咬破,甚至咬斷手指;另一方面因為伸進孩子喉部的手指可能會導致孩子窒息,而且還會造成迷走神經強烈興奮而造成心臟停止跳動,如果得不到及時搶救,也極有可能導致死亡。

02“只要我按得夠緊,娃就抽不動”?NO!

按壓抽搐的肢體,只會引起肢體骨折等,抽搐幅度、時間並不會縮短。

還有,抽搐時挪動娃只會造成二次傷害,如磕碰、骨折等。當娃所處的環境沒有危險時,不要隨意挪動。

娃突然“抽風”,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大多數抽搐或驚厥發作其實是短暫的,具有自限性,一般1~2分鐘內症狀就會緩解,很少超過5分鐘,這時候家長要做到是↓↓↓

•讓孩子保持側卧,鬆開衣領,頭轉向一側,這樣能保證呼吸道暢通,讓嘔吐物或者分泌物流出,防止嘔吐造成誤吸、嗆咳、窒息。

•儘量挪開娃身邊可能危及到他們的物品,做好安全防護,避免碰傷、摔傷等。

•家長還可以仔細觀察孩子發作時的症狀,如眼睛具體看向哪邊看、頭向哪側轉以及抽搐是從哪側先開始等等。

•減少對患兒的刺激,保持安靜,記錄抽搐時間,最好用手機把孩子的發作情況錄下來,就診時拿給醫生看就更直接。

•呼叫120!無論是抽搐少於5分鐘的驚厥,還是抽搐持續時間超過5分鐘仍不能緩解複雜驚厥,均需就診明確原因,讓醫生尋找病因,更有效地控制驚厥,防止寶寶再次抽搐。

寶寶在家裏發生抽搐,聰明的寶爸寶媽應懂得及時給予正確處理,減少額外傷害,及時就診。

#超能健康團##醫師報超能團#

免責聲明:轉載本文系出於傳遞信息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已在顯著位置註明來源和作者,如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請與小編聯繫進行處理。我們對所轉載文中的觀點保持中立,不對文章觀點負責。所載內容不作為治療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