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需要“愛”,但愛的本質、愛的藝術、愛的表達不僅僅是給予和滿足,更不是遷就。
近年來,青少年輕生事件屢見不鮮,且有低齡化趨勢。和父母爭執、被老師訓斥、成績不理想、犯錯怕遭責罵......甚至是“爸爸不讓看電視”“老師沒收手機”這樣不能稱之為“事件”的起因,竟成了一朵朵鮮活生命凋謝的緣由。
感嘆生命教育缺位之時,也必須看到其中不容忽視的因素——我們的孩子亟(jí)待補上挫折教育課。
01
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孩子的成長需要“愛”,但愛的本質、愛的藝術、愛的表達不僅僅是給予,不僅僅是滿足,更不是百般的遷就,不是讓孩子永遠地感受“快樂”。
人生中的生與死,相遇與離別,快樂與痛苦,從來都是成雙成對地出現。成長中的孩子也必須經歷“成對”的教育,必須讓他經歷心理上的一種痛苦、剋制、忍耐。
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只能接受快樂,不能承受一點點痛苦,問題是很嚴重的。我曾看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有個小學生從一年級到三年級都是班長,上四年級時競選班長落選,內心接受不了,乾脆不去學校,甚至絕食,後來休學一年,接受心理治療。
我們拼命催促着孩子跑,教孩子怎麼成功,卻從不教他們如何面對失敗。於是,他們因為一點小事不如意,到處發脾氣;遇到一點小挫折,就萎靡不振;聽到一兩句負面評價,便感覺失去了自我價值感。
適當地讓孩子受一些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02
什麼時候開始逆商培養?
很多大人説:現在的孩子不好管,動不動就自殺、跳樓,哪個家長老師敢硬管?其實,問題不是出在不敢管,是管得晚了。
讓孩子體驗挫折感,這種養育起始在孩子3歲上下,在他能夠説出自己的要求時,就要開始對他説“不行”,結果可能是讓他痛哭一番的經歷,嚴重些就是哭的氣噎、哭得地上滾來滾去,但他沒有其他反抗能力,於是學會了什麼叫“無能為力”、接受、服從、遵守。
他會慢慢知道,這個世界不是為所欲為的,爸爸媽媽以及親人們愛他但絕對不是處處都以他為中心,有些不合理要求會被拒絕的。
真正的成長,就是一個從任性到剋制的過程。否則,如果等他青春期,你才開始對他“説不”時,他除了哭鬧、氣噎、打滾,還有威脅父母的選項:離家出走、服毒、跳樓。
所以,3歲後,為人父母一定要懂得説“不”的藝術。
03
如何提高逆商:適當地讓孩子“受點氣”
給孩子體驗失敗的機會
有的父母會提出這樣的疑問:孩子輸不起怎麼辦?
積木倒了,就大哭;遊戲輸了,就發脾氣:“我再也不玩了!”下棋時,大人不能贏,贏了就生氣......
這些都是因為孩子沒有樹立正確的輸贏觀,或者大人陪孩子的玩耍時,一味地遷就孩子、讓着孩子。我們需要和孩子説清楚,比賽有很多種可能性,有人贏,也會有人輸,但這些都只是暫時的,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挑戰。輸並不可怕,怕輸才可怕。
鼓勵和幫助孩子,而不是代勞
在很多父母眼裏,逆商教育的關鍵在於“故意”給孩子製造挫折,故意讓孩子吃點苦,讓他們不斷地感受失敗。
我們沒有必要讓孩子去接受一些人為的無意義挫折。因為孩子的成長已經有無數的小挑戰。
第一次出門、第一次做飯、第一次洗衣服,這些都是孩子成長的機會,重要的是父母捨得放手讓孩子去嘗試,放手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認同、疏解孩子情緒
當孩子遇到挫折,父母首先必須在情感上給予支持,而不是打擊否定,比如:“不就是批評了幾句?又不會怎樣。”
父母應該關注孩子正在經歷的事情,認同孩子出現的情緒,比如難過、無奈,感同身受地表達對孩子的理解。父母充足的愛意和理解,是孩子面對挫折的內心力量。
用幾米在《我不是完美小孩》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世界愈悲傷,我要愈快樂。當人心愈險惡,我要愈善良。當挫折來了,我要挺身面對。我要做一個樂觀向上,不退縮不屈不饒不怨天尤人的人,勇敢去接受人生所有挑戰的人。”
採用正確的方法批評孩子
目前的教育環境與10年前,20年前已經大不同。
以前每個家庭有3、4個孩子,家長不會去特別照顧某個孩子的情緒,但是現在的情況是,一家N口人,都圍繞着孩子生活,孩子的成長環境發生了變化,必然教育方式也需要改變。
我們在強調給孩子挫折教育的同時,也一定要注意採用正確的方法批評孩子,避免語言暴力傷害了孩子!
這裏有16個小技巧,送給老師和家長!
1.先聽聽孩子的解釋:當孩子犯錯後,不要剝奪孩子説話的權利,給他一個説話的機會,也讓自己的批評更有針對性。
2.讓孩子學會換個立場:當孩子強辯是別人的過錯,跟自己沒關係時,問問孩子“如果是別人,該説些什麼”
3.父母也要自我批評:在批評孩子之前,先來一番自我批評,拉進孩子的心理距離培養孩子勇於承擔責任的品質。
4.批評孩子注意場合:家長批評最好單獨進行,不應在公開場合,如公共場合、當着親友和朋友的面。
5.批評時別翻舊賬:本來一個很小的錯誤,非要延伸到其他事情上。這樣的批評只會讓孩子與你對抗,不承認自己的錯誤。
6.批評時就事論事:批評孩子只評價事實,不分析動機,剝奪孩子最後一塊遮羞布,給他強加罪名,無異於火上澆油。
7.批評時不要動手打孩子:不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反思錯誤,而是一味打罵,這種急於求成的批評,往往會造成反效果。
8.批評要儘量簡短:儘量用最簡練的語言、花費最短的時間來完成。受批評的感覺是不舒服的,誰都希望這種感覺儘快結束。
9.語音語調不能高:低於平常説話的聲音批評孩子,會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傾聽你的話。
10.學會暗示和沉默:父母保持沉默,孩子感到“不自在”,進而反省自己的錯誤。家長能心平氣和地啓發孩子,孩子自然能很快明白家長的用意。
11.想批評前可以借鑑他人:父母用他人類似的行為,暗示孩子不要犯同一個錯誤,這麼做可以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12.給孩子一點心理安慰:孩子犯錯誤受批評後往往心裏失落,父母應及時給孩子一些安慰,讓孩子感覺你們依然愛他。
13.父母應“統一戰線”:父母教育孩子時,如果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孩子想的就不是如何改正錯誤,而是如何尋求庇護。
14.別把壞情緒發泄給孩子:受到壞情緒影響時,家長對孩子的評價就不是客觀公正的“你一天到晚……”“你從來都是”等很可能使矛盾激化。
15.增加身體接觸:摟着孩子的肩膀説話,或拉着他的手講道理給他,用眼睛正視孩子,能達到恩威並用的效果。
16.批評和鼓勵相結合:批評後加一點鼓勵,不僅能使孩子儘快改正錯誤,還能引導孩子向自己擅長的方向發展。
點“在看”給我一個小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