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父母從孩子一出生就在思考如何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不同的人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家長堅守着傳統的教育方式,一直認為棍棒底下才能養出優秀的孩子。但是真正懂教育的父母,一定是會用自己榜樣的力量去引導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寶媽媛媛有一個三歲的兒子,對她來説每天帶孩子出門最頭疼的事情就是搭乘公共交通。孩子到處跑來跑去不僅給行人造成麻煩,也讓自己覺得心煩,為此媛媛沒少給孩子講大道理,但是三歲的孩子哪能聽得懂這麼多,當下改正之後下次還是這樣。但是前幾天在公交車上看到的一幕不禁讓媛媛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原來,在公交車上,一位媽媽抱着孩子在讀書,嘈雜的人羣聲對兩人沒有絲毫影響,依舊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裏。看來,比起對着孩子講一堆道理,不如自己以身作則來的實際。
這就是父母對孩子起到了一個帶頭作用,在另外一種意義上,父母就像是孩子的老師,有時候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會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別再用"棍棒式"教育,學會"支架式"應援法,才是促進孩子發展的最佳途徑。
什麼是"支架式"應援法?"支架式"教學是在建構主義的理論基礎上提出來的,原本運用於教師對孩子的教學上,以孩子為中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指的是一步一步引導孩子,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小線索。運用到家庭教育中,就是從以身作則開始,幫助孩子逐步地發展自己的能力,學會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支架式"應援法三步驟第一步:以身作則
沒有什麼比父母做給孩子看的教育影響來得更加直接,不少父母覺得我自己會也沒什麼用,孩子又學不會。其實不然,通過日常的生活中,孩子會根據大人的言行舉止來默默地模仿學習。父母教育孩子不需要多少冗雜的大道理,身教重於言教,成為孩子的榜樣然後再告訴孩子:我已經做到了,你一定會做得比我還要出色。
第二步:適當引導
父母給孩子做好表率的同時,還要給孩子提供適度的引導和幫助,避免孩子自己在錯誤的路上一直摸索。無論父母平時工作有多麼忙碌,都要抽出親子互動的時間,聽聽孩子最近發生的事,幫助孩子一起解決最近的苦惱,這樣不僅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關係,還可以幫助孩子建構起正確的人生框架。在平常的生活中,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閲讀書籍,去户外活動,慢慢培養起孩子的能力。
第三步:學會放手
當孩子已經成長到具有自己的認知能力的時候,家長就要開始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不要過多地干涉。有些父母怕孩子受到失敗,什麼事都要幫孩子安排好。其實這樣只會把孩子養成一個"巨嬰",即使事情的結果不盡人意,但是孩子會在過程中學得寶貴的經驗,下一次遇到同樣的事情就不會再犯錯,吃一塹才能長一智。
不難發現,比起空無地講大道理,這種"支架式"應援法會更容易讓孩子接受,相對實施起來的效果也會更好。
那麼,父母在運用"支架式應援法"時要注意什麼?第1、把握每個時間段的時機
"支架式應援法"講究的是循序漸進,不可本末倒置,最終不僅會造成孩子的教育問題,還會讓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失去信心。在孩子可以做到的能力範圍內,儘量讓孩子自己獨立動手完成,這樣才是促進孩子能力發展的最大保證,如果什麼事情都幫孩子考慮周到,孩子就會形成事事都要依賴於他人的習慣。
第2、將自己的期望值放低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課題,這種東西沒有辦法短時間就能看到效益,因此父母也不要因為短時間看不到成果就對孩子感到失望,成功都是需要一點一點累積出來的,只要打好紮實的基礎,陪孩子一起建構正確的價值觀念,對孩子來説才是有益的。
第3、接受孩子的失敗
沒有誰是完美的,任何人都會犯錯誤,對於孩子的錯誤,父母不要太過嚴苛,最重要的是能讓孩子在錯誤中得到經驗,學會成長。
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應該趁早丟棄傳統的棍棒教育,用更多的耐心和愛護去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同時自己也要做好榜樣,讓孩子成為更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