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蒺藜的別名有很多,主要有白蒺藜、蒺骨子、旱草、三角刺等。
其來源為:蒺藜科植物蒺藜和大花疾藜的果實。
主要生長在田邊或荒地上、路旁、沙丘上。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主產於河北、河南、安徽等地。此外,四川、江蘇,黑龍江、遼寧等地亦產。
它的藥用部分是果實,果實類的藥物特性多以温性較多,寒性的較少見。多具有理氣、消食的功效。也就是説,其藥性是向下的。又因其外部具有刺,在中草藥中,帶有刺的藥物多具有破血、行氣、託毒、排膿等作用,如皂角刺。
通過品嚐發現,刺蒺藜性味辛、苦,微温。在性狀鑑別上,以顆粒堅實、飽滿均勻,色灰白者為佳。經過有關部門藥理研究發現,刺蒺藜主要含有果實含山柰酚、山柰酚3-芸香糖甙、過氧化物酶。乾果含脂肪油3.5%及少量揮發油、鞣質、樹脂、甾醇、鉀鹽、微量生物鹼等。
白蒺藜水浸出液和30%乙醇浸出液有降壓作用;煎劑有利尿作用;抗血小板凝聚和抗動脈硬化作用;強壯與延緩衰老、增強性慾等作用。
經過臨牀實踐,逐漸發現刺蒺藜具有:平肝解鬱,活血祛風,明目,止癢。治頭痛,身癢,目赤腫翳,胸滿,乳房脹痛、乳痹不通、風疹瘙癢、白癜風等作用。
臨牀上治療眼疾常與葳蕤組合;治療治氣腫痛:方如《千金方》中蒺藜散。
治療白癜風:醋煎塗,研末撒或調敷(外用)。或單獨用本品研末,沖服。
刺蒺藜臨牀應用上分為三種。為什麼刺蒺藜會有三種不同的炮製品呢?這主要:1是為了安全有效,據相關藥學書介紹,刺蒺藜有小毒;2是為了改變或緩和藥性,3是為了提高療效。所以根據藥用歸經不同,刺蒺藜主要分為刺蒺藜、炒刺蒺藜、鹽刺蒺藜。
一般來講刺蒺藜因其性味辛,温,一般入肺經,取其活血袪風,止癢的作用;炒蒺藜經過炒制後,減少了生刺蒺藜的辛、温之氣,加強其下降入肝經之氣,以增加其平肝解鬱、明目的作用;刺蒺藜鹽制後,因鹹入腎,做到引藥入腎經,從而加強了其利尿、治牙齒動搖疼痛專一的作用。臨牀上,用法及用量為:內服煎湯,6~9克或入丸、散。外用:搗敷或研末撤,亦有用水合後外塗。
在配伍上:
1、與菊花配伍有利於清肝明目;
2、與殭蠶配伍有利於平肝祛風,鎮驚止痛;
3、與合歡皮配伍利於寧心祛瘀,消腫止痛。
使用中注重:因其性味辛,温,有活血,發散的作用,故血虛氣弱及孕婦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