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陰補陽防春困 善避風邪護鼻咽

滋陰補陽防春困 善避風邪護鼻咽

鄧可斌教授為患兒診療。

3月5日是“驚蟄”節氣。驚蟄意味着仲春的開始,此時大地回暖,也“驚醒”了各種病毒和細菌。另一方面,雖説春暖花開,卻有“倒春寒”不期而至,此時風邪會悄然侵入。湖北省中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鄧可斌教授給出驚蟄養生訣:滋陰益陽防春困,善避風邪護鼻咽。

滋陰益陽 食當令之菜

《黃帝內經》中説:“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行,廣步於庭,披髮緩行,以便生志。”在春季這一生命萌發的時節裏,大自然充滿生氣,萬物欣欣向榮。此時,人們應入夜睡眠早些起身,形體舒展散步緩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體健康。鄧可斌教授説,這段話道出驚蟄養生的精髓。

中醫養生講究順應天時。驚蟄時節氣候轉暖,人體陽氣漸生,但在形成陽氣的過程中會消耗陰氣,因此益陽的同時更要滋陰,所謂“陰生陽長”相輔相成,滋陰也是為了更好地護陽。

鄧可斌教授建議驚蟄期間多吃滋養陰氣的食物,具體如梨、銀耳、山藥和蜂蜜等。春季主生髮,還可多吃辛香、有“生髮之氣”的食物,如芹菜、香菜、葱花、香菇、生薑以及適量的花椒。大蒜有抑菌和殺菌作用,每天吃兩三瓣即可。

中醫推崇食當令之菜,並將之分為青、赤、黃、白、黑“五色”。春季當令之色為“青”,因此要多食當季的綠色蔬菜,比如菜薹、小白菜、上海青等;此外還可以吃些黑木耳、黑豆、黑芝麻等黑色食品,這些蔬菜都有滋陰補陽之功效。

春困有“內因” 宜補脾胃

“春眠不覺曉”,春困增煩惱。鄧可斌教授認為:春困固然有氣候外因,但更主要是人的體質內因。春天裏,人體需要氣血補充,而脾是氣血生化之源,氣血生化不足,造成心脾兩虛,血不能上養於心,由此導致春困。

消除春困,飲食上要多吃有助於腸胃蠕動易於消化的食物。鄧可斌推薦的食物有豆類、山藥、粳米等。炒菜時可適當添加黑木耳、百合、芹菜作為配料,正餐間再來一碗銀耳羹。

民俗有“驚蟄吃梨”一説,鄧可斌教授認為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將有助於去春燥、解春困。

預防春困除了午飯後小睡,更需要適當運動。中醫養生不主張大汗淋漓的劇烈運動,而是強調運動中注意時間和強度循序漸進,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鄧可斌教授特別推薦打太極拳,既柔和舒緩又能舒展筋骨,運動量以身體微微發熱為宜,有助於氣血暢通。

善避風邪擾 護好鼻咽喉

《黃帝內經》説“風者百病之長也。”春季多風“善行數變”,從口鼻長驅直入,從漸漸打開的皮膚毛孔悄悄侵入,中醫稱之為“風邪”。

春風裹挾着殘敗的樹絨和花粉吹入鼻腔,造成鼻癢、流清涕、打噴嚏等症狀,這種人們常説的過敏性鼻炎,在中醫叫作“鼻鼽”。

驚蟄之後“無風不作癢”,可造成咽喉處就像窩着一根雞毛,癢得難受,咳個不停,西醫稱之為慢性變異性咳嗽,中醫則叫“喉咳”。

鄧可斌教授表示,不論是“鼻鼽”還是“喉咳”,其內因都是肺脾氣虛造成氣血不能正常運行,淤滯於鼻腔、咽喉而致肺室宣降。他推薦全年“整體療法”:三伏天進行冬病夏治,三九天膏方進補,而驚蟄期間也可加強防控。

他介紹,經典藥方“玉屏風顆粒”主要成分為黃芪、白朮、防風等,可健脾胃,老少皆可服。從“藥食同源”角度還可在煨湯時添加少許黃芪、黨蔘、當歸等。

“除了遠離花粉之類的過敏原,還要避免受涼。”鄧可斌教授提醒,驚蟄時節預防過敏性鼻炎、咽炎,繼續“春捂”保護陽氣很有必要。

記者羅蘭 通訊員胡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84 字。

轉載請註明: 滋陰補陽防春困 善避風邪護鼻咽 - 楠木軒