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偷懶讓寶寶使用這東西, 真相讓家長啞口
不少寶寶家中都有學步車,爸爸媽媽給正在學習走路的寶寶購買學步車,使得學步車成為了寶寶學會走路之前的代步工具。一般學步車是由一個車身架、一個座椅和底輪組成,也就是説寶寶可以坐在其中,用腿部力氣學走路。因為學步車是將寶寶固定在其中的,所以爸爸媽媽也可以省事不少,可以不用擔心寶寶學步過程中摔跤等意外,而且可以“偷偷懶”,讓寶寶“自由發揮”。
俗話説,寶寶是“七會坐,八會爬”,9個月大的寶寶就會扶牆學走。一般來説,10個月之前的寶寶不建議使用學步車來學習走路,學步車最多可以使用到寶寶18個月。那寶寶具體發育到什麼程度可以坐學步車?正常寶寶使用學步車必須滿足三個條件:頭部支撐力已足夠、能夠獨立坐起和腰椎可以挺直、自己能扶着物品走路。如果寶寶還不能滿足這三個條件,那麼也同樣不宜使用學步車,媽媽們可要注意了!如果父母一定要給寶寶使用學步車,請務必謹慎,瞭解如何正確使用。
父母經常將寶寶擱在學步車中,就去忙別的事情,而學步車帶有輪子,速度很快,寶寶很容易撞到或者出於好奇心拿到家裏的東西弄傷自己,比如打翻開水燙傷自己。其次,寶寶坐學步車學走路基本是失去了運動鍛鍊的機會,總是靠輔助工具來學走路對寶寶時不大好的,而且鍛鍊到的也只是寶寶的腿部的力氣。另外,嬰兒長期用學步車,會出現發育異常的狀況,容易有“X”形或者是“O”形腿。同時,過早使用學步車,還有導致走路步態異常的危險,如腳尖走路、八字腳和彎曲畸形等。可見學步車不僅不利於寶寶腿部力量的鍛鍊,以及正確走路姿勢的養成,劣質的學步車還存在安全隱患。學步車會使孩子產生一定的依賴性,嬰兒使用學步車時間越長,運動能力延遲越明顯。
然而真相是:學步車不僅不利於孩子學走路,還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
學步車多由底盤、座椅、玩具、音樂盒等構成,孩子坐進學步車後腰部、胯部和腿部均被固定和保護在車內,不需要用力也不需自主控制平衡就可滑行。這種情況下,孩子能學到什麼? 不僅如此,調查研究發現,嬰兒長期使用學步車容易導致“O”或“X”形腿,日後走路姿勢也易出現異常,如八字腳、腳尖走路、彎曲走路等。而且就連家長們認為的安全這條好處,學步車也不具備。學步車移動是靠底盤的滾輪,速度控制不好很可能造成整車翻倒的危險。
因此,別把學走路寄託在學步車上,它頂多算是玩具車。如果非要使用,請保證有大人在旁邊小心看管。
誤區三:怕孩子摔,用學步帶拎着走“跳跳學走路,從來沒摔過。”跳跳媽的秘訣是學步帶。 從學走路起,跳跳就綁着學步帶,跳跳媽覺得隨時隨地拎着,孩子不會摔倒,同時她自己不用彎腰附身,省了不少力氣。
殊不知,學步帶也有不少的弊端。首先,使用學步帶的寶寶每走一步都由大人使力,孩子自身的平衡性沒得到良好鍛鍊;其次,長時間使用容易造成寶寶的錯誤走姿,如走路前傾或後仰、腳尖走路等。同時,學步帶剛好綁在寶寶的胸部,對胸部產生壓迫,會影響呼吸,降低肺功能。其實,那個寶寶沒摔過呢?孩子就是在摸爬滾打中長大的。別擔心,他們懂得保護自己。
誤區四:怕寶寶腿力不夠,不讓走
有些家長因為知道孩子過早站立行走對腿部發育不好,於是他們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不讓孩子走。
當寶寶已經會獨自站立,會蹲下站起,可以控制搖晃的身體,甚至能扶着物品走上一陣,這些都是寶寶發出的信號,他在説:“我已經準備好邁出第一步啦。”但家長卻還常常把孩子抱在懷裏,生怕他(她)多走幾步會累着。
家長的過度保護,並非真的對孩子好。想走不讓走,不僅寶寶腿部肌肉得不到鍛鍊,大腦思維能力也會受到影響。因為0~3歲的孩子是通過身體來學習和記憶的,你限制了他身體運動發育,也就限制了其大腦發育。誤區五:走得好全靠一雙學步鞋 學走路一定得穿鞋嗎?真相是寶寶還不完全會走路時,光腳才是最好的選擇。 用腳趾抓緊地面,尋找平衡和協調的感覺,是寶寶學走路的一個關鍵點。光腳時,寶寶腳部神經直接感受來自地面的壓力,能更好地感知地面高低變化,也能更好地鍛鍊足底肌肉和韌帶,促進足弓的形成。
無論什麼樣的鞋,都會一定程度地影響寶寶腳對地面的感受。但如果温度太低不適合光腳,那麼家長可以給寶寶選擇腳底有防滑設計的襪子、鞋底柔軟,接近於赤腳效果的軟底鞋。 只有當寶寶真正學會走路之後,才是學步鞋登場的時候。誤區六:一見“X”、“O”形就焦慮 “我既沒用學步車、學步帶,也沒提前給她練習走路,但我女兒居然是O形腿。”程程媽媽感覺天都要塌了,趕緊帶着程程跑醫院。誰不想自己孩子將來有一雙又長又直的腿啊。 從醫院出來,程程媽媽鬆了一口氣,也學會了一個新詞語“鐘擺現象”。
“鐘擺現象”是指剛出生的嬰兒多為“O”形腿,延續了在媽媽肚子裏的狀態,“O”形腿持續到2歲都是正常的。而後隨着寶寶走路承重,又慢慢呈現出“X”形腿,這個階段是2-4歲。經歷鐘擺現象後,寶寶6~7歲時會變回正常膝直的狀態,家長們無需過分擔心。而且孩子初學走路時,踮腳尖走路、內外八字腳等異常步態,大多都是正常現象,一般會在2歲之前自行矯正。如果2歲之後這些現象依然很明顯,就需要前往醫院做專業檢查了。
孩子學走路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他(她)手腳並用地努力站起來、搖搖晃晃地走向你,他(她)的臉上,綻開了自豪的笑容。從那一刻起,本能就會指引他一步步地走得更穩定、更堅實。 作為父母,我們能做和要做的,真的不多。不過是在孩子蹣跚學步時,張開懷抱接住他;在孩子奔跑跳躍時,陪他一同縱情歡樂;在孩子走向遠方時,默默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給予陪伴和鼓勵,而不是比較和焦慮;給予尊重和配合,而不是操縱和訓練。信任和自由,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