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打電話回,侄女説了沒幾句就嚷嚷:“媽,不跟你説了,掛了啊。”姐姐還有些戀戀不捨:“掛這麼快乾嘛啊,媽媽還想跟你聊會呢。”侄女雖然開玩笑,但也帶着幾分認真:“跟你説話沒意思,不説了。”
侄女説話快,動作更快。話音剛落,她就把電話掛斷了,也不管那頭的媽媽心裏怎麼想。媽媽在家時,她也不好好叫,一口一個“老媽子”。有時候我聽不下去,想糾正她:“就不能認認真真叫聲‘媽媽’?”
侄女對於我的意見,深表贊同,就是不改。姐姐也常無奈地跟我説,孩子大了,很多話都不跟她説了,曾經那個像跟屁蟲的女兒,現在跟她一點都不親了。
孩子一長大,就不跟媽親,是真的嗎?羣裏寶媽聊到這個話題時,還真有不少看法:
“兒子以前每天要抱着我撒嬌,現在放學回來,只顧抱着手機和他同學聊語音、玩遊戲。”
“女兒以前就像個小尾巴,跟在我後面‘媽媽媽媽’不停地叫,現在都不跟我分享她的小秘密了,還有我不能看的日記。”
“每次看到女兒加陌生好友,跟人家聊得哈哈大笑,我就擔心她被騙,可又不知道該怎麼跟她溝通。”
......
孩子上學以後,特別是進入青春期,跟父母的溝通會慢慢減少。相比家裏,他們更樂意向自己的朋友訴説心事。不僅如此,父母説什麼,他們還要倔強地回嘴。真是又氣又無奈。
難道,孩子一長大就跟父母不親,這真的是一條定律嗎?
《如何説孩子才會聽》一書作者阿黛爾.法伯,組織了很多家長會,也做了不少測試。研究發現,孩子與父母關係的親疏,並不在於年齡,而是溝通方式。並且,能用以下3種方法溝通的家庭,通常親子關係會更融洽。
一:能肯定孩子
當然,這個肯定,不是孩子説啥,我們都舉雙手贊同。這不是肯定,是溺愛了。經常肯定孩子,是指父母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能接納和包容,而不是一味地否定。
比如孩子不敢一個人待在屋子裏,或者被突如其來的事情嚇到了。我們常用的方法就是安慰:“不怕不怕,沒有什麼可怕的。”如果安慰不管用,就試圖勸説:“這有什麼好怕的,我們是小大人了,要勇敢點。”
如果孩子還是害怕,沒有表現得像我們期望的那樣堅強勇敢,我們的耐心可能也被耗盡了,接下來就是指責:“你都多大了,還被一點小事嚇成這樣,你看看隔壁那個小女孩,多勇敢啊,你咋連她都不如呢?”
對於孩子的感受,我們若時常用這樣的方式去否定,那他就會慢慢把心門關閉。因為他知道,一旦向你表達情緒,你就有一堆的大道理等着他,那還不如不説呢。
所以,當孩子向我們表達自己煩惱、生氣或者其他感受及想法時,我們要做的,不是急着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是先肯定他。
比如,我們可以試着反饋他當下的狀態:“剛剛的事情,把你嚇了一跳。”當被理解後,孩子更願意敞開心扉:“是啊,突然一聲巨響,可把我嚇壞了。”
我們要接着肯定:“遇到這種情況,確實讓人反應不過來。”當孩子把情緒描述出來,並且得到正確的反饋後,他就不會再過多地糾結事情,而是想着如何解決:“也許我現在要做幾個深呼吸,好讓自己平靜下來。”
能多肯定孩子感受和想法的家庭,會讓孩子有深深的歸屬感,他也就願意多和父母交流。即便長大了,他也樂意把爸媽當朋友,親子關係自然就很密切了。
二:能偶爾幽默
有兩個人,一個幽默風趣,時常逗得你哈哈大笑;另一個嚴肅死板,你若説了不切實際的話,他只會潑冷水:“算了吧,別白日説夢話了。”如果要你選一個做朋友,你會選誰?
我想,大部分人更願意跟幽默的人相處吧,因為和他們在一起,不累。其實孩子也一樣,他們喜歡輕鬆愉悦的家庭氛圍。特別是當他提的要求,有那麼一點“無理取鬧”時。
有次搭朋友的便車,她6歲的兒子不乖乖坐在後座上,只是一個勁地叫喊:“媽媽,讓我來開,讓我來開。”這孩子,當是玩碰碰車呢。我以為朋友會跟他講大道理,或者斥責一頓。沒想到,朋友只是哈哈大笑起來:
“我的寶寶想體驗駕駛樂趣呀?但要有駕照才可以,多希望我的寶寶能去考駕照了啊。”
孩子一聽,雖然有些泄氣,但也不鬧騰了,自個嘀咕着:“我要是趕快長大就好了,媽媽,等我考了駕照,我送你去上班好嗎?”
以幽默的語氣,用幻想的方式滿足孩子現實中不合理的要求,比起長篇大論地講道理,孩子更能聽進去。其實,這也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可以讓他不斷設想自己想做的事,而不用擔心遭到嘲笑或斥責。
這樣的家庭,教出來的孩子,會很有活力。與父母的親密關係,也能維持得更久。
三:不主觀判斷
只要天氣變冷,網上就會悄然興起一句話:“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媽,我真不冷。”
“怎麼能不冷?瞧你那牛仔褲,還破了幾個洞,風嗖嗖的,當然冷!”
“媽,我吃飽了。”
“你沒吃飽,來,再吃一碗。”
“媽,我不愛吃雞蛋。”
“雞蛋那麼營養,你能不愛吃嗎?”
......
我們太愛孩子,所以常會以自己的感受,去判斷孩子的感受。久而久之,孩子便不信任我們,覺得不管説什麼,我們都會自動忽略,而把自己的想法安到他們身上。
所以,在與孩子遇到分歧時,不妨少一些主觀判斷,多一些接納包容。但如果孩子的想法實在是不可行,又怎麼辦呢?
《如何説孩子才會聽》書中,作者講了一個小男孩,明明腳扭傷了,還非要鬧着跟朋友騎車旅行。遇到這種情況,媽媽是這樣回答他的:
“朋友都去唯獨你呆在家,這種滋味確實不好受,媽媽也希望你能參加。只是醫生的命令是要你休息,直到完全好為止。”
媽媽接納孩子感受的同時,又搬出權威説法,對兒子的行為加以限制。這樣,孩子就不會覺得媽媽只會嚴格管控他,而是真心為他好。對於媽媽提的意見,孩子也就更容易接受。
布穀媽媽説:
從懷孕開始,媽媽就在與孩子建立親密的聯繫。但隨着孩子長大,我們與他們的溝通方式,就慢慢從“告訴”變成了“傾聽和理解”。如果我們能像《如何説孩子才會聽》書中給出的方式去跟孩子溝通,那麼,也就有可能和孩子一直保持親密的關係。
作者簡介:布穀媽媽,100萬+爆文創作者。關注孩子心理成長,解決育兒路上的百種難題,喜歡就關注吧~
【圖片來自網絡,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