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幾種行為,其實是和父母疏遠了,別再錯當成“懂事”

相信大家都聽到過中國式父母用“懂事”、“聽話”來誇孩子,而這樣的話語,真的是誇讚孩子嗎?“懂事”、“聽話”在大人眼裏,意味着孩子百依百順,不能有自己的主見,凡事都聽父母的。然而,這隻會讓孩子離優秀越來越遠。


孩子這幾種行為,其實是和父母疏遠了,別再錯當成“懂事”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非常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傾聽。但如今很多父母忙於工作,並沒有充足的時間來陪伴孩子。孩子在缺失父愛母愛的環境中,漸漸成長起來,大多都會變成父母所希望的那種“懂事”“聽話”的模樣。

事實上,這是很多家長對於早教的誤區。如果孩子表現出來了超過他年紀的行為,家長就要細心觀察了,而這並不代表孩子有多“懂事”,而是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遠的前兆。


孩子這幾種行為,其實是和父母疏遠了,別再錯當成“懂事”



孩子越來越不話癆,是“懂事”嗎?

孩子在語言發展快速期的時候,非常需要語言的刺激,才能提高孩子的詞彙量、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很多家長忙於工作,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孩子交談、給孩子讀書,於是對於孩子的話癆行為,很容易表現得不耐煩。

同時,家長會有意無意的誇讚話比較少、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甚至讓自己的孩子也跟着學習。當孩子發現父母對自己不理睬,不誇讚自己語言天賦的時候,漸漸地,也就不會再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了。


孩子這幾種行為,其實是和父母疏遠了,別再錯當成“懂事”



這代表孩子理解父母、變得懂事了嗎?如果家長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這隻能説明,孩子在疏遠自己,親子關係也會越來越冷淡。等到孩子成長到青春期或者成年,家長再意識到缺少溝通所帶來的弊端的話,那就太晚了!


孩子這幾種行為,其實是和父母疏遠了,別再錯當成“懂事”



孩子不再主動尋求父母幫助,是“懂事”嗎?

父母作為孩子最信任、最理解自己的人,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難、受到任何委屈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自己的爸爸媽媽。於是就會去尋求家長的幫助,然而很多父母忙於工作的同時,會嫌孩子給家裏添亂,於是並不伸出援手。

久而久之,孩子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都會因為不想讓爸爸媽媽操心、不想給他們添麻煩,而全部自己承擔後果。而這並不代表孩子變得懂事,而是説明親子之間越來越疏遠。家長要知道,他們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32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這幾種行為,其實是和父母疏遠了,別再錯當成“懂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