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爸爸喝酒後,拉高被子蓋住60天女兒的頭,醫生:已經影響到大腦

由 寸建宇 發佈於 健康

導語:幾乎每一個小生命的到來都是受到媽媽的愛和期待的,但是媽媽愛孩子的方式卻不一定是孩子可以接受的,甚至有時會引發滅頂之災。

菁媽經常會聽一些專業的醫生的課程,學習一直更先進的育兒知識。前不久就聽一個湖南兒童醫院的醫生講課,講到一個案例,當時聽着就覺得心酸。

一對夫妻生了雙胞胎,剛好是冬天湖南的天氣比較冷,而家裏沒有供暖,只能蓋被子,怕孩子着涼了,所以都是姐姐和爸爸媽媽睡,而妹妹就和奶奶睡。

平時爸爸每天晚上都會注意看姐姐睡覺時的情況,而在姐姐60天時爸爸出去應酬喝酒回來後,睡覺睡得比較沉,也沒注意姐姐的狀況,而且爸爸還把被子向上拉了蓋住自己的脖子。而媽媽因為平時要照顧兩個孩子,睡得也比較沉,被子就一直蓋着60天姐姐的頭和臉。

等媽媽睡到天快亮時醒了,才發現孩子大汗淋漓,皮膚都變灰了,馬上送到醫院,送到醫院的路上孩子就發生了抽搐,到了醫院一測體温41度!

要知道對於嬰兒來説一般不容易發這麼高的燒,這麼高的燒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極大的。

醫生説當時他們檢查後判斷孩子已經存在多器官的損傷,特別是對神經系統的損傷是最嚴重的,也就是孩子就是救過來了,也傻了。

而經過一天的治療,家長最後還是非常痛苦的決定放棄治療。

家長的決定下得也非常痛苦,可能我們會覺得家長殘忍,但是想想孩子如果智力差的,對家庭和社會也是一個極大的負擔。

所以家長的錯誤的觀念對孩子來説是致命的危險,養育孩子並不像養育一個小貓小狗那麼簡單。

孩子的一舉一動,每一個年齡段都需要我們家長的特別關心!

家長這些帶娃方法大錯特錯,甚至會要孩子的命,別不以為意

1、孩子還小,一定要多穿衣服

我們北方的天氣一到冬天就很冷很乾燥,大部分家長都把孩子裹得像個熊貓一樣裏三層外三層。出門還要戴帽子,圍巾,手套該有的是,應有盡有。

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衣服穿多了一樣會損害孩子的健康。小孩子的新陳代謝本來就很快,如果穿得太多反而會影響他們身體熱量的散發。

孩子是陽性體質,怕熱不怕冷的,穿太多體温一下子散發不出去體温升高,引起捂熱綜合症。

就像我們上面講的雙胞胎中的姐姐一樣。

事實上捂熱綜合症並不少見,無論春夏秋冬醫院都會接到這樣的孩子,而且不少孩子送來時已經是高燒了,也説明對孩子有大腦已經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了。

一般捂熱綜合症多見於二歲之前的孩子,而二歲之後的孩子自己會説,甚至自己會脱衣服一般就好很多了。

2、孩子吃飽就睡

吃飽好睡覺,這話無論對大人和孩子來説都不對。

孩子的胃太滿,容易發生胃食管返流。之前就發生過不少因為吃得太飽之後,就馬上睡覺,而睡覺後胃食管返流,導致這些返流到口腔的食物倒灌進入氣管,堵住氣管引起窒息死亡。

2014年廣東一名5歲男童早上十點才上學,媽媽擔心幼兒園沒有早餐了就在路上買了一個糯米雞給孩子做早餐,而沒一會就到幼兒園吃午飯的時候了,男孩不想吃,老師卻説不能浪費,結果吃完飯後睡覺,男孩説不想睡,老師也説每個孩子都要睡覺。等起牀時老師怎麼呼喊卻再也沒有起牀。

後來送到醫院説是胃食管返流。

3、孩子哄睡時晃着睡

輕輕搖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用力晃,搖晃幅度越過5釐米以上的可能會導致搖晃嬰兒綜合症。

由於嬰兒腦部發育仍未穩固,當受到強力搖晃時,腦部組織容易受到撞擊,而出現血管撕裂及腦神經纖維受損。

4、寶寶滿月就應該剃光頭了

現在我們許多地方都有這樣的習俗,等到孩子滿月以後就可以剃頭髮了。這樣就可以讓孩子長大以後頭髮變得烏黑亮麗。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的,研究表明,頭髮的生長一個週期一般是兩至五年。就跟開花是一樣的,等到過了這個時間段就開始枯萎脱落,滿月時剃頭以後即使催生出了更多的頭髮,但是對以後的髮質也是沒有什麼影響的。

並且嬰兒小的時候皮膚是非常嬌嫩的,如果我們一旦掌握不好力度,就會引發寶寶的頭皮過敏等一系列反應。

甚至一個不小心弄傷孩子的頭皮,還可能會引起細菌感染,那麼這個問題就大了。

5、讓寶寶早早地學會游泳

許多家裏富裕有條件的家長都讓寶寶在一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接觸游泳了。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帶着嬰兒去游泳館。但是美國兒科學會指南指出,一歲以下的嬰兒是不推薦學習游泳的。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小,根本就沒有必要掌握水中的應用技巧,即便是他們學會了游泳,對以後游泳也沒有什麼幫助。在水中完全沒有自救能力和意識。

這些都老人家批判的育兒方法,卻是更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你做對了嗎

1、寶寶一歲半以前儘量不要把尿

把尿是我們常用的一個方法,孩子還小,他們對自己什麼時候想尿尿總是無法跟我們家長表達。經常尿褲子是常有的現象。所以我們家長就通過把尿的方法來減少孩子尿褲子的次數,但是許多家長為了避免麻煩節省時間,強迫孩子有着定時定點的傾向,這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

排便這件事情本來就是應該聽孩子的,想什麼時候就什麼時候,我們家長不應該過多的干預。大量研究指出,排便這件事情,建議家長在一歲半到兩歲之間進行訓練。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體和心理都有了一定的發育,孩子們學得快,家長也能省力不少。

2、一歲之前,不用額外的補鈣

有些孩子生下來沒幾個月,後腦勺的一圈頭髮就全部都掉光了。有很多的家長認為這是孩子缺鈣的現象,應該給孩子補鈣。實際上這是孩子在脱髮時期的正常的生理現象,並不是什麼疾病和補鈣更是毫無關係,家長不需要做出太激烈的反應。

3、一歲寶寶的輔食不用加鹽

我們有句老話叫做孩子不吃也就會沒有勁,其實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謠言。我們吃鹽是為了補充鹽中的微量元素鈉。寶寶能接受原味的食物,並不是因為不加調料就覺得沒有味道,反倒是吃鹽過早,會影響寶寶以後的飲食習慣。

做一個睿智的媽媽,學會分辨對錯,養出聰明健康的孩子

1、家長要上心

孩子是我們愛情的結晶,我們既然生了他就有責任養育他。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對孩子的一言一行做到絕對上心。孩子有什麼不舒服,情緒不對的地方,我們都要第一時間察覺到,並且要做出快速的反應,這樣寶寶才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2、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

養孩子也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不斷深入地去探索研究。多學習一些科學的帶娃方法,看一些育兒百科全書,掌握一些正確的帶娃方法,辨別一些育兒誤區,為寶寶的成長保駕護航。

3、多向老人討教一些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有時候老人的一些經驗確實能夠幫到我們很多,但是畢竟時代不同了,老人的一些經驗在現在也未必有效,我們可以着重的聽一些有效的,對那些不適合的就可以摒棄掉。這樣我們可能就會少走許多彎路,能夠更好地滿足寶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