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三件事,家長做的越多,老了不被孝順得可能性就越大

在我們國家,有句話叫“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話有一層含義,一是為了傳宗接代,為了種姓的延續,二是為了有人養老送終,畢竟要是連子女都沒有,誰會在未來照料我們呢?

事實上,孝道作為一種傳統美德,它的地位非常特殊。雖然人們嘴上很少提及,可一旦知道某人是“不孝子”,那麼不管他之前的形象有多麼高大,從那一刻起,都得崩塌。

不孝固然要被唾棄,也沒人希望自己的子女不孝順,不過有一説一,有些人之所以變得不孝,也不完全是個人品德原因,父母同樣要揹負一部分責任。

下面這三件事,家長做的越多,老了不被孝順得可能性就越大
比如下面這三件事情,家長要是經常做,孩子未來不孝順的概率極大。

1.精神虐待

現在幾乎所有家長都知道,棍棒教育不可行,它不僅低效,還會給孩子留下心理創傷。

情況嚴重者,孩子甚至會一輩子記仇,兒時沒有反抗的力量,可等他們長大之後,報復早晚要來。現如今動手打孩子的現象,已經非常少見了,然而,人們忽視了精神上的虐待。

下面這三件事,家長做的越多,老了不被孝順得可能性就越大

根據世衞組織(WHO)的數據,世界上大概有76%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而且這一現象有很明顯的低齡化傾向。

很多孩子看似無憂無慮,沒有生活負擔與經濟重壓,每天只需要負責學習即可,可他們的心理狀況着實令人擔憂。而之所以演變成這樣,責任幾乎都是父母帶來的,他們給孩子施加了過分巨大的精神負擔。

比如有些家長喜歡冷暴力,全程不動手,卻一樣讓孩子瑟瑟發抖。辱罵、冷戰、漠視等等,小孩子不是宅男,一個人也可以活得很好,他們需要精神上的安撫,這是健康成長所必須的養分。

法國諺語,有人用童年治癒一生,有人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希望大家不是第二種!

下面這三件事,家長做的越多,老了不被孝順得可能性就越大

2.過分期望

家長都希望自家孩子能成龍、成鳳,特別是學習成績方面,能做第一的,絕對不做第二。

然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學習天賦,這是很多人都無法接受的現實。

我有一個同事家就是如此,我們都看得出來,她家孩子不擅長學習,小學人家都考90多分的試卷,那小傢伙只能考70多分,次次班級倒數第一。

為了幫助孩子提升成績,同事換了好幾份工作,還天天自己先學,然後再去輔導孩子。時間、金錢、精力耗費無數,依舊不行,學不好就是學不好。説來也奇怪,那孩子在舞蹈方面的天賦極高,照着視頻就能將一些民族舞學得七七八八。

下面這三件事,家長做的越多,老了不被孝順得可能性就越大

我們都勸那個同事,實在不行就讓孩子去學習舞蹈,反正這年頭360行,行行出狀元,特殊行業一樣可以出人頭地,未來賺的錢不比別人少。

不過同事很固執,表示自家孩子又不笨,憑什麼別人可以學好,自家就不行?

每次聽她懲罰孩子的動靜,我身為外人都覺得揪心,小傢伙哭的太慘了。説實在的,不論這件事情本身是對是錯,我覺得這種過分期望本身就不是個好東西。

這就好比有人天天在我們旁邊説,你要變成億萬富翁,人家可以發財,你一樣也可以。

不管是不是為了我們好,相信所有人都會不爽。

希望孩子變好,出發點肯定是沒問題的,問題在於期望高度的合理性,希望各位家長引以為戒,不要等悲劇發生了再去後悔!

下面這三件事,家長做的越多,老了不被孝順得可能性就越大

3.不以身作則

教育學家盧梭認為,孩子是白雪,生而純潔,任何顏色都是後天污染。

而最大的“污染源”恰恰是父母,幼崽本能地模仿最信賴的人,從他們的言行舉止上汲取一切,模範、領悟並且創新。

這就要求廣大家長極度自律自己的行為,畢竟今天所做的一切,未來都有可能出現在孩子身上,甚至變本加厲。

除了那些真正壞心眼的人之外,有一種情況最為複雜:

之前在天涯上看到這麼個帖子,發帖者説自己的父親酗酒,小時候特別喜歡打他,最嚴重的一次,肋骨都打斷了兩根。他現在有出息了,能不能不贍養父親?

按照一般人的邏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贍養是應該的,畢竟這種人本來就不配被稱之為“父親”。

下面這三件事,家長做的越多,老了不被孝順得可能性就越大

不過一位網友的話讓我有些沉默,他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待這件事情:

如果你選擇不贍養父親,你的孩子在未來會不會也如此呢?

有網友反駁説,這不是一件事情,發帖者之所以不贍養,那是因為小時候遭受了虐待,可他又沒有虐待自己的孩子。

説這話的人顯然是行外人,研究過兒童心理的人都知道,小孩子在學習一件事情時,通常只會模仿行為本身。對他們而言,行為本身代表的含義與性質,過於複雜,希望未來三觀完善之後才能分析。

問題恰恰在此,很多行為一旦演變成習慣,哪怕未來三觀正確,還是會留下一些影響。

簡而言之,這樣家庭走出來的孩子,未來不孝順的可能性更大。

為了自己的晚年安詳,希望各位家長不管遇到什麼情況,不要過於感情用事,有時候裝也得裝出孝順的樣子來。

下面這三件事,家長做的越多,老了不被孝順得可能性就越大

總結

儘管現在很多大城市,比如上海,流行這麼一種模式,老人與外人簽訂合同,留下多少遺產。只要對方一直贍養自己到老,等他死後,遺產全都歸於外人。

可是物質上的滿意很難彌補精神上的空缺,根據美國心理學會的理論,年齡越大,人的物質需求越低,精神需求反而開始上升。

相對於財產,老人更喜歡的還是精神滿足,因此,孝道教育絕對不能忽視。

當然了,老人掌握一定的財力,一樣可以確保孩子孝順,這樣的案例同樣不少見,至於裏面到底有多少真心,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下面這三件事,家長做的越多,老了不被孝順得可能性就越大

今日話題:有人説他們不需要子女孝順,晚年住養老院就好了,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交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17 字。

轉載請註明: 下面這三件事,家長做的越多,老了不被孝順得可能性就越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