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被父母“餵飯”,潛藏隱患真不少,第一個傷害的就是脾胃

“餵養”,真的需要父母一口口喂嗎?

追着孩子餵飯,似乎在我國不少地方都是一項“傳統”,尤其是老一輩的人,為了讓孩子多吃,每餐都端着碗追在孩子身後,樂此不疲。雖然這樣做看似讓孩子吃飯了,但是隱藏的危害,同樣也不少。

孩子經常被父母“餵飯”,潛藏隱患真不少,第一個傷害的就是脾胃

孩子經常被父母“餵飯”,潛藏隱患真不少,第一個傷害的就是脾胃

樂樂是家裏的獨生子,從小就被家裏人當寶貝養着,尤其是奶奶,更是將孫子寵到了極致,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形容也毫不誇張,以至於現在已經4歲的他,還不會自己吃飯。

其實,從樂樂吃第一口輔食開始,就一直是奶奶一口一口喂的,而等到他會走路之後,更是撒了歡,奶奶也開始了自己“追着餵飯”之旅。

身邊人看到這種場景,總是勸説樂樂奶奶可以讓孩子自己吃飯了,沒必要天天追着喂,可是她卻反懟:“他哪會自己吃飯,每次撒得桌子地上都是的,讓他自己吃,得餓死。”

以至於樂樂到了幼兒園之後,沒人追着餵飯就不吃了,而等老師忙活完別的小朋友再來餵飯的時候,飯菜早已經涼了,樂樂經常耍脾氣不吃。

孩子經常被父母“餵飯”,潛藏隱患真不少,第一個傷害的就是脾胃

剛入園時白白胖胖的他,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比同學瘦小了,而且説話往往説不清,語言表達能力嚴重落後於同齡人。

可是樂樂家長卻將這一切都歸咎於是老師不負責任,甚至還去學校投訴過,這讓老師也無可奈何。

孩子經常被父母“餵飯”,潛藏隱患真不少,第一個傷害的就是脾胃

1、容易過度餵養

孩子在被餵飯的時候,是一種“填鴨式”進食,這種餵養方式,註定了由餵養人判斷孩子是否吃飽了,而父母不斷地追着餵飯,孩子就很容易吃多了,進而導致過度餵養,第一個傷害的就是脾胃健康,繼而對身體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孩子經常被父母“餵飯”,潛藏隱患真不少,第一個傷害的就是脾胃

此外,父母餵飯,容易讓孩子失去飢餓感知能力,也容易讓他們不知道飽腹感為何物,長期處於這種飲食狀態,可能會逐漸失去自主吃飯的慾望與樂趣。

另外,還可能造成營養不良的情況,因為父母往往會按照自己的意願給孩子餵飯,而在他們看來,肉、魚等食物更有營養,蔬菜等則容易被忽視,最終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營養失衡,甚至是挑食的情況,嚴重將導致其發育受限,引發健康問題。

孩子經常被父母“餵飯”,潛藏隱患真不少,第一個傷害的就是脾胃

2、影響協調能力的建立

孩子在自主吃飯的過程中,需要手、口、眼等協調合作,而這種協調能力的不斷鍛鍊發展,對於其它能力的建立也極為重要。

當孩子被餵飯的時候,通常只需要張開嘴巴,身體器官之間得不到鍛鍊,一些基礎能力無法掌握,可能會導致他們在未來出現身體協調能力方面的問題,例如拿東西拿不穩、遇到事情靈敏度不夠,平衡力差等。

孩子經常被父母“餵飯”,潛藏隱患真不少,第一個傷害的就是脾胃

3、影響口腔功能發展

不少家長為了能縮短餵飯的時間,讓孩子快速吃飯,就將飯菜泡在一起,或者弄成糊狀,讓其不用怎麼咀嚼就快速吞下。

但是,咀嚼的過程中,口腔、舌頭等相關肌肉羣會得到鍛鍊,父母的這種餵養方法,易導致肌肉鍛鍊不足,影響其語言發展,導致出現説話晚、發音不準等不利情況。

孩子經常被父母“餵飯”,潛藏隱患真不少,第一個傷害的就是脾胃

1、利用好抓握敏感期

通常,寶寶在長到七八個月的時候,會經歷“抓握敏感期”,具體表現為喜歡搶父母的勺子、筷子,喜歡用手去抓飯吃。

孩子經常被父母“餵飯”,潛藏隱患真不少,第一個傷害的就是脾胃

此時父母千萬不要阻止這種“調皮”的行為,而應當鼓勵這種積極性,順勢引導寶寶自主吃飯,培養他們吃飯的樂趣。

2、固定吃飯時間

每日到了飯點,父母一定要按時準備好飯菜,如果孩子不想吃,最好不要哄着追着喂,而是告訴他們,現在不吃,就只有等到下一餐才有得吃了,並且在等待的過程中不給他們任何食物吃,從而給他們樹立按時吃飯的意識與規矩。

3、營造吃飯氛圍

在吃飯的時候,父母需要將電視關掉,玩具收起來,讓孩子坐在餐桌上,專心致志的吃飯,過多的環境影響,會降低孩子吃飯的專注力與興趣,不利於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

孩子經常被父母“餵飯”,潛藏隱患真不少,第一個傷害的就是脾胃

4、嚴控零食攝入量

日常除了一日三餐之外,父母還需嚴格控制孩子零食的攝入量,因為他們的胃容量是有限的,如果非餐時間零食吃得過多,胃部空間被侵佔,那麼到了飯點反而不餓,不願意吃了。

孩子的飲食習慣養成,其實源於父母日常的一點一滴,想要讓孩子吃得好、長得好,父母一定要讓其養成自主進食的好習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44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經常被父母“餵飯”,潛藏隱患真不少,第一個傷害的就是脾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