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長得好,一定要儘早培養這4個飲食習慣

如果去問很多家長們最擔心的問題,孩子的飲食習慣問題一定會令他們頭痛不堪。那這個問題要怎麼解決呢?答案就是要幫助孩子從小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想要孩子長得好,一定要儘早培養這4個飲食習慣

健康的飲食習慣從正確的認知做起

電視劇《安家》裏面,徐姑姑對房似錦説:“我們要對食物有敬畏之心。”孩子的飲食習慣也需要從對食物的敬畏開始。

所謂敬畏是對每一種食物都應該保持尊重的態度。

隨着家庭條件越來越好,孩子對於食物是怎麼產生的完全陌生,所以可以用以下的方式來幫助孩子。

  • 讓孩子知道食物的種類和名字

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圖片問孩子食物的名字,引導他們觀察形狀、顏色。也可以組織一些小活動:比如食物扮演,一人演一人猜,上台講一講吃過的最美味的水果、蔬菜等。

當寶寶還小的時候,可以給他買一些食物模型玩具,父母也可以講一講這是什麼。這些小活動都能很大程度地調動孩子對於食物的好奇心。

想要孩子長得好,一定要儘早培養這4個飲食習慣

一個內心對於食物充滿好感的孩子,才會在進餐的時候擁有愉悦的心情。

  • 瞭解健康的食物可以為身體帶來哪些好處

科普一些簡單的營養知識給孩子,比如蔬菜可以給身體帶來什麼營養,對哪些器官有幫助,水果的營養是什麼,能讓身體怎麼樣。如果身體缺乏了這些營養,會產生什麼樣的反應?

通過一些問答的方式,還有一些擬人類的道具,讓孩子知道,我們的身體需要健康食物的幫助。

  • 通過一些繪本或者紀錄片讓孩子知道食物的珍貴

讓孩子知道食物從哪裏來,它經歷了哪些過程,播種、施肥等,人們付出了多少努力才得到珍貴的糧食,培養孩子節約不浪費的品質。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如果説上面是一些思想上的鋪墊,那下面就是孩子需要養成的具體的飲食習慣。

  • 注意自己的飲食衞生習慣

有些孩子一聽“吃飯了”就很興奮,一窩蜂地跑了過去,完全不在意剛剛用手玩過沙子或者泥巴。一個習慣的養成是需要家長和老師認真引導的,飲食衞生習慣可以從最基礎的“飯前便後洗手”這個點開始。

引導孩子的時候,可以運用一些啓發式提問的方式,

“孩子們,吃飯之前我們需要做些什麼呢?”

“有什麼方法,能把細菌打跑呢?”

……

一些講飲食衞生的繪本,一些有趣的小遊戲都能帶動孩子思考和行動。

  • 自己獨立吃飯

有些家長對於孩子的營養問題過於焦慮,老是擔心孩子沒有吃飽,所以在吃飯的問題上,家長就會過於溺愛。

想要孩子長得好,一定要儘早培養這4個飲食習慣

家長要樹立一個正確的餵養觀念——“鼓勵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有意識的訓練孩子獨立吃飯的能力。

孩子不愛吃飯,不一定是真的胃口不好,或者調皮,而是在長期的餵養過程中,家長剝奪了孩子探索食物和自己動手的樂趣。

雨雨小朋友1歲左右就能自己獨立吃飯,每當媽媽説“孩子們,吃飯了。”她就會非常高興地跑去洗手然後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面。

她有這麼濃厚的進餐興趣,是因為媽媽在她五六個月的時候,就會給她一個大盤子,裏面放着一些她能吃的食物,讓她自己探索。因為這個習慣,雨雨也比同齡小朋友發育得更健康。

擔心什麼,就把擔心變成一種樂趣,讓孩子去尋找答案。

  • 認真專注地吃飯

一個幼兒園家長説,孩子不開電視就不吃飯,有時候還講條件,吃一口飯玩一分鐘手機,他感覺讓孩子好好吃飯實在是太難了。

這個行為的形成,大多是因為家長為了滿足讓孩子把飯吃完的目的,而忽略了對於幼兒飲食習慣的要求,長期下去,孩子將吃飯作為控制家長滿足自己的條件。

在引導孩子專注吃飯的時候,需要創造一個良好的吃飯場景,比如關掉電視,放下手機,一起在餐桌上認真地就餐,讓吃飯擁有一種儀式感。

  • 有規律的飲食習慣

孩子的身體發育離不開有規律的飲食習慣,比如吃早餐,定時定量等。

按時進餐有助於孩子對營養的吸收,促進孩子的身體發育。

很多家庭也會出現家長睡懶覺不吃早餐,或者吃了上頓不吃下頓的情況,結果孩子也形成了這樣的習慣。

想要培養孩子有規律的飲食習慣,需要家長以身作則正確的示範。

健康的飲食習慣是孩子身體發育的根基。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陳公神道碑銘》中寫到:“以令率人,不若身先”。與其訓誡孩子要怎樣,不如以身作則成為他願意模仿的榜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73 字。

轉載請註明: 想要孩子長得好,一定要儘早培養這4個飲食習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