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歲老人一輩子沒大病,沒住過院!養生秘訣竟是一個“餓”字
據《楚天快報》報道,陳國清老人出生在清朝光緒年間,110多歲的陳國清老人依然聲音洪亮,一輩子沒大病,沒住過院,沒慢性病!
那麼,陳國清老人究竟有什麼獨特的養生方法呢?
陳國清老人。
110歲老人長壽竟靠“餓”
以前生活困苦,陳國清老人多年來養成了特殊的生活習慣——每天只吃兩頓飯。一般早上8至9時吃早飯,中午2至3時吃第二頓飯,晚上不吃。如果晚上實在餓,也只吃一點餅乾。
其實“每天2頓飯”的做法從古就有。我們的古人只吃兩頓飯,不吃晚飯。過午不食,所謂“午”,就是中午11至13時,過了下午2時就不能再吃飯了。
雖然有“過午不食”的説法,但並不是讓大家真的不吃晚飯,而是提倡晚飯要少吃一點,吃個半飽、七分飽足矣。晚上吃得太撐,確實對健康不利。
吃得太飽,容易“撐”出6種病
吃多了對身體健康的危害,不亞於砒霜之毒。這就是人常説的,吃五穀生百病,禍從口入。
1.肥胖
現代人常吃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消化起來更加困難,多餘的“營養物質”堆積在體內,其後果就是肥胖和一系列富貴病。
2.腸道疾病
脂肪堵塞在腸道里,會造成腸阻塞,大便黑色、帶血。
3.癌症
日本科學家指出,吃得太飽會造成抑制細胞癌化因子的活動能力降低,增加患癌幾率。
4.老年痴呆
日本有關專家還發現,大約有30%至40%的老年痴呆病人,在青壯年時期都有長期飽食的習慣。
5.骨質疏鬆
長期飽食易使骨骼過分脱鈣,患骨質疏鬆的概率會大大提高。
6.腎病
飲食過量會傷害人的泌尿系統,因為過多的非蛋白氮要從腎臟排出,勢必加重腎臟的負擔。
適當餓肚子,有助於長壽!
陳國清老人身體健康,沒有慢性病,一輩子沒住過院,原來是有原因的,適當餓一點, 身體更健康~
病從口入,很多時候,疾病的發生不是因為吃得不夠,反倒是因為吃得太多。在不少古人的醫書中,都將暴飲暴食、大魚大肉稱之為“爛腸之食”。
中國衞生部首席健康專家萬承奎教授有很多健康觀點深受人追捧,這也是他“永遠35歲”的秘訣。
萬承奎,中國衞生部首席健康專家、第四軍醫大學著名教授。
萬承奎教授説,愛吃晚飯,是我們發生疾病的一個原因。許多人認為,晚間餓了就要吃東西。其實不然,晚間餓了不吃東西,才是正確的養生之道。
研究顯示,細胞在飢餓的時候,能把自己體內的無用或有害物質自行吃掉以提供自己生存需要的能量。如果一個人感到餓意後,只要一個小時後不進食,之後身體就會出現一種叫“長壽基因”的物質。
這種物質,具有強大的修復功能,對身體益處頗多,能清除衰老蛋白質,延緩細胞的衰老。
每頓只吃七分飽,健康長壽活到老
不過,提醒大家,過午不食,不吃晚飯並不適合現代人的生活。解放軍309醫院營養科主任左小霞認為,現代人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壓力,遠比古人多,因此必須保證每天能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能量。
重點是晚飯吃得少一點,控制好量就行,怎麼控制量,也是有技巧的。
第一,把握好吃飯的時間,最好在感到有點餓時開始吃飯,而且每餐在固定時間吃,這樣可避免太餓後吃得又多又快。
第二,吃飯至少保證20分鐘,這是因為從吃飯開始,經過20分鐘後,大腦才會接收到吃飽的信號。如果吃飯太快,大腦很可能還沒得到最新情報,人就已經吃多了。
第三,每口飯都要咀嚼30次以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友誼醫院消化科主任吳詠冬表示,做到只吃“七分飽”,最好的辦法就是細嚼慢嚥。
第四,用小湯匙代替筷子,減慢速度。
第五,可以多吃些涼拌菜和粗糧,生的食物不好好咀嚼就咽不下去,喝燕麥粥一定比喝白米粥慢,吃全麥饅頭也比吃白饅頭的速度慢。
第六,每個月留一天時間輕斷食。海洋漁業生產需要休漁期,人體也一樣。每月留一天時間,只吃流食和水果,讓腸胃休養生息,定期只吃素菜也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110歲老人一輩子沒住過院,她的養生秘笈竟是一個“餓”字,適當的飢餓感能讓體內出現一種長壽因子哦。
記得給身邊的朋友都看看,提醒大家適當餓一餓,七分飽吃出健康,吃出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