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能力是孩子的核心競爭力,家長早點知道怎麼做,避免將來收穫的是悲哀
今年的教師節,我7歲女兒自己手工製作了賀卡送給她的任課老師,讓我感覺到特別的驚喜和欣慰。很多哲學家,從西塞羅到塞內加、阿奎奈、斯賓諾莎、霍布斯、休姆,再到康德,都認識到表達感恩的能力不僅是社交禮貌,也是一種核心競爭力。
但是現實生活中也是經常上演現實版農户與蛇的故事。幾年前有這樣一則電視新聞,上海浦東機場發生一幕慘劇,赴日留學5年的25歲青年汪某對前來接機的母親連刺9刀,致其當場昏迷,生命垂危。究其原因是母親無法繼續為其支付在日本留學的高昂費用。在此之前,這位母親省吃儉用,變賣家產承擔了兒子在日本留學5年的費用,累計花費了150萬多,家裏債台高壘,已經無法繼續支撐兒子在日本的高昂學費了,母親竭盡全力為孩子付出了全部,當無法滿足孩子要求時,卻換來了孩子的仇恨。自己當成“心頭肉”親手養大的孩子,長大後成了壓榨自己,嫌棄自己,甚至仇視傷害自己的白眼狼。不知道為孩子操勞了一生的父母心裏是何感想。
前兩天我在豆瓣小組看到了一個讓所有父母都心驚膽跳的小組,小組名叫“父母皆禍害”。小組成員表達的全是對父母的憎恨和抱怨,有説父母窮的,抱怨父母給不了自己想要的,言語中對父母的怨恨讓我看的是心驚膽跳。給我最深的感覺就是他們覺的父母所有的付出都是應該的,如果哪一天父母付出的不夠多,他們就會心生怨恨。這樣的孩子以後怎麼可能會變成感恩的人,他們最終會成為一隻白眼狼。
對一個家庭來説,父母是根,孩子是果實。如果果實出了問題,多半是根也有問題。孩子不懂感恩往往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為什麼付出越多的父母,往往養不出感恩的孩子?答案很簡單,因為父母只關心吃飽穿暖,只關心孩子學習成績,卻忽略了對孩子感恩的教育。時間長了,孩子會形成父母的付出是應該的,更不會去感悟成人世界的不容易。不知道感恩的孩子,父母付出再多,孩子都會坦然受之,不會產生絲毫的受之有愧感。一旦這種狀態被打破,他們就會心生怨恨,以致於做出極端的行動。
天下的父母們,如果你愛孩子,一定要教孩子學會感恩。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能心存感激,懂得感謝的小孩情商相對比較高,他們具備熱情、堅定、機靈、細心的特質且更加有活力,這些小孩也更傾向樂於協助他人。
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的言行特別是父母的行為對孩子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要想讓孩子懂的感恩,父母必須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孩子學會感恩。孩子的模仿能力及向上那種學習的能力是非常強的。
1、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感恩
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親戚、鄰居串門。父母在言語交談中真心的表達自己的感謝。在和孩子的交流中,也記得要經常使用“請”和“謝謝”。同時經常提醒孩子,當別人幫助我們拿東西,給我們讓座時,都要教孩子説“謝謝”。
一家人聚一起的家庭時光裏,父母要留意引導孩子進行感恩,比如,媽媽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就可以引導孩子通過言語感恩媽媽。比如:“媽媽今天做的菜真好吃,媽媽辛苦了”。孩子過生日的時候,爸爸送禮物給孩子。引導孩子:“謝謝爸爸送的生日禮物,我好幸福啊”等生活裏的片段。當感恩成為一種習慣,你會隨時隨地發現生活中的美好。自然而然的感到幸福。
在各種實踐活動中,父母要有意識的抓住時機,啓發、誘導孩子對別人的利他行為進行識別和感受。另外,家長還可以給孩子講短小精悍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話故事或名人名家的傳記。
2、培養孩子體會他人辛苦付出的能力
父母在做家務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一起做家務。通過做家務,可以知道一家人一起過日子,許多事情要共同完成,培養合作精神。做家務要付出辛苦汗水,讓孩子從小知道父母的辛苦,只有切身體會才能感同身受!不是親自體會的感覺,任再多的言語詞彙也不能正確傳達這中間的意義。懂得了父母的辛苦,才會從心裏感知父母的愛,才會由己及人。也可以邀請孩子一起去父母工作單位親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艱辛,掙錢的不易。
我女兒從二週歲起幫我拿碗筷,掃地,一起疊被子,自己整理玩具,自己穿衣服係扣子,穿襪子。基本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都很好。而且一直是這樣。
3、積極帶領孩子參與愛心項目,學會慷慨和分享
獻愛心不是簡單的捐款,父母要去尋找孩子能夠親身參與的幫助他人的事情,比如去敬老院做些義務勞動,去流浪寵物中心或者給生病的鄰居手工做一些食物送過去。另外可以讓孩子把自己不需要的舊衣服,玩具,書籍捐贈給有需要的小朋友。日常生活中,教會孩子和小朋友分享糖果、玩具等。
在孩子切身參與的過程中,及時和孩子保持溝通,和孩子聊一聊幫助別人給孩子帶來的感受。
4、引導孩子閲讀有關感恩的一些書籍、文章、故事等
認知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命運。教育家朱永新曾説:“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閲讀史。”通過引導孩子閲讀建立孩子對感恩的認知。從而最終在意識形態層面建立起感恩的認知。
讓孩子學會感恩,讓他心存感激地面對這個世界,學會愛他人,這不是父母的自私,而是對孩子未來生活的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