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碧根果卡在孩子氣管,醫生緊急“拆彈”救命

由 無英 發佈於 健康

極目新聞2月3日訊(記者晏雯 通訊員寧亞飛 杜巍巍) 1歲4個月的患兒揚揚莫名出現咳嗽喘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兒II科專家團隊“火眼金睛”識別其為氣管異物,並緊急使用兒童電子纖維支氣管鏡,將罪魁禍首——一塊約1釐米的碧根果取出,患兒轉危為安。而家長卻對孩子吞食異物,全然不知情,只是因為孩子咳嗽不止,才來醫院就醫。

專家提醒,年關將近,這段時間是兒童異物誤吸高發期,家長要加強對嬰幼兒的監管,出現異物嗆咳等情況要及時就醫。

2月1日上午,家長抱着小揚揚急匆匆來到人民醫院兒科就診,兒II科主任姜毅教授詢問得知,患兒一週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咳嗽,有痰不易咳出,還伴有喘息。前面在其他醫院看過,還吃了藥,一週了也不見好轉,反而越來越重。

姜毅教授帶領團隊分析,揚揚極有可能是支氣管異物導致的症狀。雖然家屬一再否認孩子有“嗆咳史”,但姜毅教授憑藉經驗判斷,並反覆勸説家長儘快為孩子進行CT胸部平掃+支氣管成像檢查。2日中午,醫院放射科緊急彙報檢查結果:“考慮右側主支氣管腔內異物”,證實了醫生的判斷。


如不及時取出異物,孩子輕則重度感染,重則危及生命。緊要時刻,姜毅教授帶領團隊決定立即開展兒童電子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和異物取出治療。


梁章武、陳江南醫生在劉曉琴護士長配合下,為患兒實施局部麻醉後,姜毅教授果然在小揚揚右側氣管內發現了異物,僅用5分鐘就取出了這個“肇事”異物碧根果。術後患兒無不良反應,咳喘明顯好轉。不過,事後揚揚爸媽還是鬧不明白,這不大不小的碧根果,怎麼就鬼使神差鑽進氣管了呢?


據悉,卡入異物佔兒童致死率的2%-3%,兒科專家總結出的兒童十大“異物殺手”包括花生、瓜子、硬幣、筆帽、魚刺、雞骨頭、紐扣、電池等。


姜毅教授提醒家長,每年春節寒假都會接診不少氣管異物的患兒,這些患兒絕大部分都是吃了堅果類的食物被卡,最為常見的就是瓜子、花生、開心果等。因此,不要給3歲以下兒童進食乾果(花生、瓜子)和葡萄乾等,因為兒童咀嚼吞嚥功能不完善,一旦孩子進食時大哭、大笑,有可能因深吸氣進入氣管。

遇到孩子進食異物,包括不該吃的藥物,家長第一反應是催吐:用手指、勺柄、筷子等刺激孩子咽部催吐,儘可能吐出誤服異物。如果寶寶無法自主吐出,家長第一時間可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儘量幫助孩子排出異物。如還是無法排出,應立即送往醫院進行救治,期間切勿喂水餵食,減少對食管、氣管黏膜的二次損害。

姜毅還提醒,如發現兒童長時間無明顯誘因的咳嗽,家長應提高警惕——“真兇”可能是孩子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誤食誤服了異物。這種情況下應立即前往醫院進行相關檢查確診並及時治療。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兒II科近兩年已開展兒童電子支氣管鏡檢查及肺泡灌洗治療500餘例,開展的纖維支氣管鏡異物取出術,更是挽救眾多患兒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